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英雄夢」,你還記得嗎?

小時候的「英雄夢」,你還記得嗎?

每一個敢於追夢的人,

都是自己的英雄。

十月的最後一天,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三位航天員平安迴歸,也代表著“神十六”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在最初航天員隊伍名單公佈時,一位來自雲南大山深處的“戴眼鏡的叔叔”,很快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隨之而來的,是一張身穿宇航服、站在整面獎狀牆前的人像插畫,以及一句“我無比確定,讀書真的可以改變命運”的新聞標題,在全網受到熱議。

小鎮做題家,也可以成為宇航員嗎?大山裡的孩子,可以看到多麼遼闊的穹宇?

  ● 馬屯小學學生創作的《我的英雄夢》主題繪畫

中國首位戴眼鏡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中國空間站首位載荷專家桂海潮,用自己的故事讓大家看到,每一個敢於追夢的人,都是自己的英雄。

在地圖的另一端,河北省邢臺市清河縣馬屯中心小學,一群同樣也來自鄉村小學的孩子,正在用畫筆,試圖描繪出對未來的美好想象。

  ●學生們的繪畫作品

負責引進對接“芭莎·課後一小時”美育公益項目落地學校的李清友老師,自1995年在這裡擔任老師,一路見證了學校從一開始的美育空白,到軟硬件物資的逐步改善,也記錄著一批批孩子,在美育教育的浸染下,變得更加自信、更加開朗。

“以前課堂上老師提問的時候,孩子們都埋著頭、生怕叫到自己,如果課堂觀摩或展示時,他們更是不敢說話、不敢回答。”


  ● 孩子們在芭莎美育教室學習和創作

李老師感慨道,美育帶來的改變是潛移默化的。“現在在校園裡,隨時碰到孩子們,他們都落落大方地向你問好,不僅自信陽光了,也樂於表達和展示自己了。”

在芭莎美育教室裡,音樂課、美術課、手工課、舞蹈課等等一系列美育課程都在順利地開展,但這其中,李老師尤為“得意”的,還要數“誦讀課”的豐碩成果。

“今年我們清河縣融媒體,邀請我去做一期訪談節目,我想了想,還是要把機會給孩子們!”李老師表示,班上的孩子們上了芭莎美育課之後,特別是在閱讀這方面,孩子們興趣濃厚、主動性高,他們的演講和誦讀能力也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當一切準備就緒,兩個朗誦搭檔的其中一個孩子突發過敏,家長們趕緊把孩子送去了醫院,得知電視臺視頻錄製即將開始,家長和孩子都不願意錯過這次難得爭取來的機會,商量之後決定“帶病上場”,堅持錄完了誦讀視頻。

  ● 兩位學生在錄製朗讀作品

“視頻在電視臺一播出,立刻受到了許多學校校長和家長們的關注,都跑來問我:‘李老師,你們怎麼給孩子教得這麼好呀?’”李老師小有得意地分享道,其他學校的校長老師們都很羨慕呢。

而在羨慕背後,卻也映照著當地學校在美育教育上面臨的共同難題——資源的匱乏。

據李老師介紹,在這之前,馬屯中心小學的美育課一直開展不起來,好不容易分配到專業的美育老師,也很難留住他們。在清河縣,僅有兩所學校引進了“芭莎·課後一小時”項目,藉助公益力量,美育條件才得以有了較為明顯的改善。

在大多數人的刻板印象裡,教導主任往往都是學校裡最嚴厲、最嚴格、狠抓教學成績的那一位,而從業28年的李老師,卻在“教導主任”的身份下發現了另一種“教導方式”。

回憶起最初接觸互聯網教學的公益計劃,李老師用自己一貫認真負責的態度,積極組織師生參與課程打卡,儘管是最晚啟動項目的學校,卻是完成率最好的,為孩子們爭取到了上萬元的助學金,也讓家長、老師、學生們對網絡教學資源有了初印象。

  ●李老師在芭莎美育教室給孩子們上課

緊接著,2022年3月,“芭莎·課後一小時”項目落地,項目幫助學校改造美育教室,並向老師提供線上線下的教師培訓,為學生提供閱讀、美育等公益課程以及豐富的教具物資,解決了專職美育教師不足、學生物資不足兩大難題。

“在對接和執行這些公益項目的過程中,包括我在內的許多老師,對網絡課程、網絡培訓的看法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李老師坦言,一開始許多家長和老師會有所擔心,但事實證明,抓成績和抓美育,兩者並不衝突,甚至能夠相互促進。

  ●李老師組織的舞蹈社團深受學生喜愛

“作為鄉村學校,我們音體美專業的師資特別匱乏,網絡課程有了,老師們能教出效果,孩子們也願意參與,這是兩全其美。”

在李老師看來,美育是廣泛的,不光是美術、音樂、舞蹈課才是美育,語文、英語、道德與法治、科學等等課程都可以滲透美育的內核,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五育並舉,讓學生全面發展。


開展更多跨學科式的美育主題教育,讓鄉村孩子也能身心健康、自信成長,也將成為李老師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為之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 END –

* 圖片來源:本期項目校老師—李清友

📑

監製:CY

責編:哲Zhe

撰文:小山

排版:Zz&Tong

📖

推薦閱讀

 ✦ 

點擊【閱讀原文】👇 

助力孩子們的美育夢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