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脾最厲害的食物!比小米強多了,常吃補脾益胃,增強抵抗力

補脾最厲害的食物!比小米強多了,常吃補脾益胃,增強抵抗力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養身知識”,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週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我們經常會聽中醫說到“脾胃不和”、“脾胃虛寒”、“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等說法。但是很少人知道,中醫裡的“脾”到底是幹啥的,和胃的功能有什麼區別?

中醫認為:簡單來說就是將面前一大堆黏濁的飲食混合物,充分腐熟,消解轉化,變為食糜,並將其中的精微營養物質,對接給脾,脾就負責吸收並運輸食物裡的營養,代謝並轉化體內的水溼。同時,脾能夠管理血液和水液在正常道路里,以正常的方式運行,不到處亂跑;還要負責把純淨的精華營養向上輸送。


由此可見,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有道是,脾胃不好百病生,脾功能的強弱,直接關係到人體生命的盛衰。因此,我們一定要千方百計保護好脾,一點都不能讓它受傷。


然而,要保護脾,首先要明白我們日常中有哪些行為是傷脾的,接下來,給大家詳細說說。


4種行為很傷脾

1、食慾亢進,肥甘厚味

說白了,就是能量攝入過多而身體消耗不了。



能量富餘的原因:

有些人飯量並不大,但是體力活動很少,能量攝入很多;

有些人飲食結構不合理,喜歡吃油炸、煎炒、香濃、肥甘、厚膩等不好消化吸收的食物;

還有些人食速過快,狼吞虎嚥、風捲殘雲,同樣的時間要比別人吃得多

再有些人能吃多吃,飯量很大。


脾臟是調節能量進出代謝的,要想脾臟好,我們必要保持能量平衡。要麼控制食量,要麼就選擇熱量較低的食物,同時加大運動量,把過多的能量消耗掉。


2、大飽傷脾

大飽傷脾!要知道,吃撐了,脾胃負擔大,不但吸收不了營養,還會損耗元氣。


看到好吃的拼命吃,不好吃的不吃,脾胃就傷得七零八碎。故曰:七分飽,勝調脾劑!


3、情緒不穩

吃得太多傷脾,想得太多也傷脾。鬱悶、發火、惱怒最傷肝。“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


4、久坐傷脾

從中醫來分析,久坐傷肉,進而傷脾。中醫的脾主肌肉,而久坐者缺乏運動,肌肉失於濡養,脾運化的精微不能舒布,聚而生痰成為脂肪,反過來累及我們的脾臟。

因此,為了更健康,我們不妨少坐些,隔一會兒就站起來走走。


養脾的好食物

總之,想要讓脾慢慢好起來,傷脾的行為就不要再有了。調養脾臟呢,老郭建議我們可以先從飲食上入手,適量吃點對脾胃好的食物。


芡實稱得上是健脾“冠軍”,芡實也被叫做“雞米頭”,與偏寒性的薏米相比,芡實性味甘平,藥用價值也很高,適合脾胃虛弱的人食用。適量吃點,能幫你健脾除溼,緩解脾虛、久瀉的現象。

芡實的食用方法:以芡實粥為最佳,我們取芡實30克、粳米100克,將芡實洗淨、泡軟,再與粳米同煮至熟軟即可。隔三差五喝一碗,脾胃會慢慢好轉,變得更強壯。


除了芡實,還有一些食物也是健脾胃的好幫手,如山藥、猴頭菇、玉米、板栗、陳皮、芋頭等,脾虛的人平時也可適量吃點,有好處。


《神農本草經》上說山藥甘、溫、平,沒有毒,補的是人的脾胃,因為補了脾胃,脾胃好了就能補肝腎,所以不僅可以補五勞七傷,天天用,肝腎也強了,自然耳聰目明。

脾胃好了,人運化能力很好,吸收好的,代謝垃圾,長長久久的用,可以輕身延年。

而且它很強陰,能除煩熱。這個其實是現代人最需要的。
首先是它的用法:取生懷山藥120克,煮1000ml水,用它當茶,慢慢的熱著喝。
作為滋補藥的無上之品,因為平和,各種情況的人,用它都能納收的很好,把山藥的好,用在自己身上。

人參很好,蟲草也很好,但這種東西偏性大,無法長期用,現代人身體情況複雜,補不好就製造垃圾。

真正更好的東西,是像山藥這樣,平平淡淡的“和”,接納所有人,滋養所有人,沒有什麼味道,淡淡的甜,樣子也很平凡。

除了食療,中醫上也有一些脾臟養生方法。


中醫的脾臟養生對策

《壽世保元》說“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


養內:令體內氣血自然暢通,氣機升降無礙,臟腑順著天性本能該幹啥就幹啥,無掛無礙,按部就班地依次展開生長壯老的生命程序而盡享天年。


養外:只顧感官享受、滿足慾望,過分注重外表硬件。人的感官享受,各種慾望蟄居在內心,在令人得到許多舒適感受的同時,悄悄銷蝕著我們的生命。


起居——腹部避寒保暖

上護脾胃,下護胞宮,中護肚臍。腹部避寒保暖是最基礎的養脾。久坐傷肉致使肌肉鬆軟無力,鍛鍊應以有氧和無氧運動相結合,減肥和塑形相結合。過度思慮而勞傷脾胃,最容易出現在作家、文秘、策劃人員、科研人員身上。


滋補同時注意理氣

三餐按時、規律,早餐一定要吃,晚餐不要拖到八點之後。《黃帝內經》說“食飲者,熱無灼灼”,不要常吃滾燙或者冰涼的食物,不能燙唇、冰牙。


食補的最好載體就是粥、湯水。食補,用燉蒸的方法也不錯,最容易被脾胃接受,高高興興地把補品送到需要補益的地方。多鹽多酸,會助溼生溼,不利於脾胃健運。


藥物——少用苦寒之物

少用清熱解毒涼血、抗生素之類藥物,過用此類藥物會導致脾胃大傷。


經絡——健脾為主

健脾益氣——足三里、神闕、中脘、脾俞。

消食導滯——內關、足三里、胃俞。

祛溼——中脘、神闕、陰陵泉、三陰交。

綜上所述,脾虛,身廢一半!健脾冠軍芡實,可常吃點,上面提到的幾種食物,也可換著吃,對脾胃有好處。


除了在飲食上加以調整,每晚睡前,大家還可以按揉按揉腹部,圍繞著肚臍順時針逆時針按揉,促進脾胃消化,促進代謝,或能幫你緩解腹脹,也能促進血液循環,保持腹部溫暖。


當然,也要堅持運動,適當出出汗,逼出寒溼,對提升脾胃功能也有好處。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