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金爐集》“芒種”003求學修德 重立人根(狹路相逢勇者勝。世間之事,皆宜重勇)||學堂日報11.04 《金爐集》“芒種”003求學修德 重立人根(狹路相逢勇者勝。世間之事,皆宜重勇)||學堂日報11.04作者: Admin / 2023 年 11 月 20 日 芒種集 003求學修德 重立人根 九十五首: 龍水源是好地方, 開荒擔土看膽量。 男兒如虎大氣場, 小小頑疾化汗酸。 拓荒也能醫病,醫的是懶病,拓荒要有氣勢,幹活沒氣勢,修不成正果。以前道家叫‘修成正果’那是要很大的福報跟意志力,所以你幹活,掄起鋤頭、鐮刀揮下去,每一下都是有氣概的,你有沒有灌進氣概在煉?而不是莽撞,要穩定、有節律、有氣概,搬石頭也一樣,能夠拿重、也能夠輕放。拿重是有魄力,輕放就是很小心,腿腳也會很敏捷,我們每一首龍水源的詩,都是詩傳教,傳了很多教法在裡面。俗話說:狹路相逢勇者勝。世間之事,皆宜重勇!疾患之路,焉可退縮!九十六首: 龍水源是好地方, 同舟共濟造蓮邦。 但教世人出疾苦, 何求畫像掛殿堂。 只要大家心齊,人心齊泰山移;人心同蓮邦共,也能共同生在蓮邦上面,眾志成城多美好。苦海都可以化出蓮邦,吃盡人間苦楚,也能享盡天下清福,所以我就提了四個字,我把它創出來了‘培蓮芳世’,在龍水源裡,就是栽培蓮花,給世間來芬芳世界,這是我們要做的,栽培蓮種、蓮花,‘培蓮芳世’四個字我比較喜歡,所以那是一方淨土,大家多去維護。你看以前慧遠大師結蓮社,123人沒有一個不成就的,每一個都成就了,因為他們都共同發願,培蓮芳世,在中國歷史留下了很好的魅力。我們有榜可效仿,有樣可學!九十七首: 龍水源是好地方, 世界疑難都敢幫。 案例教學最動人, 現身說法雲雷響。 我們能幫人,因為我們的目標在案例,案例才會達到效果,才會以身作則,案例最動人,敢幫疑難雜症,幫好以後,像雲雷般,響徹大地。轉好一個疑難案、經典案,就是一身巨人,所以那不是普通事業,長期燻修下去,請師從師的、言聽計從的、死心塌地的人,我提前恭喜你們,你們榜上已經有名了。以前百曉生排兵器譜,《古龍小說》裡排天下,其實我們將來也排案例譜,一個接一個的案例,都排上譜了,這個真的比考中名牌大學還開心。 因為一個案例,就是驚天動地的驚雷啊,用案例來砌蓋起世人敬仰的高塔,來撐起中醫的脊樑,來培養後世!我要告訴後人,學行中醫可以這樣,跟病人同甘苦,然後記錄病人的改善經典案例,最後成為文書傳下去。要做中醫界的金聲玉鐸,金聲玉鐸就是很高貴的,乃聖哲之聲,出來的話,能夠被人所效仿。九十八首: 龍水源是好地方, 群峰聚講發文章。 靈臺石上一宣講, 天地草木盡芬芳。 一個地方再美,如果沒有人講學,這份美好都難以在天地間流淌。你看天下都有水、都有春風,但為什麼‘祈水春風’成為一個成語,成為世人敬仰?五經富曾春亭就是春風,號景祈,就是敬仰祈水,他就是很嚮往孔夫子那種教學、遊學、江邊講論的風氣風度。所以一句話,無論再美的地方,沒有人講學,都不夠完美,所以龍水源我們能夠在那裡講學,是我們的幸運,同時也是讓地方未來更多筆桿子、更多獅吼,就是講經說法、燦若蓮花的。 所以我希望龍水源,培養多幾個筆桿子,多幾個能說會道、能講會論的,因為它面對龍頸口,口能宣說,時常都不停歇流水,第二條上有筆架山、尖峰山,高可齊天;下有黃龍寺虎山;前有勾髻崬,勾髻崬像道士高束的發一樣,所以勾髻崬有一座道觀,虎山那邊山山圓峰,有一個寺廟。講論文章,能令地方芬芳!文章香世,道德怡人!九十九首: 龍水源是好地方, 汝若困苦莫悲傷。 放下人我世俗見, 修成蓮臺人敬仰。 人生苦的時候,不要悲傷,你要想想什麼苦?無非就是人我糾纏,對不對?你這些東西放下了,就會快樂。人病苦不是真苦,找不到病因才是真苦,真正引起的因,究竟是虛細菌病毒?還是情志喜怒?還是思想擁堵?古代人心很明澈,你一旦點到他的不足,他立馬開悟,有這種勇決。所以有勇決事情就容易,沒勇決就變得好難,就像拖延症,一件衣服洗起來都登天難度。 但是你有果斷勇決的話,那真是一天洗百件都很快,還能洗出功夫,最後洗出氣概,洗出軒昂正氣,洗出勤快風格,像搬石頭往來,所以小梅這種帶教,敢於淬鍊,不怕筋骨肌肉上面一些負傷,這是有氣概的。不敢鍛鍊也是一種病,還有不能全心全意去鍛鍊,也是一種病,你邊練邊走神,那算什麼鍛鍊?所以我們煉場,馬上就全身動起來,總動員啊,因為我們知道不全力以赴,就會功虧一簣,做什麼事情都是這樣。成於全力,敗於隨意!一百首: 龍水源是好地方, 中華美德永發揚。 普願天下眾蒼生, 悉皆成就大壽昌! 最後就是講造福,人活在世上,究竟是要享福還是要造福?石印村的壁字給出了答案: 享福則福消,造福則福長, 享福如同點燈,越點越沒油; 造福如同添油,越造越光明。 所以這個《惜福箴言》用得好,這是祠堂的教誨,所以學有所成了,要造福一方,以前也是為官一任,官是福民,造福一方;醫生福病,造福病患;老師福生,造福學生。要過一種造福人生,造福鄉山,所以《喜贊龍水源》百訓,最後我這是畫龍點睛,唯願世人皆壽康,但願人常健,何妨我獨貧。像明朝的戚繼光,寫了一首詩多動人。 《韜鈐深處》 小築暫高枕,憂時舊有盟。 呼樽來揖客,揮麈坐談兵。 雲護牙籤滿,星含寶劍橫。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他打倭寇,就是要讓邊塞安寧、老百姓豐衣足食,不是為了去封個將軍。我也是,大家雖然努力去幫人,但不是為了要封官加爵,是真心想要去幫一個個、一批批,這樣才好,所以我今天寫了龍水源,我在龍水源那裡,覺得應該做一個龍江書室,竹林那裡小小的,放幾本書還可以,我就寫了這個聯,我覺得還不錯。上聯: 淡飯亦香,布衣亦暖。有田耕,有書讀,清福可享。 人生須立高志向,去浮存本。何必慕虛名,何必貪小利。 上聯講了,有清茶淡飯就可以了,有清福,立高志向,要讀好書學到真本事,至於虛名浮利不掛心頭、不放心裡去。下聯: 晴天可煉,雨日可學。無俗擾,無事煩,大慧能修。 我們宜發廣大心,克懶尚勤。切莫荒時日,切莫誤青春。 真正的大智慧,能夠在這裡修出來,下聯‘我們’就是我們五經富的意思,就是大家一起,要發廣大心,要克懶尚勤,要守住一個克懶,對上聯去浮存本,要存根本去浮華,克懶根尚勤勞,如此不荒時日,也不要誤了青春,晴雨都在進步、都在鍛鍊,粗茶布衣都很歡喜,這就是龍江書室啊。龍江書室下面有很多竹林,我把那裡叫紫竹園,雖然你沒看到一條紫竹,老師看到全是紫竹,為什麼?因為紫氣東來,竹子萬杆,紫是紫氣東來的意思,那裡是東方照過來的,我就寫了: 紫氣東來千嶺秀, 竹江北下一堤春。 五經富有九嶺,不單是九嶺秀,是千嶺秀,千山嶺都是秀氣的,代表貴人過來,代表有老子過來、有經典過來,所以紫氣東來就是有經典、有貴人過來,千嶺都秀氣沾光;我們那條叫龍江,但是兩邊都是綠竹,所以有人稱它別名為竹江,從北面大嶂尖山一路下來,所流之處,無不堤岸春光,流過之處就翠綠,翠綠就是春光,也就是這個竹江,從北面一直往東南而下,百里一路的堤岸,都是百里春光、都是蝶舞花叢、都是蟬鳴樹枝、都是蜜蜂嗡嗡…非常有生機,山川無處不生意! 所以我們要做紫氣東來,要竹江北下,這樣的人,要給世間帶去清涼、要給天下帶去光明,紫竹園的意義。我又寫了《一筆記事》,一條筆來記事,因為我那天看到《易經》講:君子宜多識前言往行,以蓄其德。我一看拍大腿,就是我們寫《我們五經富》的作用,君子就是應該知道前言往行,前輩的言語、過往的嘉言懿行應該知道,以蓄其德,就是儲備我們的道德,雖然很多人說我要儲金錢,你小心哦,不要變成守財奴,儲金錢是很難過代的。金也空,銀也空,死後何曾握手中! 林則徐林公講:如果兒孫強過我,你留錢增加他的傲慢,那留錢幹什麼?兒孫不如我,你會增加他的懶散,那留錢幹什麼?所以他是一個很坦蕩的人,他留清風、留道德,所以這個要蓄其德。所以老師要以這《一筆記事》,來做蓄德堂,專記前言往行,我也想了,我們五經富,將來發展成專門提供五經富歷史,進而走向更遠,作為一個模板,你們要學習如何編地方鄉史,也可以在這裡學習。 千載興亡自有因,前言往事民間尋。 一支莫笑筆頭拙,磨出文光耀古今。 只拿一支寫得筆都禿的,大家不要笑哦,寫成一篇篇文章,是可以閃耀古今的哦,這個就是《一筆記事》,蓄德堂,開心。文人逸事知多少,信手拈來盡瑜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