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結束拍攝的莉莉·柯林斯(Lily Collins)回憶著關於北京郡王府的印象,“顏色”是她的關鍵詞。
這裡的院門、石牆、殿堂、樓閣與楸樹,這些紅色、白色與綠色,屬於曾經的十五任順承郡王,屬於覆著薄塵的《清史稿》,也屬於買下它的張作霖,以及住過它的張學良與趙一荻。它曾經坐落在錦什坊街,又在1994年讓位於政協禮堂,以同等比例復建至朝陽公園東側。在經歷將近400次秋天之後,又是一個秋天,如今它屬於來訪的遊人,還有這位英國薩里郡的客人。
莉莉的這次來訪,是作為品牌大使參與卡地亞的LE VOYAGE RECOMMENCÉ高級珠寶展。那380餘件漂洋過海的展品來自不同的年代,當然也帶來了更多的風格和顏色。顏色是一種訴諸直覺的東西,對於觀者來說,無論是亭臺樓閣還是奇珍異寶,都可以匯入同一片時空之池。
舊的顏色
風霜雨雪、變遷復建,郡王府像是一沓被反覆摺疊的歷史。
對莉莉·柯林斯來說,這一切都是尚待發掘的未知,蘊藏著傳統的密碼。她已知的是那些“顏色”,顏色是一種超越時光與文化的概念,對人類的視覺來說,那些紅色的門扉,以及她的那襲紅色絲絨長裙,會喚醒相似的感受——它們都是偏暗的紅色。
裡卡爾多·法爾奇內利(Riccardo Falcinelli)在《色彩》中暗示了“純紅色”的現代性,只有在工業制色時代裡,純色才會成為一種常規,我們周圍才開始填滿了純色的物品。而那些有瑕疵、卻更貼近自然的紅色,會讓我們的身體感知到某種沒那麼標準、沒那麼現代的東西。
或許莉莉從母親塔維爾曼·柯林斯(Tavelman Collins)那裡繼承了對於舊色的興趣。在那個復古仍未成為時尚的年代,塔維爾曼會在舊貨店裡討價還價,莉莉則坐在嬰兒車裡好奇地張望著一切。在《好萊塢報道者》的訪談中,塔維爾曼還回憶了兒時撿拾父母棄物的時光,莉莉難以理解“丟掉”什麼東西的概念,如今她也依然會在那些色彩中,尋找飽含感情與記憶的禮物。
多年後的一個下午,莉莉輾轉在中國的院落與亭臺間,享受著另一種傳統中的舊色。她不僅僅是遵循攝影師的指示,她偶爾也會忽然調整自己的姿勢,更自然地融入到這些更復雜的空間中。但對於已知與未知的界限,她也始終非常謹慎,婉拒了摺扇、茶杯之類的中式物件,她知道自己仍未理解這些東西的意義,也沒有做好準備去觸碰它們。
卡地亞LE VOYAGE RECOMMENCÉ高級珠寶系列NAUHA項鍊
卡地亞LE VOYAGE RECOMMENCÉ高級珠寶系列NAUHA耳環
卡地亞LE VOYAGE RECOMMENCÉ高級珠寶系列LEVARE戒指
在充滿好奇心的莉莉·柯林斯看來,每一次旅行都充滿了魔力。她可以穿上不同的裝束,探訪不同的城市,體驗不同的文化。在工作的過程中,不僅僅是旁人在觀察她,她也在觀察旁人。
在她熱情的問候之後,彷彿大家不只是單方面地拍攝她,而是與她共同參與了一場旅程。莉莉在訪談中對湖中成群的錦鯉也念念不忘,還讚歎了攝影師、時尚編輯與其他工作人員的活力。甚至我走進採訪間的時候,連我衛衣上的水彩動物圖案,都讓莉莉很感興趣。
《艾米莉在巴黎 第一季》海報
拍攝與訪談結束後,莉莉又在北京待了幾天。如她所言:“我就是想走在那些美麗的街道上,四處閒逛,看看人們都往哪裡去,看看大家都怎麼生活。”在社交媒體上,也可以看到中國的遊客在故宮與莉莉偶遇、和她閒聊的貼文。
在故宮遊覽的莉莉與母親
莉莉笑稱這些新朋友都太高了,顯得自己身形“迷你”,在最後的合影中,莉莉就站在這兩位一米八的女士中間。許多留言都援引了莉莉的成名作《艾米莉在巴黎》,戲稱這是番外篇的“艾米莉在北京”。莉莉與艾米莉一樣熱愛旅行,也一樣熱情地投身於工作與生活。
莉莉在北京街頭的隨拍
想必這位“艾米莉”還會續寫自己的故事,還去許多地方,看看其他城市、其他歷史的顏色,然後繼續好奇地張望,看看那些顏色背後還有什麼。
夢的顏色
至於在郡王府這個秋日下午的經歷,莉莉·柯林斯睜大了眼睛,說這簡直是“一場夢”。當然,踏入另一個國度的色彩與故事時,難免會覺得有些恍惚。
《艾米莉在巴黎 第一季》劇照
當然了,作為一位扮演過二十多種角色的演員,她的工作同樣也是邀人做夢。在《艾米莉在巴黎》中,莉莉飾演了一位前往法國工作的美國人,她踏入的不只是浮華的時尚界,也是異國的羅曼史。有人說這夢太精緻,有人則覺得太虛幻,無論是否喜歡這套劇集的人,都會承認它造夢的能力。那些明亮的空間與紛繁的服飾,也讓熱愛時尚的莉莉過了把癮。
《艾米莉在巴黎 第一季》劇照
如果說《艾米莉在巴黎》是一場美夢,那麼莉莉同樣出演的《曼克》的夢境,顯然要更陰沉些。有趣的是,那年她同時參與了兩部作品的拍攝,在週末的時候便會從巴黎飛往洛杉磯。她會在飛機上忘掉彩色劇集的世界,然後做好準備,進入大衛·芬奇(David Finch)追問過去的黑白影像裡。
《曼克》海報
那是一百年前的好萊塢,赫爾曼·曼凱維奇(Herman J Mankiewicz,加里·奧德曼[Gary Oldman]飾演)是好萊塢經典傑作《公民凱恩》的編劇,相比留名青史的導演奧遜·威爾斯(Orson Welles),曼凱維奇的名字似乎已經被大多數人遺忘。著名評論家寶琳·凱爾(Pauline Kael)就曾抨擊過將影片的功勞全歸於威爾斯的現象。
《曼克》拍攝現場劇照
莉莉的角色則是曼凱維奇的速記員麗塔·亞歷山大(Rita Alexander),她與曼凱維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卻是那個被時光拋棄得更徹底的人。她在歷史上只留下了很少的印記,但她的名字最後被賦予了《公民凱恩》中的一個角色。她當然與艾米莉不同,不是那種閃閃發光的人。在英國版《時尚》的訪談裡,莉莉講述了自己思考這個角色的過程:“她不怎麼戴首飾,穿短跟鞋或布洛克皮鞋;她有時會穿得更運動一些;她也穿西裝,但常常不算整潔……”莉莉推敲著角色的每一件服飾,捉摸著這位速記員的本質:她不是好萊塢的明星,但穿得也算考究;她有柔軟、慵懶的時刻,但也有自己堅守的東西。
《曼克》拍攝現場劇照
在莉莉演員的航程裡,她隨時在彩色與黑白的角色間反覆地切換。一種是《艾米莉在巴黎》式的夢,她穿戴上斑斕的服飾,全身心投入自己真摯的人生與滾燙的戀情,她甚至在真人版《白雪公主之魔鏡魔鏡》裡,塑造著真正的彩色童話。而在另一種《曼克》式的夢裡,莉莉扮演了那些在著裝、處事與情感都剋制得多的女人,於是我們目睹了《骨瘦如柴》中患了厭食症的愛倫,莉莉在少女時期也曾得過相似的疾病;我們也看見了《悲慘世界》中那個悽鬱的芳汀,又擁有了屬於21世紀的新形象。在這些蒼白的角色裡,莉莉·柯林斯尋找著白色的層次。
《弱點》劇照
當然,無論是對哪一個角色,莉莉總是心存感激。曾經身處父親菲爾·柯林斯(Phil Collins)那盛名的陰影下,曾經經歷過多次試鏡失敗……2009年,莉莉獲得了在影片《弱點》中出演的機會,這部影片聚焦於一位黑人橄欖球員的成長故事,它最終的票房超過了3億美元,也成為了莉莉職業生涯的轉折點。
《弱點》劇照
漸漸地,莉莉已經可以與蒂爾達·斯文頓、茱莉亞·羅伯茨、大衛·芬奇、奉俊昊這些最優秀的創作者合作,也留下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銀幕形象。莉莉彷彿是夢遊仙境的愛麗絲,經歷了一則奇幻的成長故事。
家的顏色
除了影像世界的角色之外,莉莉當然也不排斥體驗現實中的新角色。譬如她從小對文字工作就不陌生,曾是新聞系出身的她,一度擔任過青少年版《時尚》與《洛杉磯時報》的小作者;2017年,她更是用一本《真實的莉莉》回顧了自己的生活。她始終保持著做夢與造夢的活力,尋找著全新的身份。
訪談時聊到這段時間的喜好時,她繪聲繪色地聊起了自己的新體驗:和家人們一同登山、騎著自行車遠行、探索水彩畫的世界……她也頻頻光顧家裡的廚房。她會前往農夫們售貨的集市,購買應季的果蔬,“總之就是一切新鮮、自然的東西”。她會詢問自己的廚師朋友,請教處理這些食材的方法。聊到這裡,莉莉開始期待不久以後的中式晚宴。
她當然是個喜歡旅行的人,但並不妨礙她也戀家。就像埃米莉同時要兼顧事業與戀情,平衡世界與家庭也是莉莉近來的課題。她喜歡博覽其他城市的色彩,喜歡做夢與造夢的愉悅,但在家人、朋友與狗的身上,在那些新鮮、自然的食材中,她也會投入同樣的熱情。在週年結婚紀念日的那天,她會在instagram上發佈長篇的貼文,熱情地表達自己對丈夫的心意——“我愛慕你……你讓我變得更強大、更勇敢,也更明亮。”在這個情感如揚塵般飄散的時代,她似乎仍誠摯地信仰著某種堅實的事物。
這堅實之物有時也是最柔軟的。談及秋季的著裝風格時,莉莉表達了對於疊搭的喜好,她會把“所有柔軟、舒服的東西”疊在一起。但比起討論身體上的舒適,她在談及精神上的舒適時,看起來要更愉快些,她甚至忍不住笑著說,秋天最適合待在家裡了。她對於那些擁抱、食物與日光的思念,在她身上注入了一種溫暖的活力。下午拍攝結束的時候,在郡王府的涼亭上,她最後邀請母親同她一起合影。這種關於家的合照,也常常出現在其他的場合,在絢麗斑斕的世界裡,保衛著情感的底色。
莉莉與母親在郡王府拍攝現場的合影
無論是舊物中蘊藏的記憶、角色裡摺疊的故事,還是家人們給予的擁抱,都化作了我們熟識的“莉莉”賴以成立的事物。從她的言行裡,我們可以感受到愛的溫度。於是,不管是同她工作,還是在路上偶遇,都成為了輕鬆愜意的體驗。這當然不僅僅是一種天賦,在那部《真實的莉莉》中,我們可以讀到她少女時期大量的練習與試錯,讀到她也與許多同齡人一樣,受困於父親的缺席、減肥成癮後的厭食症,還有戀愛關係中的精神控制。但她終究用溫柔的力量,成功走出了那些泥沼。她將痛苦研磨成平淡的文字,彷彿一個向你隨意傾訴的友人,在她看來,寫作的過程也是心理治療的一部分。
如今,她擁有了肆意閒聊與閒逛的能力。在鄉間的山路上,或是異國的街巷間,也許都能看到她閒逛的身影。在這些擁有漫長曆史的空間裡,她無意被載入歷史,至於創造與推翻,可以是分配給其他人的任務。隨著母親追問過“丟棄”的意義之後,莉莉·柯林斯學會了珍惜已經擁有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