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爾茨海默病
阿爾茨海默病就是我們常說的老年痴呆,多年以來,它之所以會成為困擾不少老年人的一種疾病,就是因為該疾病的治癒率幾乎為0。
首先,截止到目前為止,醫學領域上是沒有掌握明確的關於阿爾茨海默病的相關發病機制的,從而也就無法採用特效藥和人工干預的醫療手段進行徹底根治。
其次,雖說很多國家的相關專家比較認可“阿爾茨海默病是因為機體內產生了過多的β澱粉樣蛋白,加之大量的該物質還面臨難以清除的情況,才會導致老年人的大腦神經元出現病變,最終引起老年痴呆症”這一說法。
但這個結論是根據大多數的臨床病例所推斷出來的,並且該疾病簡單來說,是因為大腦的中樞受到β澱粉樣蛋白的影響而出現腦細胞變性、壞死甚至是神經纖維發生了複雜的纏結,是一種不可逆的神經系統疾病。
因此阿爾茨海默病放在現階段來說,只能在發病早期通過長期服用藥物的方式來改善腦部供血情況,使腦細胞儘可能多的得到營養的供給,減緩病情惡化。
2.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由機體內胰島素分泌出現障礙,導致血糖升高並伴隨多飲、多尿和無力等症狀的代謝性疾病。
這種疾病會根據患者生病後的體型消瘦和肥胖來分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但不論是哪種類型,都是無法根治的:
第一是因為糖尿病的發病機制非常複雜,目前的醫學手段是無法達到徹底根治目的的。
第二則是因為人體內控制血糖的胰島素無法正常分泌,歸根結底就是免疫功能出現了自發性損傷,而在這個影響之下,能夠發展為成熟胰島素成分的胰島β細胞不論是數量或質量,都是會直線下降的。
看到這裡很多人會有一個問題,說堅持打胰島素把血糖控制平穩,不就可以達到治癒效果嗎?
對此我們要明確一點,打胰島素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種降糖措施,而這種措施主要是通過皮下注射的方式來完成的,它在一定時間內起到降糖效果之後,藥效是會隨著人體代謝而逐漸減弱的。
並且受損的胰島β細胞功能是無法修復的,這也就導致糖尿病患者只能終身依賴藥物,用這種方式來防止更多併發症出現。
3.原發性高血壓
高血壓分為原發和繼發兩大類。
所謂的繼發性高血壓,就是可以明確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體循環動脈血壓增高,以此去採用相應的手段治療,而原發性高血壓便是無法查出病因,因此也就無法得到根治的一種疾病。
根據臨床病例來看,有相當一部分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是因為先天性的遺傳原因導致的病發,也就是說如果父母都患有高血壓,即便是繼發性的,子女面臨原發性高血壓的風險都會大大增高。
除此之外,後天因素中的熬夜、肥胖以及長期食用過多的高鹽食物,也是有可能間接造成原發性高血壓的。
總之該疾病的病因至今無法明確,這就導致患者只能通過長期服用藥物、改善飲食結構以及注意合理的作息時間來控制病情。
4.類風溼關節炎
類風溼關節炎是一種會出現關節腫脹、疼痛的以炎性滑膜炎為主的系統性疾病。所謂的炎性滑膜炎就是在炎症的作用下,滑膜出現了充血以及水腫等症狀,導致關節發生病變。
而這種疾病無法根治的原因,在於它屬於病因不明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並且這種疾病的患者體內血清中是含有一定抗體的,即便是服藥治療都不見得有很明顯的效果。
加之緩解該疾病疼痛症狀的藥物是激素藥,在短期服用之後確實能夠起到鎮痛的效果,但藥物中的激素不光會對人體的免疫力再次造成傷害,同時還容易使身體對藥物形成依賴,簡單來說就是“治標不治本”,且如果長期服用對身體健康還會造成二次威脅。
因此,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只能通過遵循醫囑服藥的方式來控制病情。
總之,以上四類無法根治的疾病都屬於慢性病,而對於大多數慢性病來說,有一個共同的預防辦法,那就是——體檢。
二、醫生告訴你:定期體檢是防止所有慢性病的第一步!
所謂的慢性病,簡單來說就是一類非傳染性的綜合病症,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在內的多種慢性病,在早期的時候是沒有任何明顯症狀的,因此很多患者在感到身體異常的時候,就已經到了要“終身吃藥”的階段了。
而定期體檢能夠及時通過血壓、血糖等檢測來發現機體當中的異常指標,並在其產生病變之前進行人工干預,防止疾病產生。
其次,像導致原發性高血壓的很多後天因素中,與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是有很大關係的,而熬夜所導致的危害在身體的其他方面還會有所體現,通過體檢是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從而促使患者去自發調整生活習慣、改善飲食結構,使身體脫離亞健康,避免患慢性病風險的。
除此之外,有相關研究表示如果長期缺乏睡眠,也是很容易導致慢性病產生的,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三、睡眠不夠容易導致多種慢性病?研究顯示:睡太多也不行
《Plos Medicine》曾發表過一項由倫敦大學的研究團隊所進行的關於“睡眠時間與兩種以上慢性病共患病”的關係統計。
研究人員曾選取了7864名參與者,並在對其身體數值、生活方式信息進行統計後,通過儀器檢測的方式對所有參與者的睡眠時間和質量進行了為期一週的記錄。在開展了長達25年的隨機訪問統計,最終結果顯示:
● 以睡眠時間為7H的人作為參考指標,在50歲的參與者中,睡眠時間不足5H的群體,患2種以上慢性病的風險上漲了30%。睡眠時間6H的群體,該風險上漲了8%,而睡眠時間在9H以上的人,其患病風險提高了39%。
除此之外,研究人員對70歲的參與者進行分析之後,他們發現該年齡段的以上三類睡眠時間的共患病風險分別增加了40%、12%以及51%。而睡眠時間保持在8H的參與者,共患病風險並沒有增高。
也就是說,不論是睡眠時間過長還是過短,都會導致患兩種及以上慢性病的風險增加,並且這個現象在中老年群體當中更為顯著。
雖說睡眠不是唯一根本原因,但該研究確實表明了二者其中存在一定關係。因此,我們提倡的注意作息並不是說要無止盡的增加睡眠時間,而是要將其保證在一個合理的時長區間內並長期堅持,一般建議在7-8H左右。
四、不想被慢性病纏身,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關鍵
1.一定要保持運動
在運動的過程中,人體的心率和呼吸頻率都會得到一定的改善,並且能夠加快人體的新陳代謝,分解體內毒素的同時還能消耗脂肪,保持合理的體重。別忘了,像糖尿病等很多慢性病多是因為肥胖導致的。
而運動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控制方式。運動是可以增加肌細胞膜上的胰島素受體數量的,同時還能夠提高體內胰島素的敏感性,對於維持血糖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
2.戒菸很重要
吸菸會刺激機體中的交感神經末梢去釋放大量的去甲腎上腺素,同時這種激素在氧化反應下會使血管的舒張功能受損,從而導致血壓升高。
因此,儘早戒菸不僅能夠有效預防高血壓等疾病,同時還能避免壞膽固醇水平升高,減少心腦血管等疾病的誘發風險。
醫生總結
並非所有疾病都能得到有效的根治,而對於以上幾種慢性病的患者來說,就診時一定要到正規醫院進行相關檢查,遵循醫囑服用藥物進行合理控制,切勿輕信市面上出現的類似特效藥或根治的廣告,以免在上當受騙的同時耽誤了病情的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