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錄》
原文
人有無端見邪,口中大罵,以責自己,口吐頑涎,眼目上視,怒氣勃勃,人不可犯,人以為中邪之病,誰知是中肝氣之邪乎。
夫邪各不同,大約不離五行者近是,而此病中邪,實中木氣之邪也。但邪之中人,必乘人氣之虛而入,倘人之肝氣不虛,則木邪何從而入哉。故治木邪者,必須補正,正氣旺而邪氣難留也。雖然邪氣甚旺,一味補正,則邪且格拒而不許入。須於補正之中佐之祛邪之味,則邪自退舍,而正氣日旺,邪不必爭戰而暗散矣。
方用逐客湯:
柴胡(二錢) 茯苓(五錢) 半夏(三錢) 白芍(一兩) 炒梔子(三錢) 菖蒲(一錢) 枳殼(一錢) 神曲(三錢) 甘草(一錢) 白朮(三錢) 白礬(二錢)
水煎服。
一劑神定,二劑怒平,三劑罵詈止,痰涎漸消,四劑全愈。
此方平肝氣而瀉火,補肝血而化痰,痰火既清,邪又何藏。況方中半是攻邪之藥,木邪既旺,何敢爭戰乎,有棄之而去矣。
此證用定魂湯亦妙。
白芍(二兩) 炒梔子(三錢) 甘草(一錢) 半夏(三錢) 肉桂(三分) 枳殼(一錢)
水煎服。
一劑而魂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