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理慢性病,改善虛損是關鍵

調理慢性病,改善虛損是關鍵

第五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慢性病患病率迅速升高,15歲及以上的人口慢性病患病率由24.1%增加至33.1%。而慢性病在中醫學看來,久病必虛,虛極則致損。體質虛損與病邪又可互為因果,由此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所以說,改善體質虛損是中醫慢性病治療中的關鍵問題。

雖然說虛損本質上是一種虛證,但與普通的虛證相比,虛損有臟腑形體的損傷,且病情要比普通的虛證更重。

虛則補之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有云:“陽化氣,陰成形。”所謂“陽”即臟腑的生理功能,而相對的“陰”是指臟腑、筋骨、皮膚等有形之質,故明代醫家張景嶽認為虛損應該從陰虛論治,“凡損在形質者,總曰陰虛,此大目也”。

虛則補之,此為大法。“五臟之傷,窮極必腎”,臨床上通常選擇從先天之本的腎入手改善虛損體質。但是填補真陰時必然會常規配伍滋膩礙胃或藥性涼潤之品,如熟地黃、生地黃等。而有一部分久病之人有飲食不佳、脘腹脹滿、洩瀉等中氣虛弱的表現。胃不受納,脾不運化,故滋膩之品不能為機體所用,甚至會加重脾胃的症狀。中西醫匯通的大家張錫純有言“脾傷不能助胃消食”。此種狀況中醫稱之為“虛不受補”。此種情況古人稱“不治”,張景嶽言“虛不受補,何以望生”。鑑於此,清代醫家吳師朗(吳澄)創立理脾陰法,專注調理此類病患。

現代中醫臨床常說“甘淡扶脾”。為何要用甘淡味藥?

“甘淡扶脾”

明代醫家薛立齋言:“陰虛乃脾虛也,脾為至陰。”清代醫家陳修園又言:“太陰為三陰之長。”脾臟陰虛從脾陰論治正合醫理。民國醫家張錫純將理脾陰法總結為“淡以養脾”,即用甘淡平和之品滋養脾陰,現代中醫臨床又稱之為“甘淡扶脾”。為何要用甘淡味藥?《素問》言:“欲令脾實,宜甘宜淡。”所謂淡味,即是甘之薄味,而中醫學又常常將甘味與淡味相提並論,合稱“甘淡”,所以說甘淡之味也就是微甘之味。甘味能補,甘淡之品可補養脾陰之不足。

 除此之外,脾陰不足,就不能運化水液,水液停聚則形成痰溼。“君子貴流不貴滯”,要解決陰液的問題,關鍵在於使病態停滯的陰液重歸正道。傳統理論認為,水飲在體內的循行途徑為“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即從胃開始,經脾的運化,上輸至肺,而後下至膀胱,總體循行呈現出先上後下的趨勢。“淡滲為陽”,甘淡之藥可引水液上歸於肺。故李時珍論茯苓甘淡之性時言“其性上行,生津液,開腠理,滋水源(此處“水源”指肺為水之上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張潔古謂其屬陽,浮而升,言其性也;東垣謂其為陽中之陰,降而下,言其功也”。簡而言之,甘淡之藥引水液沿正道流通,周身臟腑諸竅均得以滋潤。

 山藥 

山藥為養脾陰之要藥

張錫純尤善用生山藥理脾陰。其曾治一患痰喘咳嗽病的老人。老人患病30多年,春天又發病,病勢兇險。除原有咳、痰、喘的典型症狀外,又新添灼熱、咽乾、頭汗出、飲食不下等新症。其兒女請一名醫診治。此名醫診為痰盛有火,肺脾腎三髒的氣陰將竭,病情可謂非常危急。處以局方人參清肺湯,加生地黃、牡丹皮等涼潤之品。藥服二劑,不但沒有效果,而且病人又出現了洩瀉的情況。


張錫純診治後,予一味薯蕷飲,用生懷山藥四兩,再加玄參三錢。一劑見效,病情不再惡化,三劑之後病近痊癒。而後改用薯蕷粥調養,用生懷山藥一兩研磨成細末,加少許白糖煮成粥,每日兩次當作點心服用。十多天後老人就完全康復。肺、脾、腎三髒虛損,病機複雜。若此時藥用涼潤,中陽則將進一步受損,最終導致洩瀉。故只能由滋養脾陰入手,用大劑山藥等甘淡平和之品徐徐圖之。   

現列舉理脾陰的名方以供讀者參考

資成湯(《不居集》):人參1錢,白芍1錢,白扁豆1錢,山藥1錢,茯神1錢,丹參8分,橘紅6分,甘草5分,蓮肉1錢5分,檀香3分。上用雄健無病豬肚1具,酒洗磨淨,煮取清湯煎藥,或為丸亦可。主治虛勞遺精盜汗,食少洩瀉,血不歸經,女子崩漏不止,虛勞不任芪、術、歸、地者。

慎柔養真湯(《慎柔五書》):人參3錢,白朮3錢,茯苓3錢,甘草1錢半,山藥3錢,蓮米3錢,麥冬3錢,五味子8分,黃芪3錢,白芍3錢。水煎,去頭煎,只服2~3煎。

資生湯(《醫學衷中參西錄》):生山藥1兩,玄參5錢,白朮3錢,生雞內金2錢(搗碎),牛蒡子3錢(搗碎)。水煎服。主治勞瘵羸弱已甚,飲食減少,喘促咳嗽,身熱脈虛數者;亦治女子血枯閉經。

一味薯蕷飲(《醫學衷中參西錄》):生懷山藥4兩(切片)。上藥煮汁2大碗,以之當茶,徐徐溫飲之。主治勞瘵發熱,或喘或嗽,或自汗,或心中怔忡,或因小便不利致大便滑瀉,及一切陰分虧損之證。

甲乙化土湯(《血證論》引楊西山方):白芍5錢,甘草3錢。水煎服。主治出血後,脾陰虛,脈數身熱,咽痛聲啞等。

(注:所列方劑中一兩約為37.8克,一錢約為3.8克)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主管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 主辦

中醫藥知識          健康養生資訊


文章版權歸家庭中醫藥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摘錄。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所載方藥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本文作者:乾九四

本文編輯:朝陽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