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圖有福利
秋風起,秋燥來,痔瘡也開始高發。最近,杭州師範大學附屬醫院肛腸外科迎來了一波痔瘡患者的就診小高峰。
小周,30歲,程序員,患痔瘡五六年。大概半年前,小周發現排便時經常出血,但因為工作忙,再加上覺得痔瘡出血沒啥關係,每次便血了就去家附近的藥店自行購買痔瘡栓劑治療,症狀時好時壞。
上週,小週上完廁所發現便血要比往常厲害得多,同時伴隨而來的是一陣頭暈眼花。感覺不對勁,便打車趕到杭州師範大學附屬醫院,來到肛腸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何樺波主任醫師門診就診。
詢問病史後,何主任安排小周做進一步檢查。小周肛門腫物脫出,血常規結果提示血紅蛋白只有56g/l,已處於重度貧血範疇。與此同時,電子肛門鏡發現他痔區黏膜充血糜爛,檢查中伴有活動性出血。
為明確出血原因,何主任進一步安排小周做了腸鏡檢查,在排除消化道出血後,明確診斷為痔瘡出血。隨後,小周被收治入院進一步治療,待血紅蛋白指標符合手術指徵後,何主任主刀,為小周做了微創的PPH手術(痔上黏膜環切術),手術過程很順利,術後第二天小周便能正常行走、生活、排便,疼痛感也不明顯。目前,小周情況良好,貧血症狀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常言道,十人九痔。很多人認為痔瘡是個小毛病,不必在意或自己隨便上點藥就行。事實上,因痔瘡“拖”出來的危險也不少。“臨床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因為反覆痔瘡出血出現嚴重貧血的年輕人,甚至還有反覆便血卻自以為是痔瘡而一拖再拖耽誤診治的結直腸癌患者。”何主任提到。
何主任曾接診過一個32歲的男患者鄭先生,明知有痔瘡,還便血,卻不當回事。沒想到,一次出差途中,在酒店早起上廁所時突然昏倒,被送到當地醫院輸血治療,待病情穩定後,他焦急萬分地趕回杭州,找到何樺波主任,做了PPH手術(直腸黏膜環切手術)。
何主任說,杭師大附院肛腸外科每個月都要做100多臺痔瘡手術,近幾年發現,年輕患者越來越多,“或許和他們不規律的作息、久坐、不運動、吃辛辣食品等不良生活、飲食習慣等息息相關”。
何主任提醒,現在很多人喜歡坐在馬桶上刷手機、看視頻,一蹲就是十多分鐘甚至半個小時。事實上,長時間蹲坑或者坐在坐便器上排便,會導致肛門受壓大,使肛管直腸下的痔下靜脈出現曲張或者破裂,進而誘發痔瘡。
得了痔瘡是否一定要手術?何主任說,痔瘡治療遵循的是症狀治療。“早期就醫,通過保守治療症狀得以很好地控制就可以免於手術。當出現肛門疼痛、便血、肛門腫物脫出等相關症狀時,千萬不要拖延,及時找專科醫生就診,明確病情,從而進行下一步處置。”
痔瘡早發現早治療很重要。杭師大附院肛腸外科送出20個電子肛門鏡檢查名額,評估痔瘡情況。感興趣的讀者,掃二維碼進入活動頁面報名,或登錄橙柿互動App,在健康頻道找到相應鏈接報名即可。報名截止11月10日12:00。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朋友有痔瘡等肛腸疾病困擾,歡迎加入“肛腸外科-浙醫在線交流群”,我們將邀請杭師大附院肛腸外科何樺波主任及團隊進群為大家答疑解惑。
2. 掃碼添加浙醫在線小助手六號(微信名:kbzyzx06)為好友,備註“肛腸”,小助手會邀您進群。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金晶
通訊員 朱韻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