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很多人打開體檢報告時,內心都無比忐忑,堪比當年打開高考成績單。尤其是在報告中看到“結節”二字,就忍不住在心裡嘀咕:結節不會是“氣”出來的吧?長成這樣不會變成癌吧?
結節是“氣”出來的?
中醫認為,結節無論發生在哪個部位,都是痰、淤、溼、邪氣凝結而成的。
人是一個整體,正常健康的情況下,津液、氣血沿經絡、脈管循環不斷。
人若是在生活中,遇事不順無法解脫,生活、工作的重壓導致情緒變化,或長時間處於緊張、恐慌、抑鬱的環境中,氣就不那麼順暢了,老是開心不起來,這就容易肝氣鬱結。
肝鬱氣滯,人體的“氣”就不通暢,推動不足,產生痰、淤、邪、液等,最終凝結成有形之物,也就是結節。
也就是說,結節的產生,大多和人的情志變化密切相關。
甲狀腺是一個內分泌器官,人若長期保持生氣、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會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刺激腎上腺激素、甲狀腺激素等的異常分泌,進而內分泌系統發生紊亂,導致甲狀腺正常生理代謝平衡被破壞。
這樣一來,就容易出現甲狀腺細胞的局部異常增生,進而產生甲狀腺結節。
當然,不良情緒只是影響結節產生的其中一個因素。除此外,家族遺傳、不良生活習慣等也都可能成為結節產生的誘因。
3種常見結節,會癌變嗎?
肺結節
肺結節,其實並不是一種疾病的診斷,而是醫學影像學的一種術語。
在影像學上,肺結節一般呈局灶性、類圓形、密度增高的實性或亞實性肺部陰影,直徑≤30毫米,邊界清晰或不清晰,可單發,可多發。
統計顯示,每10個人裡面,就有2~4個人查出有肺結節。但好消息是,大多數人的肺結節都是良性的。
很多肺結節是炎症、疤痕、炎性肉芽腫、淋巴結、錯構瘤等,都是良性病變,有的可以消散,有的不會長大,也不會往外擴散,對人體無明顯影響。
一般情況下,大家可按照醫生建議定期隨訪、觀察即可。若在隨訪過程中,出現結節增大、結節密度增大或實性成分增加等,再考慮進一步檢查。
甲狀腺結節
甲狀腺結節,則是指甲狀腺組織因異常增生形成的包塊,可由多種病因引起,是臨床最常見的內分泌疾病之一。
在體檢報告中,看到甲狀腺結節時,大家不要恐慌,甲狀腺結節一般危害性不大,大多數情況都是良性結節。
國家衛健委發佈的《甲狀腺癌診療指南(2022年版)》中指出,90%~95%的甲狀腺結節都是良性。
臨床證據表明,良性結節基本不會轉“惡”,無須特殊治療,一般半年或一年左右複查即可。
但如果甲狀腺結節呈毛刺狀、單髮結節,縱橫比大於1,內部分佈不均勻、血流豐富,還有比較多的散在鈣化點,則惡性的可能性比較大,這就需要進一步做穿刺細胞學檢查來確定。
乳腺結節
臨床上,會把一些用手摸不到,但通過影像學檢查(如乳腺彩超)發現的乳腺小腫物,叫作乳腺結節。
它本身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乳腺內出現的一種形態學表現,比如乳腺增生、囊腫、乳腺炎等,當然也包括乳腺癌。
但絕大多數乳腺結節都是乳腺纖維腺瘤這類良性疾病,僅有1%~2%是乳腺癌。
目前,“BI-RADS分級”是全世界通用的乳腺結節分級標準。
BI-RADS全稱為“乳腺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是通過乳腺影像學檢查來評估乳腺腫物良惡性的系統,總共分5級。
一般來說,1級和2級屬於良性病變,建議半年到一年複查一次;3級也多為良性病變,但有小於2%的惡性發生率,建議每3個月到半年複查一次。
至於4級乳腺結節,惡性率為3%~90%,建議穿刺活檢;5級乳腺結節惡性率大於90%,應該手術切除,按乳腺癌的手術準備。
醫生提醒:這2種結節一定要當心!
雖然說上述3種常見結節大多是良性病變,但若是身上出現這2種結節,大家一定要重視起來,最好定期複診,如有必要還得進行手術切除。
以肺結節為例,若結節大小在 8 毫米以上,結節邊界不清的,密度不均勻,呈分葉狀,邊緣有毛刺徵(或稱棘狀突起),結節內有空泡及血管穿行等特點,都提示有惡性的可能,很有可能是肺癌。
對於一些小結節,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得動態觀察它的發展情況。
如果在複查過程中,發現小結節隨著時間的變化有增大,或實性成分增多、密度增大等,則建議通過相關診治手段協助明確或者手術切除,不然很有可能會變成癌。
最後要提醒大家的是,從結節發展到癌的比例還是很低的,因此大家不必談結節色變。
當然,如果在體檢中查出結節,第一時間要做的是找專業醫生,讓醫生來判斷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以便及時處理。
本文配圖均來源於壹圖網。
我找到了9個,有能超過我的嗎
點個贊點個在看,一起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