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大家喜歡各式各樣的柑橘水果,橘子、橙子、沃柑,還少不了美味的柚子。其實,還有一樣小東西也在大量上市,那就是獼猴桃!
被稱為“維C之王”的獼猴桃,維生素C的含量堪稱水果界的王者。當然,獼猴桃其它營養也很豐富,在口感和味道上也深受大家喜愛。
秋冬天氣較為乾燥,獼猴桃可清熱潤燥,尤其是老人兒童容易出現肺熱、上火等情況,此時食用獼猴桃是比較合適的。
獼猴桃中含有較多的黃酮類、多酚類物質,這些都屬於抗氧化劑,適當食用可以抑制自由基的氧化反應,減少自由基對血管的危害,保護血管。
另外,獼猴桃中含有非常重要的成分精氨酸,有助於預防體內血栓的形成、改善血液的流動有一定輔助作用,生活中適當吃獼猴桃對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有著積極的作用。
而且,獼猴桃中鉀離子的含量很高,可以調節體內水分平衡,調節心機,維持正常的心臟功能,是高血壓、浮腫人群的理想食材。
獼猴桃裡面含有大量的維生素E,能夠降低膽固醇,增強免疫系統功能,幫助調節免疫系統,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另外,一篇2022年發表在BMC 子刊 Genes and Environment的文章顯示,奇異果中的異槲皮素,可以顯著減少肺癌小鼠的肺腫瘤結節數量,起到輔助預防和治療肺癌的功效。
獼猴桃除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之外,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K,二者都對骨骼健康十分有益,可以預防骨質疏鬆。
維生素C缺乏會引起膠原合成障礙,可致骨有機質形成不良而導致骨質疏鬆。而維生素K可以促進鈣沉積於骨骼,“領鈣入骨”有利於骨骼對鈣的吸收,能夠促進成骨細胞並抑制破骨細胞,對預防骨折有明顯效果。
人到中年,身體的鈣流失會更快,平時應該多吃一些補鈣的食物,除了牛奶、瘦肉、豆腐等食物外,水果可以選擇獼猴桃哦。
獼猴桃的膳食纖維含量在水果中比較靠前,為2.6g/100g,是蘋果的1.5倍,更是香蕉的2.2倍。能促進胃腸的機械運動,促進糞便排出體外,預防便秘。
發表在AJG上的研究也發現:每天食用新鮮完整的2個綠色奇異果,可改善便秘和胃腸道舒適度,並推薦作為一種保持胃腸道舒適度的飲食療法!
要說補維生素C的水果,維生素C含量高達62mg/100g的獼猴桃一定不能忽視,是橙子的近2倍,梨的12.4倍,更是蘋果的20倍。
我國一般人群維生素C的推薦攝入量為100mg/天,這麼看來,基本吃一兩個獼猴桃就能滿足一般人群一天的維生素C需求。
維生素C可以參與膠原蛋白的合成,保持皮膚的彈性,減少皮膚皺紋的產生。
除了生吃獼猴桃,也可以試試新做法,一樣美味健康。
做法:
1、挑選優質獼猴桃,洗淨去皮,切成塊狀;
2、將獼猴桃放杯子或料理機中搗成泥狀,加半袋酸奶和適量蜂蜜,攪拌均勻即可食用,冷凍口感更佳。
食材:獼猴桃,銀耳,枸杞,大棗,冰糖
做法:
1、銀耳用清水泡上20分鐘,撕碎。
2、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放入銀耳,大棗,熬煮2小時左右,放入獼猴桃,枸杞,冰糖,攪拌均勻,關火冷卻後即可食用。
看形狀:在挑選獼猴桃時,最好選擇一頭大一頭小,形狀更像雞蛋,圓潤飽滿的獼猴桃,這樣的獼猴桃口感比較甜。
搓絨毛:很多人挑選獼猴桃的時候,嫌摸完之後一手毛,手髒了不說,回家洗起來也麻煩。其實,應該買絨毛豐富且不易被搓掉的。
看成熟度:選購獼猴桃,一般要選擇整體相對堅硬的果實,凡是整體變軟或者局部變軟的獼猴桃最好不要買。
如果買的獼猴桃比較硬,可以在室溫下跟蘋果、香蕉混合存放,可促使獼猴桃變軟、變甜。
如果買的獼猴桃已經稍微有些軟,建議放入冰箱4℃冷藏保存,能減緩果實進一步變軟,延長保存期限,也能更好地保留維生素C。
奇異果哪哪都好,但唯獨一個不太好,就是價格太貴,動則十幾塊錢一個。
其實,奇異果就是獼猴桃,它是獼猴桃出了國之後改的“洋名兒”,屬於商品名。咱們自己的獼猴桃可便宜了,也就幾塊一斤。
我國是世界獼猴桃的起源中心,人們最早發現的獼猴桃是綠心的,後來也有了黃心和紅心獼猴桃。不管什麼顏色的,它們的營養都很豐富,喜歡吃哪個就選哪個,不必只選貴的~
1、獼猴桃性偏寒,脾胃虛寒的人群不建議食用,容易增加腸胃負擔,加重腸胃不適症狀。
2、中重度過敏體質人群或者食用獼猴桃後過敏的人群不宜吃獼猴桃,有可能引起過敏反應。
3、獼猴桃是一種涼性水果,女性朋友們在月經期間建議少吃。
4、腎功能不全的人也不適合多吃,獼猴桃裡面含有大量的水分和鉀離子,會加腎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