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陳慧慧上了熱搜。
陳慧慧,她是誰?
據@央視軍事 介紹,陳慧慧,是央視駐土耳其安卡拉站記者。她曾多次深入土耳其與敘利亞邊境戰地;曾為採訪偷渡難民,登上簡陋危險的偷渡船;俄烏衝突,她參與報道俄烏外長土耳其會晤;土耳其7.7級強震後,她在強風暴雪中挺進災區……此輪巴以衝突爆發後,陳慧慧堅持每天抵達現場,發回第一手報道!
據微博網友@我是落生 介紹,陳慧慧是央視第一梯隊抵達戰場所在地的,10月9日在前線發回第一篇報道,最新的報道是她11月1日發出的,到11月4日為止,她已經在戰地堅持了整整28天。
“總檯記者陳慧慧、姚書博發自巴以衝突前線的報道。”
這是我這段時間每天新聞的報尾。前兩天台裡小夥伴給我留言,“慧慧,每次看完你的現場報道,聽完最後一句,直播線上所有同事都特想看看書博長啥樣~”確實,所有的前線報道,都是我們共同完成的,但觀眾只看到了鏡頭裡的記者。
很多網友留言說記者好勇敢,槍炮聲不斷但語速平穩流暢似乎絲毫不受影響。但實際上每天在邊界,最害怕的那個人是我,有點風吹草動異響都非常警覺,姚老師總是笑著安慰我,“別怕,不會有事的!”
這幾天我們一直在距離加沙北部不到一公里的小山坡上報道,炮擊聲槍擊聲不斷,戰機在頭上轟鳴。我躲進附近一個幼兒園防空洞裡編完片子往車裡走的時候,被姚老師叫住。因為天氣太熱且防彈衣實在太重,我編輯片子的時候很吃力所以暫時脫掉了。“趕緊把防彈衣穿上頭盔戴好再出去!”說完姚老師放下手中的攝像機,和往常一樣幫我穿戴好。(防彈衣太重我自己一個人根本穿不動,每次都是姚老師先幫我穿好他再穿自己的。)
其實從幼兒園到我們停車的地方不到一百米。但他說得對,危險隨處不在。他也不是真的不害怕,之前只是都在安慰我。這是我第一次和迪拜中心站的攝像老師合作,感謝戰友!畢生難忘。也謝謝大家的留言和支持,前段時間太忙,確實沒顧上一一回復,但所有鼓勵和心意都收到。人生第一次要帶有自己名字的話題了
今日,陳慧慧發文透露,她即將回撤。
昨天第一次沒有去巴以邊界採訪,留在耶路撒冷完成工作的掃尾和交接。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後,特拉維夫本古裡安機場附近經常拉響火箭彈襲擊防空警報,出於安全考慮,我們的撤離方案是從陸路口岸進入約旦,再由約旦返回各自駐地。但由於局勢不穩,進入約旦的Allenby bridge口岸最近時開時關,比如今天就全天關停。一切順利的話,希望週日可以順利回撤。
她表示:“無論戰爭出於何種目的和考量,老百姓都是最大的受害者。”願衝突早日結束,願世界和平!
值得一提的是,這樣一位挺身而出的鏗鏘玫瑰,是土生土長的浙江台州溫嶺人。
家人:驕傲,但更多的是擔心
陳慧慧是土生土長的台州人,出生於台州的溫嶺市。父親陳恩富在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說,慧慧成為戰地記者這件事兒,家裡人也是看到微博的信息和電視裡的報道之後才知道。
在電話裡,陳慧慧說自己的駐點在土耳其,距離巴勒斯坦地區很近,並且以前又有過戰地報道的經驗,就當仁不讓的參加了這次急難重險任務的執行。
陳恩富表示,關於女兒成為戰地記者這件事兒,家裡還是很為她感到驕傲的。但不可否認的是,作為父母,這份驕傲和自豪的背後,更多的還是擔心。
因為擔心,所以每每拿起電話想打過去詢問當前的情況,又咬著牙壓制住自己撥通電話的想法,怕對她的工作產生攪擾。
等待女兒的電話和守著電視看報道,成了老兩口瞭解女兒當前動態的日常。
即便是女兒打來電話,他倆也會刻意避開與“戰地危險”等相關的話題。
同學眼中的陳慧慧:陽光小女孩
“她是我高中時坐我前桌的同學啊!”距離加沙萬里之外的台州溫嶺,中學老師梁海燕在手機上刷到了陳慧慧的報道,不禁驚呼:這太令人吃驚了,從前的她只是一個可愛陽光的小女生。
梁海燕說,陳慧慧在巴以衝突一線當戰地記者的事兒,在溫嶺中學1994屆2班的班級群裡也因為上了熱搜而刷屏。
梁海燕告訴橙柿互動記者,上高中的時候,她的學習成績就很不錯。但是高中畢業之後,就沒有再見過面。
“後來在電視裡看到過,那時候她做的是關於非洲的報道。”她說,她從同學那裡得到消息,陳慧慧在非洲當過戰地記者。
“反差真的太大了。”她說,在那段至今還歷歷在目的高中回憶裡,陳慧慧一直是一個梳著學生頭,愛笑,笑起來會露出兩顆小虎牙的乖女生。
“沒想到她會這麼勇敢,作為同學,我為她而自豪。”梁海燕說,平時聯繫較多的同學也是如此。
她說,希望她心中的這個遠在地中海岸邊的陽光小女孩平安歸來。“她不僅僅是我的同學,現在也是我兒子的偶像。”
網友:早日平安歸來!
@DaisyQ-W:一定要注意安全,平安回來
@小黃人的悠悠球:一定要平安歸來
@候鳥的天空1314:戰地玫瑰,平安歸來
@坑小白:願各方面撤回的人都能平安歸來,注意安全,照顧好自己。
@南無法帝的微笑:期待你快點平安歸來,穿上最美的紅衣服和馬面裙
@caraiceeeee:傳媒專業在讀的後輩,向兩位前輩以及所有戰地記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注意安全,平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