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IFESTA
第14屆歐洲宣言展,2022年
創建於1996年,歐洲宣言展以“遊牧”為特色,每隔兩年選定歐洲一座城市舉辦展覽。自2014年起,面對風雲變幻的公共環境,宣言展越發介入社會、深入當地、發展長期項目,成功實現轉型。展覽創始人及藝術總監海德薇·菲延(Hedwig Fijen)為《時尚芭莎》獨家撰文,分享其策展與轉型心得。
特邀主筆
海德薇·菲延
歐洲宣言展創始人及藝術總監
01
“遊牧”歷史
Olafur Eliasson的作品《by means of sudden》展出於1996年第一屆宣言展
2014年,在籌備聖彼得堡第十屆宣言展期間,由於局勢動盪,一些國際藝術家和策展人曾呼籲取消這次展覽。但聖彼得堡大多數相關人士希望我們堅持下來,因為相信宣言展能提供一種支持和發聲平臺。
在一片混亂中,反對黑手黨的意大利巴勒莫市長萊奧盧卡·奧蘭多(Leoluca Orlando)也曾向我們提出請求,希望宣言展能幫助市民,挽救這個在犯罪猖獗和腐敗氾濫中走向衰敗的城市。雖然這一請求讓我深受感動,但宣言展那時是在特定場域舉辦當代藝術展覽的流動組織,還不具備完成這種複雜使命的能力。在聖彼得堡和巴勒莫遇到的挑戰,讓我決定推進宣言展的轉型——從單一領域的藝術系列展覽轉變為跨領域的知識和研究輸出平臺,注重與當地進行共同創作。我們稱這種轉換為“從信號到物質”(From Signals to Substance)。那麼,宣言展如何實現這種轉型?
圖1:Thomas Hirschhorn的作品《ABSCHLAG》,聖彼得堡第十屆宣言展現場,2014年
02
轉型與接納
在籌備第12屆意大利巴勒莫宣言展時,為更好地瞭解這座城市,我們委託OMA建築事務所的伊波利多·佩斯特里尼·拉帕內利(Ippolito Pestellini Laparelli)進行城市調研,在此基礎上發佈報告《巴勒莫圖集》(Palermo Atlas)。第13屆法國馬賽宣言展因循前例,委託建築事務所MVRDV聯合創始人、首席建築師韋尼·馬斯(Winy Maas)進行了“大拼圖”(Le Grand Puzzle)城市研究項目。
在籌備本屆宣言展時,我們借鑑前兩次辦展經驗,同時採納了普裡什蒂納重振城市公共空間的需求。卡洛·拉蒂建築事務所(Carlo Ratti Associati)提出了聚焦參與式城市主義的願景——“常識”(Commons Sense)。普裡什蒂納最重要的後工業遺址——磚廠(Brick Factory)則成為我們首次進行城市介入實踐的場所。打造這間“城市客廳”,能夠讓人積極思考如何使用、利用和創建城市公共空間。
宣言展對磚廠的改造
在馬賽,我們的市民協商機制得到高度認可,從而推動了公民諮詢常設理事會的成立。我們還在普裡什蒂納的城市與農村地區創建了跨部門協商機制,方便人們瞭解當地文化併產生共鳴。這一機制的研究成果也被運用在宣言展的教育和藝術等項目,以及團隊組成、場地選擇和長期項目的安排上。我在奈格里所描述的形式和力量之間反覆權衡,最終重新確定了宣言展的方向:接納和包容主辦城市和整個歐洲大陸(再次)出現的社會分歧。
03
深入當地
宣言展面臨的一個突出挑戰是,作為非本地藝術組織,如何在展覽中融入當地藝術家、組織和市民代表的意見。宣言展落戶馬賽時,開始優先考慮當地社區居民的需求,不再只迎合傳統國際觀眾的意見。馬賽市本地觀眾需要新的藝術調解模式,希望更密切的合作創作和策劃,反對任何居高臨下的指導。
在普裡什蒂納辦展時,我們完全融入當地社區,向市民學習,傾聽其意見,實現了與當地的合作創作。這意味著本屆科索沃雙年展的本地參與者與國際參與者同樣分量相當。展覽沒有主次之分,只是側重普裡什蒂納這座城市不同場所、地點和歷史的敘事。
“綠色走廊”項目,2022年 ©CRA-Carlo Ratti Associati. Photo©Manifesta 14 Prishtina / Ivan Erofeev
我為宣言展帶來的最大變化是開發長期的機構性項目。宣言展作為發起方,之後將項目移交給當地團隊。我們在馬賽一個貧困區域建立的社區藝術中心,現已成為一家永久性機構,社區居民可在此講述此前不為人知的故事。在普裡什蒂納,我們也啟動了許多長期項目。第14屆宣言展閉幕後,當地社區會獲得這些項目的集體所有權,並將之延續下去。比如,“綠色走廊”(Green Corridor)項目將一段廢棄的普裡什蒂納-貝爾格萊德鐵路改造成綠地和人行道。社區居民參與了該走廊的種植、設計和維護,促進城市環境的持續改善。
由於當前地緣環境的變化,宣言展決定在普裡什蒂納保留一個永久性混凝土多功能建築,這在宣言展歷史上尚屬首次。這座建築將被稱作“敘事實踐中心”(Centre for Narrative Practice),原址為Hivzi Sylejmani圖書館,通過手工坊、城市花園和培訓中心,將敘事、共創和教育作為關鍵要素。未來五年,我們會確保這一中心繼續作為公私合作機構存在。從這個意義上說,自1996年誕生以來,宣言展一直是一個實驗性平臺。
▲ 原文刊載於《時尚芭莎》2022年11月刊 ▲
特約撰文 海德薇·菲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