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風,人們並不陌生。腦出血、腦血栓的形成原因都是人們所熟悉的,儘管其病因較多,但歸根結底是腦血管本身的毛病。然而,中風還有一種致病原因與腦血管本身毫無關係,結果卻造成腦血栓樣的腦損害,也可導致偏癱、失語等中風樣表現,且危害有過之而無不及——它就是病雖在腦,但根在心的腦栓塞。
何為腦栓塞?一句話,凡外源性栓子通過血液循環到達腦內,阻塞了腦的血液供應就形成腦栓塞。有栓子才有栓塞,按照栓子的來源,可將腦栓塞分為心源性、非心源性及來源不明三類。
由於腦栓塞並非腦血管本身的病變,而是由隨血流帶來的栓子造成的腦血管閉塞,故起病似暴風驟雨,通常無任何先兆症狀地突然來臨,並且於起病後迅速達到疾病發作的高峰。
腦栓塞的臨床表現,因栓塞的部位不同而各異,如發生在供應大腦前3/5血液的頸內動脈系統,則以失語、單癱、偏癱、局部肢體抽動多見;若發生在供應大腦後2/5及腦幹和小腦血液的椎基底動脈系統,則出現頭暈、複視、交叉性癱瘓、步態不穩狀如醉酒樣步態等體徵。除此之外,栓子還可能是多發的,此時的表現就更復雜了。
心臟是栓子形成的“大戶”,心源性腦栓塞是腦栓塞中最多見的,而風溼性心臟病是心源性腦栓塞的主要原因,大約90%的腦栓塞來自風溼性心臟病。當心髒的瓣膜上因心內膜炎而產生炎性贅生物時,這些附著力弱的贅生物很容易脫落,一旦脫落並隨血流至腦部就可導致腦栓塞。心臟的二尖瓣狹窄時,左心房血液流出受阻,久而久之左心房擴大。左心房內的左心耳在解剖結構上比較粗糙,再加上此處血液流動遲緩、瘀滯,極易形成附壁血栓。有心房纖顫時,由於心房收縮不規律,附壁血栓脫落,形成栓子,栓子進入腦血管就會引起腦栓塞。有統計表明,在慢性風溼性心臟病期,腦栓塞的發生率為10%~25%,如伴有心房纖顫則可高達35%~45%,若年齡在40歲以上或患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則發生腦栓塞的機會更多。
風溼性心臟病所致的腦栓塞不僅發病率高,而且容易復發,可見於任何年齡,但以中青年患者為多。病人有心慌氣短、面頰紫紅等風溼性心臟病的表現,聽診時醫生可以明顯地聽到心臟雜音,心臟B超檢查通常清楚地顯示病變的部位。
腦栓塞的治療原則與腦血栓的形成基本相同,以改善腦的血液循環,改善腦細胞的代謝為主,並輔以預防血栓形成的藥物及保護心臟的藥物。除此之外,應注意調整心臟的功能,防止發生心力衰竭,在應用藥物時應注意不要增加心臟負擔。
腦栓塞的預防最重要的是預防風溼性心臟病,所以一旦患有風溼熱,在急性期就應及時給予治療。若慢性風溼性心臟病已經形成,二尖瓣出現了狹窄,應及早手術治療,以免後患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