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點擊上圖有福利
“將近1萬元,姐妹們你們會訂嗎?感覺前車之鑑還沒多遠……”昨天,有網友在小紅書上徵求意見。
知名鮮花電商“花點時間”眼下正在進行雙11預售。活動頁面上,主題系列高定花束的促銷被放在顯眼位置:每週一束配送到家,買兩年送兩年,總共192束,付完尾款總價為9576元。
打對摺的優惠力度,不免讓人心動,然而另一家頭部鮮花電商尚未解決的風波近在眼前。
一個月前,一封停業整頓的員工內部信將“花加”推上風口浪尖,不少訂閱用戶至今還在等著公司給出解決方案。這也讓一些本想在雙11入手包年鮮花的女生心生猶豫,生怕再被預付式消費套牢。
9月25日,一封署名“人力資源部”的信件群發至“花加”員工郵箱,揭開了這家頭部鮮花電商近兩年所面臨的危機。
信裡提到,“過去幾個月,淡季、歷史訂單履約及還款壓力導致公司入不敷出”。公司因銀行賬戶被封,無法正常履約,“迫於無奈,決定進入停業整頓階段”。全體員工9月26日起休假,薪資停發,社保公積金可能無法按時支付。
在此之前,這家公司已有一些“不太對勁”的跡象。比如各種社交平臺上,不少用戶反映和吐槽:每週一花的花材質量下降、配送延期、客服回覆消息變慢……
據公開信息顯示,在巔峰時期,總部位於上海的“花加”累計付費用戶數超過1500萬人,單月銷售額最高過億元;先後獲得6輪融資,最後1輪融資發生在2019年10月。
花加的鮮花業務分為訂閱訂單和有禮訂單,目前暫停的是前者。最快2小時達的有禮訂單還可以下單,由附近的店鋪配送。10月13日,花加的官方微信公眾號還推送了一篇“花加有禮,一直都在”的公告。
全員信在網上曝光後,一些行動快的上海用戶,9月底就趕去了花加的總部退款。有網友回來後反饋,錢沒能退成,於是便和同去的用戶抱走了門口擺放的裝飾鮮花;也有網友說,留守的工作人員給自己發放了標價399元的花瓶作為補償。
更多的用戶則是在等“花加”給出解決方案。她們中有的剛續了套餐,95束一次都未配送,也有的充了4000多元,目前還有二三十束待履約。
還有一些用戶後知後覺,就在這兩天有人在網上發帖:“有一陣沒收到花了,今天上網一搜,居然倒了……”
“有過一次教訓,之後果斷不碰這種預付款。”看到網上各種相關討論,杭州90後女生小晨很慶幸自己幾年前就不再包月包年,而是選擇日常隨買。
8年前,“花加”和“花點時間”先後成立。他們開創了包周、包月、包年訂閱式鮮花的新模式,逐漸培養起一批用戶。慢慢地,傳統觀念中的節假日、紀念日禮品花,開始在日常悅己消費領域延展觸角。2015年,也被稱為“鮮花電商元年”。
小晨就是在那個時候入坑網購鮮花。“一個月89元或者99元,每週一在辦公室收到一束。”一束基本可以開一週,恰好與工作同一個節奏,“感覺上班也有了樂趣。”
很快,瞄準這一風口的玩家漸次崛起,開始在鮮花市場上龍盤虎踞。在這其中,一家名叫“門客生活”的鮮花電商以超低價(299元/年,一週一次)佔了上風。小晨和幾個女同事很快轉向,成為它的訂閱用戶。
2019年6月,“門客生活”倒閉跑路,就在幾天前小晨剛包了年。“加上前一次訂單還沒完成,總共摺進去大概400元。”
有了這次教訓,小晨開始在電商平臺上隨機找鮮花賣家下單。她翻了翻購物記錄,第一次嘗試在雲南當地花農的直播間購買是2020年7月,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每週或每兩週下一單,有時在鮮花基地或者花農的直播間,有時則在走播那裡。”
所謂“走播”,是指在雲南鮮花的早市和晚市上,直播為網友代買鮮花的主播。每束花,他們收取兩三元代購費。
小晨的一小部分訂單
“自己挑喜歡的花,不香嗎?不用承擔預付款的風險,直播間的價格也很划算。基地直髮,冷鏈或空運,新鮮度也有一定保障。會翻車,但次數不算多。”小晨有時週末在盒馬上買菜,看到喜歡的鮮花也會隨手帶一把。
短視頻、直播,以及盒馬、叮咚買菜等生鮮電商的介入,對鮮花電商的衝擊肉眼可見。在雲南直播間裡,花39.8元,就可以買到20枝玫瑰+10頭香水百合+5枝牡丹菊+2枝泰迪向日葵+1把尤加利葉,順豐冷鏈包郵。
盒馬上的部分鮮花
在很多人看來,巨頭們的搏殺是遙遠的,但在買花上投入的錢是真實的。儘管質量良莠不齊,但她們大多會認為“都這個價了,還要什麼自行車”。
“線上鮮花的售賣方式早就變得多元化。以雲南斗南鮮花基地為例,他們有原產地優勢,對我們影響很大。”楠楠是杭州某鮮花預訂平臺的合夥人,從事線上鮮花生意已有四五年。“原本只負責研發、種植的基地和花農湧入線上售賣,他們一直播,新品很快會全網鋪開,價格也變得完全透明。我們再跟他們拿貨,不管是品種還是價格都毫無優勢。”
雲南當地的各種直播間
眼看著鮮花直播熱火朝天,楠楠他們也嘗試了幾次,找第三方公司推流或者代銷。“有一晚賣出去1萬多單。但因為對方把價格壓得很低,再加上量起來後,售後問題隨之增多,最後自然賺不到錢。”
最近幾個月,楠楠幾乎沒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裡推廣過鮮花。生意還會繼續做,“只是不會再什麼都賣。”她和幾個合夥人押注在芍藥身上,用入股的方式找了山東當地一家芍藥基地合作,只等未來幾年的新品。在他們看來,“跟‘國民度’高且新品難覓的玫瑰相比,芍藥不管是在品種還是用戶方面都有更大潛力可挖,利潤空間會更大。”
損耗,可能是鮮花線上售賣所要面對的另一大難題,對運輸條件和時限要求極高。
“行業內把鮮切花叫做‘生鮮中的生鮮’。我們的模式是接到訂單,從雲南貨源地直接發貨,當地有‘一件代發’業務。而‘花加’在全國多地自建倉庫,先從雲南基地運送到倉庫,分揀後再配送至用戶手中。所以,他們的鮮花損耗率可能會更高,也存在‘最後一公里’的配送成本問題。”
難以把控的產品質量,導致鮮花電商近年來負面頻發。很多人至今記得的一次,是上過熱搜的羅永浩直播間賣花翻車事件。3年前的5月20日,“花點時間”聯手羅永浩直播銷售紅玫瑰,卻因送達的鮮花發蔫、枯爛遭到大量投訴。當時,“花點時間”在道歉信中這樣寫道:“給鮮花保鮮要跟時間賽跑。”
橫亙在鮮花電商面前的問題,始終都是供應鏈的整合。零售電商行業專家、百聯諮詢創始人莊帥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從獲客成本、運營成本到技術投入,“花加”這類垂直鮮花電商,面對綜合電商和即時零售平臺的競爭時,幾乎無還手之力。
事實上,除了“花加”和“門客生活”,這幾年其他鮮花電商也大多經歷了短暫的高光時刻後陷入困境。曾頂著“鮮花電商第一股”頭銜上市的愛尚鮮花,上市後一路虧損至2019年被強制退市;2019年,擁有近萬家實體加盟店的花集網,宣佈終止在中小企業板掛牌;2020年,“花點時間”被短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Roseonly經歷了高管頻繁離職、多家門店關閉、拖欠支付租金……
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根據商務部商務大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全國重點監測零售企業銷售額環比明顯增長,其中鮮花綠植是除了養生年貨、衣服鞋帽,增長最快的行業。
10月18日,“花加”招商部總監劉紅傑接受上游新聞採訪時表示,公司因與供貨商的經濟問題被訴,導致公司資金被凍結。目前,已有企業表達投資意願,“花加”預計在兩週內基本可以恢復正常業務。
一些“花加”用戶又燃起了希望,等著“恢復正常業務”的一天趕緊到來。
只不過截至今日,“花加”的公眾號、小程序、電商平臺旗艦店等,依然停留在一個月前的狀態。
“花加”小程序首頁
“被整怕了,到時候我會第一時間申請退款。”有網友說。
“如果‘花加’這次能度過難關,作為老花友,我不會申請退錢。”一位從2018年開始訂閱的網友則在小紅書上寫道,“已經習慣了每週都有搭配好的花束送上門,省心。一束鮮花,可以喚醒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儀式感。”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童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