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也被稱為腦卒中,是指腦部血液供應突然中斷導致腦組織損傷的疾病。
中風主要分為兩種:出血性中風是由於腦血管破裂導致腦出血,雖然比例較小,但其後果更為嚴重。缺血性中風是由於腦動脈阻塞而導致腦血液供應不足,佔中風患者的大部分比例。
中風會給患者帶來嚴重的後果:中風可能引起輕度至嚴重的腦功能障礙,如肢體癱瘓、言語障礙、認知障礙等。這些後果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社會功能。其次,中風還可能導致患者出現吞嚥困難、失禁、抑鬱等併發症,給患者帶來進一步的身體和心理負擔。
我國首批“90後”已成為中風高發人群。令人擔憂的是,儘管年齡還相對年輕,但他們卻面臨著中風的風險。據統計數據顯示,約有40%的“90後”在25歲後可能會出現中風症狀。
截至目前,我國中風患者總數約為1300萬人,其中年輕人佔據了相當大的比例。其中18歲至45歲之間的人群約佔總數的20%,換句話說,約有260萬年輕人患有中風。
年輕人生活中的這兩大習慣,是導致中風的重要原因,早看早避免!
1、吸菸酗酒
菸草中的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質會直接影響血液循環系統,導致血管狹窄和血栓形成。吸菸還會增加血壓,損傷血管壁,增加中風的風險。尤其是年輕人,他們往往對吸菸的危害認識不足,長期吸菸會增加他們患中風的風險。
過量飲酒會導致血液中的脂肪和膽固醇水平升高,還會導致高血壓和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進一步增加中風的患病風險。年輕人中的酗酒現象日益普遍,這使得他們更容易罹患中風。
2、長期熬夜
睡眠是身體恢復和維持健康的重要過程。睡眠不足會導致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問題,包括免疫力下降、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等。其中,與中風相關的問題主要包括高血壓和動脈硬化。長期熬夜會導致血壓長時間處於較高水平,增加中風的風險。
此外,長期熬夜還會影響血液循環和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栓形成的可能性。血栓是中風的主要原因之一,當血栓阻塞了腦血管時,就會導致中風發生。長期熬夜還會導致免疫力下降,使身體更容易受到感染,進而增加中風的發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