一頓烤全羊,14歲男生變“小黃人”急性肝衰!曾有人吃爆炒豬肝、吃水果也中招,浙大一院盛吉芳提醒:這幾類人感染易發展成重症

一頓烤全羊,14歲男生變“小黃人”急性肝衰!曾有人吃爆炒豬肝、吃水果也中招,浙大一院盛吉芳提醒:這幾類人感染易發展成重症
前陣子,中秋國慶長假,曉明父母帶他去吃了一頓烤全羊。平時由於初三學習緊張,曉明很少外出就餐,剛上桌的烤全羊香氣襲人,青春期的男孩子胃口好,加上心情放鬆,一隻烤全羊,他一個人幹掉了四分之三。

當天回家後,曉明就覺得腹脹,他自己覺得是吃撐了便沒在意。第二天開始,曉明開始有明顯的腹痛症狀,並伴有腹瀉,一天跑四五次廁所,同時伴有嘔吐症狀,曉明父母以為孩子腸胃功能不好吃壞了肚子,給他吃了止瀉藥。然而過了幾天,還是沒好全,曉明還出現了全身發黃,眼白也發黃,小便也明顯變黃的症狀。曉明的父母這才意識到孩子並不是單純吃壞肚子,便立即帶著孩子前往當地醫院急診。

急性肝衰,問題出在哪?

在當地醫院,相關檢查發現曉明的肝功能指標已經爆表,並且已經出現了嚴重肝損,在當地醫院進行了一系列治療後,複查肝功能指標依然很高,全身皮膚鞏膜黃染仍明顯,當地醫院建議曉明到上級醫院做進一步治療,為此曉明父母帶著曉明趕到了浙大一院感染病科。

浙大一院感染病科鹿娟副主任醫師分析曉明的病情,一個身體健康的初中生,沒有慢性肝病病史,也沒有藥物服用病史,家裡人都身體健康,沒有遺傳病代謝病的證據。
經過一系列檢查,外加考慮到曉明是吃過大量烤全羊的肉開始腹瀉腹痛,繼而肝功能異常。重點要排除是否大量的肉類進食,甚至部分不熟,導致大量細菌進入胃腸道,引起腸道感染、敗血症,進一步引起肝臟功能異常,甚至到肝衰竭的地步。

“很可能是沙門氏菌或大腸埃希氏菌類引起的敗血症。”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主任醫師表示,平時健康人群感染就會出現腹瀉等自限性症狀,曉明可能是短時間內食用了大量沒有熟透的羊肉,可能導致大量細菌進入胃腸道,在胃腸消化不良及動力不足,以及腸道黏膜通透性增加的情況下,腸道菌群移位,細菌以及分泌的毒素就進入血液以及肝臟,引起肝臟代謝解毒能力與肝臟合成能力明顯下降,最終到肝衰竭的程度。曉明的炎症指標和體溫都偏高,為這種懷疑提供了部分佐證。
目前,曉明經過一系列護肝對症支持治療,以及聯合人工肝治療。病情終於穩定好轉,複查膽紅素降到100以內,凝血功能恢復正常,目前已經順利出院。


吃烤肉火鍋一定要注意肉是否熟透
52歲大伯吃了沒熟的豬肝急性肝衰竭

很多人看了曉明的遭遇,可能會對烤全羊避而遠之,盛吉芳主任強調,導致肝衰竭的原因不是烤全羊,而是大量的不完全熟的肉製品在短期內大量攝入,超過了身體的消化代謝能力,才產生大量的細菌進入血液和臟器,最終導致肝衰。

不僅是烤全羊,還有天氣逐漸冷起來後,在食用烤羊腿、烤羊肉串、火鍋等美食時,一定要注意肉是否熟透,避免出現細菌、病菌感染,甚至是寄生蟲感染情況。在食用後,一旦出現不適症狀,請及時到正規醫院就醫。

52歲的老李就因為吃了沒有煮熟的爆炒豬肝,患上了急性肝衰竭。在一次聚會中,老李點了爆炒豬肝大快朵頤後,當晚就開始拉肚子。之後,開始覺得噁心、渾身沒力氣、肚子脹,吃不下東西。這樣的情況持續了一週,老李的精神愈發萎靡,腰背部持續脹痛,尿液的顏色由淡黃變金黃最後成了濃茶色。

後老李轉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病科求診,肝功能檢查顯示老李肝功能異常,他的谷丙轉氨酶高達2470U/L,而正常人這個數值為0~40U/L,是正常值的60倍。此外,總膽紅素、穀草轉氨酶等一系列指標都是正常值的數十倍。經過後續進一步檢查發現,老李的戊肝抗體提示IgG、 IgM 均為陽性,“放倒”老李的是戊肝病毒。

“並非豬肝不能吃,關鍵是要高溫煮熟煮透。100℃加熱3-5分鐘以上,能有效殺死戊肝病毒,吃豬肝時,只要清洗乾淨,又有足夠時間高溫烹調,病毒一樣死光。”盛主任談到,“老李的情況,可能是豬肝這個食材受到了戊肝病毒的汙染,而爆炒的烹飪方式往往沒有把豬肝煮熟煮透,也就沒有把病毒殺滅,老李吃下去,相當於病從口入了。”

盛吉芳主任強調,感染戊肝潛伏期一般在10-60天,平均為40天,部分急性病例3-5天內即出現症狀,成年人比較容易徹底治癒。雖然各年齡段均可感染,但有基礎慢性肝病患者、孕婦、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經常外出就餐或食用外賣者、食品從業人員等,還有畜牧及海產品養殖加工人員,感染戊肝病毒後,容易發展成重症肝炎,誘發生命危險,要特別注意


水果也能吃出肝衰竭
除了吃沒有煮熟的食物會導致急性肝衰竭,60歲張阿姨的教訓告訴我們,連吃水果都可能吃出肝衰竭。這是怎麼回事呢?
60歲的獨居戶張阿姨在網上買了兩個“海南菠蘿”。但由於臨時外出了三四天,等到張阿姨回家,整個房子都瀰漫著濃郁的菠蘿果香。張阿姨湊近聞了下,沒有異味,嚐了一口還異常香甜。她一口氣幹掉了一個,第二天,又把另一個榨了汁喝。

菠蘿汁喝下去才幾個小時,張阿姨就開始腹瀉,一天跑了十來趟衛生間。但都是正常大便,她沒放心上,以為是菠蘿渣多通便。

連續腹瀉了近一個月,直到去當地醫院做年度體檢。體檢護士看到臉色蠟黃的張阿姨,建議立刻做肝功能檢查。

檢查發現,張阿姨的肝功能指標嚴重“爆表”,被立刻送到急診室救治。進一步檢查顯示,凝血酶原時間18.6 S(正常應<13.5 S),接近肝衰竭狀態,被轉運至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病科。
浙大一院感染病科陳燕飛副主任醫師聯想到既往的文獻報道,蠟樣芽孢桿菌毒素中毒引起肝衰竭甚至全身多臟器衰竭的情況,猜測張阿姨是“毒素型食物中毒”因為張阿姨腹瀉的“罪魁禍首”已經被消滅乾淨,因而無從考證是否為蠟樣芽孢桿菌,但不排除。

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主任醫師表示,蠟樣芽孢桿菌是食物和化妝品中常見的汙染菌,最喜歡的生長溫度在28-35℃。導致肝衰的並不是水果本身,而是水果上有了會產生毒素的菌。”盛主任強調,日常生活中只要注意不吃不新鮮的水果以及沒煮熟、不潔淨的食物,不必太擔心。

歡迎加入“全科-浙醫在線交流群”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有健康相關問題想要交流,可加入“全科-浙醫在線交流群”。

如何入群?掃碼添加浙醫在線小助手六號(微信名:kbzyzx06)為好友,備註“全科”,小助手會邀您進群。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