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要立冬了,隨著冷空氣的到來,這天氣也終於“走上正軌”,讓人感受到了秋冬的寒意。
昨天,有橙友發帖說,在菜市場看到一種陌生的菜。你認得嗎?
不少人在評論區指出,這是慈姑呀!
@April:一看就是不買菜的人,茨菇,口感粉粉的有點像芋頭。
@竹影星空:茨菇,涼的,粉粉的有點苦味,一般燒肉吃,我家不喜歡吃這個🤭
@強媽海味:茨菇燒肉非常好吃。
慈姑、茨菇、茨菰……
哪個才是它的本名?
慈姑是澤瀉科慈姑屬多年生直立水生草本植物。其莖直立,枝端膨大成球莖。
《本草綱目》載:慈姑,一根發生十二子,如慈姑乳諸子,故以名。
這個看上去最像外號的名字,就是它正兒八經的稱呼。不過慈姑不一定長十二個球莖,實際情況可能多幾個,也可能少幾個。
後續因為同音而衍生出的茨菇、茨菰等,雖然草字頭好像跟植物更貼近,其實單字拎出來都不是同一物種,所以並非正式的叫法。
慈姑花,橙友@暗淡輕黃
慈姑在我國分佈於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太湖沿岸及珠江三角洲為主產區,其中又以江蘇寶應慈姑、廣東鬥洞慈姑、雲南大慈姑等較為出名。
在江浙地區,慈姑和茭白、蓮藕、水芹、芡實(雞頭米)、荸薺、蓴菜、菱角並稱“水八仙”。
慈姑通常深秋初冬上市,一直賣到初春。“春季荸薺夏時藕,秋末茨菇冬芹菜,三到十月茭白鮮,水生四季有蔬菜。”介紹了這些水生植物對應的時節。
口味微苦澀,與肉搭配最佳
慈姑的味道,沒有吃過的人或許難以領會。有點像土豆、芋頭、但又都不一樣,沒那麼粉糯,更乾澀,還有股特殊的苦味。
可能也正是因為這不太“友好”的口感,讓它在食材屆的存在感一直不高。
慈姑韭黃炒肉片,橙友@長江一帆遠
作家裡的著名“吃貨”,江蘇高郵人汪曾祺曾寫道,自己小時候對慈姑沒有好感,覺得這東西有一種苦味。離家三四十年之後,因為久違,對慈姑有了感情。
某次去沈從文老師家拜年,師母張兆和炒了一盤慈姑肉片。沈先生吃了兩片慈姑,說:“這個好!‘格’比土豆高。”
由於慈姑澱粉含量高,還有特殊的苦澀味,所以它單獨吃口感不會太好,更適合和肉一起燒,讓油脂中和一部分苦澀味。
臘腸炒慈姑,橙友@宇兒
像是土豆還可以燜雞、燜牛甚至燜魚,但豬油可以改善慈姑的澀味,其他肉類效果不佳。
所以通常見到的都是慈姑燒豬肉,尤其是豬五花肉。
橙友@akiyo 分享過一道慈姑紅燒肉,她還加了花菇木耳等,讓口味更豐富。具體做法是:
備料就是五花肉切塊,慈姑去皮切塊,木耳花菇泡發;
先炒肉、再加慈姑、木耳、花菇;然後加水,稍微多加一點,沒過食材,加醬油糖那些調味,大火燒開以後轉中小火慢慢燉,最後收個汁。
考究一點的,可以在炒肉前用冰糖炒個糖色,八角、桂皮、生薑這種就看口味喜好了。
@akiyo 是土生土長的杭州人,這道菜也來自小時候“媽媽的味道”。而再往上究其原因,可能是受來自江蘇的媽媽的外婆影響。
她說,小時候吃這道菜“嫌棄太乾,吃那個把子,我娘吃下面那塊,哈哈。”
慈姑的形狀像個逗號,彎把的地方較嫩,苦澀味也輕一些,更容易讓人接受。
童年味道,杭州版自制薯片
除了燒肉,慈姑還有種經典的做法是炸片吃。另一位橙友@清水 就曾分享過這道菜。具體做法是:
先去皮,然後切片。這步比較麻煩,買的時候可以儘量選擇個頭大一點的。注意不用切太薄,太薄容易焦。
油鍋八成熱就直接下,不斷攪動,有點點變色就可以撈出來了。比土豆片容易熟。不用復炸,特別簡單。
可以直接吃,也可以配番茄醬。
@清水 說,自己祖籍不算杭州,但是從小在杭州生活。小時候是在慶春門那一帶住的,周圍都是杭州人,所以基本吃的習慣都隨了杭州人。
慈姑有股特別的味道,喜歡的很喜歡,不喜歡就接受不了。白白的那種還好,偏紫色的慈姑澀味更大。
記得小時候,每年過年,家裡老人都會炸一大盆慈姑片。我們兄弟姐妹幾個搶著吃,特別香。可以說是杭州版的自制薯片!
這幾年也特地去買了慈姑回來,自己做做看,真是小時候的味道呀。家裡兩個小朋友也很捧場,分分鐘光盤。
小時候每次吃,媽媽都說慈姑是中藥,吃了少咳嗽,也沒有查證過哈。現在也這樣告訴孩子,讓他們多吃點。
這種說法並非毫無依據,多個草本古籍中均有記載,如《滇南本草》載:“厚腸胃,止咳嗽”。
慈姑你吃過嗎,喜歡怎麼燒?
歡迎來#杭州吃什麼#發帖與我們分享!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方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