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行為耗肝血、傷腎陰,還毀一身陽氣!你卻天天在做,一定要戒掉!

這種行為耗肝血、傷腎陰,還毀一身陽氣!你卻天天在做,一定要戒掉!
黃帝養生

傳播養生知識

交流養生經驗

公眾號合作請聯繫 QQ:365300103

「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一個人的狀態怎麼樣,從眼睛就可以看出來。
這是一個物質豐富且令人眼花繚亂的時代,各種電子產品、人工色彩充斥在我們生活中,加上快節奏的生活、各種壓力的驅使,我們的眼睛也越來越疲憊。
從小朋友開始,近視已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年輕人也頻頻出現眼睛乾澀、目暗不明的問題,老年人更不用說了。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但是,當下我們的眼睛卻因為快速消耗,開始變得黯淡、枯竭……
不要以為這只是眼睛的問題,眼睛異常的背後,與五臟六腑大有關係!
你的眼睛暴露了你的身體狀況

1、五臟六腑精氣皆注於目
古代醫家將眼睛雅稱為「睛明」、「銀海」、「瑤函」,眼科專著《審視瑤函》將眼睛中的津液稱為「神水」,說明眼睛蘊藏著一身的精氣神,這是它明亮的根本。
醫學上,我們能通過眼睛判斷出這個人的神是否失衡,以及大致的臟腑和氣血狀態。
《靈樞·大惑論》裡說,「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為絡,其窠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併為系…目者,五臟六腑之精也,營衛魂魄之所常營也,神氣之所生也」。
可見,眼睛是由臟腑的精氣匯合而成,且是一個人精神魂魄所注入的地方。但是眼睛功能的根本在於腎和精血,有了腎和精血的滋養,眼睛才會像鏡子般明亮,泉水般清澈。
《審視瑤函》中謂:「血養水,水養膏,膏護瞳神」,就是此義。
後世的「五輪」學說,把眼睛的不同部位歸哪個臟器管,說的很清楚。
「其首尾赤眥屬心,其滿眼白睛屬肺,其烏睛圓大屬肝,其上下肉胞屬脾,而中間一點黑瞳如漆者,腎實主之」,可分別稱為血輪、氣輪、風輪、肉輪、水輪,醫家在臨床上據此可判斷臟腑的盈虛狀態。
2、身體經絡與眼睛聯屬

眼睛雖然和臟腑精氣相關,但它是通過經絡血脈與臟腑相溝通的。經絡就像河流和湖泊,只有經絡暢通了,水氣才能引至高處。
我們的眼睛與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陰心經、足太陽膀胱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都有連屬關係。
臟腑的問題可通過經絡反應到眼睛,由眼睛而介入的邪氣也可牽連到臟腑。由此也知道,通過調整經絡是可以調理眼睛和臟腑問題的。
這幾個習慣正在偷偷毀掉你的眼睛
《道德經》雲:「五色令人目盲」,近幾年出現了一個新病種叫「電子屏幕綜合症」,那些越早接觸電視、手機和電腦的人,越容易罹患。
這是當下國民的通病,也是眼疾的最重要外因。
1、熬夜、眼睛過勞
過重的學習和工作壓力,影視中的緊張畫面,電子遊戲的刺激,各種人為燈光的炫惑,我們的眼睛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到了睡覺的時間,許多人卻還在過度用眼。
「久視傷血」,眼睛過勞的背後,是對臟腑氣血的透支。
《黃帝內經》說,「臥則血歸於肝」,該睡覺的時間還在調動氣血往外用力,時間久了,耗肝血、傷腎陰,還傷害一身陽氣。
這也就是為什麼長期熬夜的人,容易目澀、目昏、上火、精力差、面色發白而無光澤的原因。
《審視瑤函》中謂:「乾乾澀澀不爽快,渺渺蒸蒸不自在,奈因水少精液衰,莫待枯乾光損壞」,這其實就是視疲勞的根源。
人類的眼睛有自然調節的功能,比如吹進了沙子,眼肌自然收縮,眼瞼閉合,並且分泌淚液去稀釋它。
而長久的盯著一樣事物看,或者長期的處在黑暗和刺眼的環境中,眼睛無法調整適應時,便會傷眼。
2、督脈不暢、素體腎精不足
還有頸椎病的病人,經常會有一種症狀:目眩、眼脹、視物模糊,這其實就是督脈的問題,精血無法濡潤腦竅和眼竅,而眼睛本來就和腦是相通的。
也就是說,素體腎精不足或者氣血薄弱的人容易罹患頸椎病和眼疾。
正如《審視瑤函》中雲「勞瞻竭視,過慮多思,耽酒恣燥之人,不忌房事,致傷神水,目必有此症。若不謹戒保養,甚則傷神水,而枯澀之病變生矣」。
三個調養法讓你的雙眸明亮動人
1、停止心靈的匆忙,讓雙眼進入低耗模式
當出現眼睛乾澀、目暗不明的時候,休息是最好的選擇。
所有消耗你的,都要像關閉手機後臺般的去屏蔽,就像庖丁解牛,他的刀之所以幾十年不壞,是因為他做到了「少消耗」。
2、點按睛明+針刺光明,使雙目明亮
經絡是個大藥房,穴位則是良藥。連接眼睛的經絡有很多,有兩個地方對眼很有好處,那就是睛明穴、光明穴。
睛明穴首見於《針灸甲乙經》,睛,指眼睛;明,指光明、明亮。穴如其名,睛明穴可降溫除濁、亮睛明目,也是調理各類眼疾的首選穴和常用穴。
光明穴在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5寸。光明者,明亮也,因這個穴位可以調理各種眼疾,使「重見光明」而得名。
光明穴是膽經的絡穴,有聯絡膽經各部氣血,從而起到疏肝明目的作用。刺激光明穴,可針刺、可按摩、可艾灸。
若伴有督脈陽氣不升的症狀,如脊背痛、頸項不舒等,加上後溪、養老、大椎穴會更好。
若伴有先天腎精不足的症狀,如腰膝痠軟、頭暈耳鳴、胃寒、尿頻等,尤其目眶黯黑的,加上太溪、照海、關元和命門穴。
若伴有後天脾胃之氣不足的症狀,如腹痛腹瀉、消化功能低下的,尤其有眼肌鬆弛、眼瞼下垂和眼袋的,要加上中脘、氣海、足三里穴。
若伴有胃熱症狀,如口臭、便秘、眼睛紅腫熱痛和局部充血,加上內庭穴;伴有肝膽熱症,如煩躁口苦、脅肋脹痛、偏頭痛等,加太沖穴。
日常保養,還可以按摩太陽、絲竹空、攢竹穴,也可以整個手心搓熱,用來敷眼或者輕柔的揉按整個眼部,一方面放鬆眼肌,一方面通過刺激經穴來調整局部的氣血,讓所有部位都得到氣血的濡養。
此外,還需要注意我們的頸部,頸部如果處於堵塞的狀態,眼睛是無法得到根本治療的。此時需要鬆解頸部肌肉群,以保證腦和眼部的氣血供應和濡養。
如用捋按滑動的手法來疏解前側方的胸鎖乳突肌,用點揉手法化解頸部的一些結節等。

3、燥傷陰液,酸甘養陰、潤養雙眼
這個時節,氣候偏燥,燥易傷及陰液,表現於眼則易眼乾、眼燥。
酸甘具有養陰之效,秋季適當適用山楂、葡萄等水果有助於減少秋季各種燥的症狀出現。

點擊上方關注【黃帝養生上品女人視頻號

點亮【在看】,讓更多人走進健康生活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