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鐵濤:抗生素髮明後,中藥治療肺炎過時了嗎?應對這次肺炎支原體,中醫有優勢!

鄧鐵濤:抗生素髮明後,中藥治療肺炎過時了嗎?應對這次肺炎支原體,中醫有優勢!
 

中醫老苗說

想學“五運六氣”和《傷寒論》的朋友可掃碼關注“大熊敦敏”公眾號,進入學習群,每週二、三有公益直播。

適合中醫愛好者和中醫醫生學習的《五運六氣入門課》已經上線,帶你係統學習五運六氣。(點擊此處瞭解詳情)。

抗生素髮明之前,中醫治療發熱性、傳染性、感染性疾病,療效非西醫藥所能及。自抗生素髮明後,治細菌感染性疾病,療效的確較中醫藥為優,但對病毒性傳染病,中醫藥仍遙遙領先。有人認為青黴素問世後,治肺炎用中藥已過時了,此話值得商榷。

從理論而言,致病菌是肺炎的致病物質,抗生素的使用是消滅致病細菌,除去致病之源。但病菌致病於人,人體有抗病能力,中醫稱之為正氣,正氣足以祛邪。而抗生素既可以殺菌也可傷害人體正氣,這是抗生素的缺點,甚者稱之為毒副反應。所以西藥用於老年人的肺炎,療效往往不理想,原因在於年老體弱之故。西醫有支持療法,但沒有一套扶正祛邪的理論指導。如小孩發熱,屢用抗生素,熱雖退了,但身體卻一次比一次虛弱。抗生素已致不少的聾啞兒童,引起其他併發症和後遺症亦不少。
由於細菌有抗藥性,抗生素不斷更新,抗菌力越來越大,對人體正氣的壓制也越來越強,不能不使人擔憂。西醫同行一再大聲疾呼,切勿濫用抗生素。1999年8月22日《羊城晚報》第3版報道:美國中西部發現了多種葡萄球菌,能夠對抗常用的抗生素,並已導致4名小童死亡。美國醫生及聯邦衛生部門官員憂慮,人類濫用抗生素或會造成“超級病菌”湧現。
目前我國多數醫院,以選用最新最昂貴的進口抗生素為時尚、為有水平!外國藥商拍手稱快,實在使人痛心!是不是進口的最新最貴的抗生素就一定能解決細菌感染的問題呢?
我最近在學校附二院會診:一中年患者,心瓣膜病變,準備手術治療,但患者先是發熱,繼之出現偏癱,按常規用最新的抗生素已多日,發熱不減,病人體質日趨衰弱,家屬曾擬放棄治療。我以口服益氣活血之中藥以治其腦,用紫金錠2片融化,冷凍保留灌腸以治其熱,抗生素治法未變,但患者體溫日降,灌腸6次體溫接近正常。半月後再診,患者熱退,偏癱亦除,精神面貌前後判若兩人。
今年7月,在某大醫院會診一高熱患者符某,女,72歲。雙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表面置換術後發熱,體溫38℃-39.4℃之間,已持續16天,用抗生素、抗真菌藥等治療後仍高熱不退。西醫同行稱最新最貴的抗生素都用上了,仍無法使體溫降至38℃以下。用清暑祛溼藥2天不應,舌淡紅、苔黃黑(染苔),脈浮數右緊,重按無力。無汗,畏寒肢冷,高熱,T39.1℃。
考慮此因抗生素未能抑菌卻抑制了正氣,正虛邪伏故高熱不已。7月9日晚予甘溫除熱法,選用補中益氣湯,處方:黃芪15g,白朮12g,太子參30g,柴胡、升麻、當歸各10g,陳皮5g,甘草6g。水煎,分2次服。服藥後汗出津津,翌日凌晨熱漸退至37.8℃,疲倦乏力。7月10日仍予上方2劑,分上下午服。熱漸退,體溫在37℃-38℃之間。7月11日脈搏85次/分(手術後脈搏持續110-120次/分左右)精神轉佳。續予上方加五爪龍30g,上下午各1劑。服藥後體溫波動在37℃-37.4℃之間,精神轉佳,咳嗽減少,脈虛時結,胃納漸佳。病人雙膝關節仍焮紅、腫、熱、痛,繼續中西醫隨症用藥1月漸愈。
此例如不大補其中氣,勢必因高熱不退,加上西藥抑制元氣,將盡耗體力而亡。此例所取得中醫藥療效,得到主診西醫認可。
我並不反對在必要時,用中藥的同時,藉助於抗生素。應按能中不西,先中後西之原則去採用西藥,在用西藥的同時仍應以中醫之理論為指導。千萬不能以西醫理論指導用中藥。
什麼叫以西醫理論指導用中藥?試舉例言之。最近會診一顏面神經麻痺、左側面癱之中年患者。主診醫生用了牽正散,但又加入大量魚腥草等涼藥。推論其意,須“消炎”之故,治之近10日不效。殊不知寒則凝滯,經絡更不暢通,豈能收效?邀診,我仍用牽正散加減,其中以防風易白附子,重用黃芪等益氣藥,服藥1周歪者得正。此例足以證明,知其方而忽視中醫之理,未能靈活變通,故收效亦難,雖有效亦不理想也。
談到中醫理論,對於治療發熱性、流行性、感染性疾病,傷寒與溫病學說,往往是我們的指路明燈。葉天士說:“或透風於熱外,或滲溼於熱下,不與熱相搏,勢必孤矣。”這是至理明言,是西醫細菌學說所缺乏的。葉天士所說的“熱”是致病的主因(可以看成是細菌之類的致病物質),葉氏不僅重視清熱,還重視“透風”。所謂透風就是解表類藥,風與寒這種致病因素往往為西醫所忽視,重在殺菌以消炎,不知解表使邪有出路的重要性。同樣,“滲溼”也就是使由細菌引起的毒素,從小便而去。上則透風,下則滲溼使病邪孤立,使細菌沒有生存的環境,而病人的正氣又更易於恢復。為什麼用抗生素退熱後,即使無明顯副作用,病人仍精神不振,倦怠乏力,胃納欠佳。而用中藥隨著身熱遞減,精神則復,就是這個道理。
中醫師學了西醫的“發炎”理論,往往忘記了治發熱性病,還有傷寒論學說。一遇發熱病,首先考慮的是抗生素,豈知“桂枝湯證”、“麻黃湯證”決非抗生素所能除。
為什麼外國那麼害怕流感?因為他們只有抗生素及未有成熟的抗病毒藥之故。尤其是“小柴胡湯證”,用西醫方法治之甚難,而用小柴胡湯3劑便可收功。我曾會診此等證,常使西醫同道覺得驚訝。月前一位老朋友因肺部感染住院,症見發熱喘咳,用最新最貴抗生素治療多日,發熱退而咳喘甚。友人多病,常找我診治,這次便給我來電話,通過問診,口授方藥:用桂枝湯合三子養親湯。友人素體虛寒,用各種抗生素,已抑制正氣,表邪不能外解,故用桂枝湯;喘甚亦由於寒痰,故用三子養親湯。藥服8劑而愈。
中醫院應為發揚中醫的基地,千萬不能丟掉中醫,不要以為有了抗生素,便照用可也。由於細菌的抗藥性,抗生素越出越新,價錢越來越貴,一天用藥千元以上,非我國一般人經濟所能負擔,何況還有明顯的副反應。此時正是發揮中醫藥優勢之時,拿起《傷寒論》與《溫病學》等武器,大膽細心地去實踐,用中藥取代抗生素,既能減少病人的負擔,又能減少藥後的副作用。這是一種挑戰,更是中醫的發展機遇。最近有雙黃連注射液,據說效果不錯。只要努力於臨床研究與劑型改革,使治療細菌感染性疾病,重新領先於世界醫林,相信是可以做得到的。

本文相關素材選自:《新中醫》1999年第11期 


肺炎支原體感染後,但咳嗽不斷!用上同仁堂這個祖傳方,覆杯即愈!

作者:大熊
最近外感的人非常多,特別是由於支原體為非作歹,很多抵抗力弱的孩子就中招了,表現出高熱、乾咳。
肺炎支原體是一種微生物,它既不是細菌,也不是病毒,粘附於呼吸道粘膜上皮細胞表面,引起上呼吸道乃至肺部感染。
支原體肺炎以發熱和咳嗽為主要表現,體溫大多數在39℃左右,用抗生素和降體溫的西藥,發熱症狀能很快控制住,體溫恢復正常。但是,很多人會出現持續的乾咳,甚至繼續1-2周都好不了
這兩天,就碰到好幾位朋友向我諮詢,肺炎支原體感染髮病後,在後期一直咳嗽,吃了好多種藥都不管用,乾咳還伴有口渴,喝水不解,舌質紅,這些都是胃腸有熱散不出去的表現,是導致咳嗽長期不愈的直接病機。
於是,我給他們推薦了北京同仁堂的一個老藥——時疫清瘟丸。這個藥記載在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由樂鳳鳴(同仁堂第二代傳人)撰寫的《同仁堂藥目》中,是專門用於治療時疫引起的高熱。
時疫清瘟丸治療的高熱,不僅是體溫升高的高熱,也可以是人體內部被閉鬱的熱量。我們攝入食物時會放出熱量,由於感受外邪,這些熱量不能被正常吸收、排布和排洩了,全部閉鬱在小腸中,就會引發諸如咳嗽等一系列症狀。現在又是深秋時節,氣候總體來說偏寒涼,這樣身體就形成了“寒包火”的狀態。這種狀態有點象我們小時候用的蜂窩煤爐,不使用時,為了不斷火,就會把爐子下面的進風口關起來,同時在燃燒的煤塊上壓上一個新煤塊,這樣火燃不起來,但是不會熄滅。
肺炎支原體感染退燒後咳嗽不斷,就是因為身體內部有這團閉鬱的火存在。只要想辦法把身體內閉鬱的這團火去掉了,持續的咳嗽也就沒有了。
同仁堂時疫清瘟丸由23味藥物組成,分為了4個作戰部隊去解除胃腸閉鬱的熱。
第一個部隊是祛除體表風寒、風溼外邪的羌活、白芷、防風、荊芥,它們的作用類似於把蜂窩煤爐的保溫層去掉了,給內熱從爐子的四周表面散出去創造條件。
第二個部隊是辛涼解表,疏風散熱的柴胡、葛根、薄荷、牛蒡子、豆豉,它們的作用類似於去掉蜂窩煤爐的爐蓋,把爐蓋去掉了,又給了爐子內的煤正常燃燒,正常散熱創造了條件。
第三個部隊是辛涼苦寒,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銀花、連翹、大青葉、黃芩、天花粉、淡竹葉,它們的作用類似於在蜂窩煤塊中加入了些降低燃燒速率的東西,讓煤塊能低速、持續產熱,這給散出體內鬱熱的任務減輕了壓力。
第四個部隊是涼血活血的川芎、赤芍、玄參,更是加入了清熱散毒的精銳部隊:水牛角粉、人工牛黃、冰片,能夠把已經閉鬱的熱全部清掉,也就是中醫所說的清熱散瘟解毒。
時疫清瘟丸是北京同仁堂獨家產品,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同仁堂為響應政府抗疫號召,發揮中醫藥獨特治療優勢,喚醒“睡眠品種”時疫清瘟丸。只是因為新冠屬於“寒疫”,更多表現出傷寒的症狀,胃腸積熱的非常少,時疫清瘟丸在抗擊新冠時沒有顯出特別療效,而這次的肺炎支原體感染,就是這個被長期埋沒的同仁堂老藥發揮大作用的時候了。
把時疫清瘟丸推薦給了患肺炎支原體外感後,一直咳嗽不斷的朋友,一般吃上一兩次,咳嗽就好了。
這次肺炎支原體感染傳播流行目前還處於高水平,大家做好預防工作也很重要。在中醫看來,沒有病毒、細菌、支原體等致病原分類,統一認為是外邪。人體感受外邪發病,還與人體自身正氣不足有關。中醫扶正祛邪、聞香防疫的“衣冠療法”,也是預防支原體感染的好辦法。
衣冠療法 聞香防疫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北京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王琦早在2020年4月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就介紹:“從中醫觀點來看,人體感染病毒,為疫毒趁機入侵而發病;而內在因素則是由於人體正氣不足,也就是中醫所說的“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王琦提醒:調神攝生、首貴靜養,情緒平和減少恐慌和憂慮,飲食宜清淡,作息宜規律,適當進行體育鍛煉,都有助於提升人體免疫力。
早在2020年2月,新冠疫情還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時,南京中醫藥大學原校長、92歲高齡的國醫大師周仲瑛教授就親自獻方,建議普通大眾可以佩戴香囊,起到“芳香闢穢、化濁解毒”的預防功效。

周仲英教授的方子依據藿香正氣散、衛生防疫寶丹化裁而來。
為了方便大家使用,我們特製作一批依照周仲英教授防疫方製作的香囊,這款香囊輕便、靈巧、美觀,自用送人皆可。可以掛在孩子書包上,或放在衣兜裡,亦可擺在車裡。每日嗅聞數次,實現「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純中藥配置香囊禮盒
國醫大師推薦配方
每盒含錦囊1個和藥袋6個
原價一盒49元,
現特惠團購價39元/盒
點擊下方圖片購買


以上內容包含廣告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