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醫者真言(ID:gh_a7f468bf9614)
在門診當中,有時候會遇到因為腿頻繁抽筋前來就診的患者,很多人一開口就要求開一些鈣片,因為他們懷疑自己缺鈣了,所以才會出現腿抽筋。
但實際上,這種想法是比較片面的,在臨床上,晚上睡覺時腿經常抽筋不一定是缺鈣,它還可能是其他方面的原因,但是卻被很多人所忽略,今天就與朋友們來好好聊聊這個話題。
腿抽筋,在醫學上也被稱為腿部肌肉痙攣,多數指的是小腿肌肉痙攣,特別是在劇烈運動以後,較容易出現。
在痙攣狀態下,肌肉發生了不受主體意志控制的強直性的收縮,肌肉處於緊張,僵硬狀態。
用網絡上的一句流行語來形容,就是“我控制不了我寄幾了”,這種強直性的收縮一般時間較短,從幾秒鐘到一分鐘不等,疼痛感較強,大多數人會在劇烈運動以及晚上睡覺的時候會體驗到。
而小腿肌肉痙攣,指的就是發生在小腿部位的肌肉痙攣,從醫學解剖角度來看,其實是腓腸肌的痙攣。
小腿肌肉痙攣在白天晚上任意時間點都可能會發生,至於為什麼有些人會在晚上睡覺的時候突然出現小腿肌肉痙攣,不能簡單地認為就是缺鈣。
它可能與以下多個原因有關,可能是生理性的原因,也可能是病理性的原因,對於後者,更應該引起朋友們的重視與警惕。
睡覺時突然腿抽筋,除了以上說的原因以外,還可能與這2個原因有關。
鈣離子可以抑制神經和肌肉接頭的興奮性,如果人體內鈣離子濃度正常,那麼就能抑制肌肉興奮性,但當人體缺鈣的時候,神經肌肉接頭的興奮性增高,就容易出現手足抽搐的情況。
主要表現就是夜間小腿抽筋,局部發生痙攣性疼痛。因為缺鈣而導致的腿抽筋常見於特定的人群,比如說需要大量營養的青少年、孕婦及哺乳期婦女,以及鈣吸收能力較弱的老年人等等。
這幾類人群在做鈣離子化驗時檢查時會出現血鈣偏低的症狀,只要聽從醫囑,及時補充鈣劑,平時多吃含鈣多或能促進鈣吸收的食物,比說奶類豆類等,那麼抽筋的症狀就會得到有效緩解。
臨床上,下肢動脈硬化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主要是由於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引起下肢動脈狹窄、閉塞,就會導致肢體的慢性缺血。
多見於老年患者,尤其是合併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等疾病以後,其主要症狀是會出現出間歇性的跛行,行走一段路程後出現一側或雙側小腿肚的疼痛,稍微休息後疼痛會消失,一般會被人誤以為老年人腿腳不便。
有的患者會出現靜息痛,也就是在夜間休息的時候,會感覺到下肢疼痛非常明顯,甚至出現肌肉痙攣的情況。
這主要是因為人在躺下以後,肌肉不再進行舒張和收縮,下肢的血流量就無法維持正常,病變的血管不能提供足夠的含氧豐富的動脈血,迫使肌肉細胞進行缺氧代謝,這時候就會產生大量的酸性代謝廢物,刺激神經末梢,進而引起疼痛,刺激腿部肌肉出現痙攣的狀況。

總之,對於生理性原因引起腿部抽筋一般無需過於擔心,基本平日多加註意還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對於一些病理性原因引起的夜間腿部抽筋現象,朋友們還是需要特別注意,及時治療的。
如果夜間突然發生腿抽筋的情況,暫且不論是生理性的還是病理性的原因,最應該做的是立刻採取以下措施快速緩解疼痛:
比如小腿肚抽筋,那麼就可以用手扳住腳背,使腳背上翹,或者扶床站立,用腳尖踩地,把身體重量轉移到腳尖上。
讓腿部肌肉痙攣向相反方向進行持續牽拉,等到肌肉痙攣慢慢消失,再進行按摩或者熱敷,放鬆緊繃的肌肉,也可以緩解腿抽筋的現象。
2)也可以馬上用手抓住抽筋一側的大腳拇指,然後慢慢將腳掌向自己的方向拉。
這樣可以拉伸腓腸肌,之後再慢慢將腳伸直,用力伸伸腿,小腿肌肉即可就能得到緩解,同時注意保暖和休息,避免疲勞。
總的來說,對於夜間腿抽筋的情況,如果您是青少年、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或老人,那麼可以重點考慮是缺鈣引起的。
如果不屬於這些人群,那麼多考慮與劇烈運動、受寒、睡姿不當等等生理性原因以及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等病理性原因有關,建議您彆著急補鈣,而是查明原因後,再採取對應措施。
【互
動】
在留言區分享一下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