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給自己生成一個百分男友?阿里雲“通義全家桶”來了,通義千問APP正式上線

用AI給自己生成一個百分男友?阿里雲“通義全家桶”來了,通義千問APP正式上線

給自己生成一個虛擬男友,時時陪伴在身邊,噓寒問暖;用幾分鐘讀完120回的《三國演義》,AI幫你劃重點做摘要,還能實時提問;遇到法律糾紛先別急著花錢找律師,問問你的AI法律助手……

半年前,阿里雲大模型通義千問面世,短短半年時間,已經生長出一個“通義全家桶”。

今天召開的雲棲大會上,阿里雲通義大模型家族進一步壯大:包含兩個基礎模型更新,以及8個領域的應用模型亮相。

用AI給自己生成一個百分男友

每天噓寒問暖,沒有缺點的百分男友,似乎只存在於偶像劇裡。不過今後,你也可以給自己“捏”一個。

通義星塵是一個個性角色扮演的大模型,通過通義星塵可以設計各種陪伴虛擬人,比如男友。只要在後臺的基礎屬性裡設置好人物名稱、頭像、角色簡介、基本信息、聊天開場白、強制要求、與自己關係等,就可以一鍵生成,隨時隨地和“他”對話聊天。

通義星塵生成的虛擬男友

除了男友,可以自定義各種角色,比如虛擬寵物、面試官、遊戲裡的人物等。

比如你正在應聘算法工程師崗位,但毫無經驗的你對面試沒什麼信心。那就給自己設置一個虛擬的算法面試官,通過對話,在家模擬面試的場景,提前瞭解面試流程和麵試官常常提問。


健康助手 法律助手 閱讀助手……

“通義全家桶”來了

除了生成個性角色,AI在生活中扮演越來越多的助手角色。

通義法睿是一個大模型時代的AI法律顧問。對普通人來說,遇到法律糾紛找律師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不過今後可以交給AI法律助手,可以取代真人律師直接替你解答。

而對律師來說,通義法睿也是一個不錯的幫手。以前需要花幾個小時或者幾天時間寫的訴狀,現在只要上傳案情,可以一鍵生成訴狀。還可以生成各種法律文書。

可以助程序員一臂之力的通義靈碼,則是一個智能編碼助手。

在編碼軟件的對話窗口輸入“幫我用python寫一個飛機遊戲”,短短几秒,通義靈碼就自動生成了100多行代碼,點擊運行後一個充滿兒時回憶的“飛機大戰”遊戲就成功跑起來了。

在體驗區,排隊體驗的工程師們還只為向靈碼提一個棘手的問題——“幫我用代碼解一個韋東奕出的奧數題”,靈碼快速生成了函數代碼,並給出了相應的答案。

體驗區的工作人員說,AI助手可以根據上下文和已有的環境去猜測程序員想寫什麼內容,並提前幫你寫好代碼。程序員只要在AI代碼的基礎上稍作修改就可以,大大減少了。

比如,以前寫一個讀取excel文件的簡單代碼,程序員需要寫5分鐘,對AI來說只要十幾秒甚至更短。

“複雜的任務,只要先拆分成不同的模塊,再由AI一個個實現和做整合。”工作人員說。

今天的雲棲大會上,阿里雲CTO周靖人宣佈,除了通義千問和通義萬相兩個基本模型,阿里雲基於通義“打樣”了8個行業大模型:個性化角色創作平臺通義星塵、智能投研助手通義點金、AI閱讀助手通義智文等首次亮相;智能編碼助手通義靈碼已在阿里雲內部大規模採用,廣受好評;工作學習AI助手通義聽悟每天處理5萬餘個音視頻,累積用戶超100萬。

阿里雲CTO周靖人宣佈通義大模型家族全面升級

比如你想閱讀120回的《三國演義》又沒時間,通義智文會幫你寫好每一回的摘要。你還可以通過對話功能,針對三國演義的人物關係和角色進行提問。除了圖書閱讀,目前通義智文主打的場景分別是論文閱讀、網頁閱讀和自由閱讀。

用戶正在體驗通義智文

通義千問APP正式上線

2.0版本性能超GPT-3.5

今年4月,阿里雲自研大模型通義千問上線。今天的雲棲大會上,周靖人公佈了最新進展,併發布千億級參數規模的通義千問2.0,在10個權威測評中,通義千問2.0綜合性能超過GPT-3.5,正在加速追趕GPT-4。

今天,通義千問APP也在各大手機應用市場正式上線,大家可以通過APP直接體驗最新模型的神奇魔力。

相比4月發佈的1.0版本,通義千問2.0在複雜指令理解、文學創作、通用數學、知識記憶、幻覺抵禦等能力上均有顯著提升。簡單來說,就是大模型更成熟,更好用了。

圖:通義千問2.0綜合性能超過GPT-3.5,正在加速追趕GPT-4

因為大模型,雲計算和人工智能

終於開始一起創作“第五交響曲”

1956年夏天,美國漢諾斯小鎮的達特茅斯學院迎來了30多位全球頂級的科學家,他們聚在一起只為探討一個話題:讓機器能像人那樣認知、思考和學習,即用計算機模擬人的智能。

這場聚會來自於一年前,他們中的4位佼佼者發起的一則提案《關於舉辦達特茅斯人工智能暑期研討會的提議》。這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首次被提出,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

選擇在達特茅斯學院,因為提案裡一位叫約翰·麥卡錫的教授剛好在那裡任教。日後,他將有個響亮的稱號:人工智能之父。

在雲棲大會的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阿里雲創始人王堅分享了這段舊事。

中國工程院院士、阿里雲創始人王堅

而在這場聚會的5年後,麥卡錫在麻省理工100週年的紀念慶典上,又提出了個概念Utility Computing(公共計算服務)。他預言,計算服務或許會在將來某天成為像電話一樣的公共服務,成為一種全新的、重要的工業基礎。

後來,他設想的這個計算服務有了一個寫意的名字:雲計算。

王堅說,自然而然發生的事是最好的事情——約翰·麥卡錫同時參與定義了人工智能和雲計算,似乎預示著AI和雲計算冥冥之中會走到一起。

而促成他倆的“媒婆”,就是大模型。

自去年年底ChatGPT橫空出世以來,全球科技界對大模型的熱情始終居高不下。這副場景明顯有別於2016年AlphaGo的驚豔亮相,通用人工智能給產業界和普通大眾帶來的震撼遠比“下圍棋比人類厲害”更為強烈。

但是,大模型帶來的變革可能還是被低估了。

在王堅看來,這是第一次,計算對科技創新本身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很少有人意識到,大模型的出現,不是科學研究工具的革命,而是一場會讓科研發生一次革命的工具。”

和他持有相同看法的,是雲棲大會的老朋友,現任復旦大學浩清教授、人工智能創新與產業研究院院長的漆遠。他也分享了一段往事,主角是和約翰·麥卡錫一道,在60多年前發起提案,並共享“人工智能之父”頭銜的馬文·明斯基。

當年,明斯基曾在校園裡組織了一場辯論:能不能創造一個AI愛因斯坦,幫助人類突破認知的邊界?

聽上去像是讓人類踩著自己的腳一步步上天,但從漆遠和團隊的一系列研究和嘗試來看,在大模型的助力下,傳統的科研範式真的迎來了變革。

兩個多月前,在上海連續三天陰雨綿綿的情況下,復旦大學迎來了近20年來第一場戶外開學典禮。為這一大膽決策提供依據的,是復旦大學人工智能創新與產業研究院聯合大氣與海洋科學系推出的伏羲大模型。

藉助這個擁有45億參數的大模型,他們可以預報未來15天的全球天氣預報,精準度上首次達到了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集合預報的平均水平。

而這,也只是大模型的初露鋒芒。

伏羲大模型的出現,得益於四個月前復旦大學和阿里雲共同打造的CFFF(Computing for the Future at Fudan)智能計算平臺。它支持千億參數的大模型訓練,總體算力規模躋身全球前15名。

簡單來理解,這是一個孵化“大模型”的溫床。

除了大氣科學,它已經被複旦用於生命科學、材料科學、新藥研發、數學研究、金融經濟學等領域,也孵化了一系列大模型。

復旦大學浩清教授、人工智能創新與產業研究院院長漆遠

這也是漆遠說的,人類正在用AI的“望遠鏡”探測科研的星辰大海。

阿里雲和復旦的合作,也為國產大模型的走向提供了一個思路。作為開幕式的演講嘉賓,百川智能CEO王小川首次分享了自己關於國產大模型發展的理念:理想上慢一步,應用上快三步。

有一次去美國考察時,王小川看到了OpenAI超級瘋狂的想法:“他們正在設計把1000萬顆GPU(GPT4.0只用了25000顆)連接在一起,打造大模型的技術。這個想法像登月一樣。”

百川智能CEO王小川

王小川介紹,百川智能和阿里雲進行了深入合作,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百川很好地完成了千卡大模型訓練任務,有效降低了模型推理成本,提升了模型部署效率。

另一方面,王小川又自豪於在應用層面,國產大模型可能會走得更快,“明年國產大模型將會誕生若干款超級應用。”

關於這些應用最終會走向何處,以及許多人對大模型是否有用依舊抱有的懷疑,王堅引用了建築大師路易斯·康的靈魂一問:“貝多芬創作第五交響曲之前,世界對它有需求嗎?”

對他而言,眼下就是雲計算和AI一起創作“第五交響曲”的美妙時刻。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梁應傑 沈積慧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