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周大哥起了個大早,因為他帶著一項任務——必須給母親買到鄰里食堂的東坡肉。
當天上午,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試營業後,“老底子”幸福•鄰里食堂在上城區小營街道翰林農貿市場二樓正式開業!
這是一家開在老底子菜場裡的鄰里食堂,白天像“老年食堂”,晚上可“淨菜加工”。
在前幾天的試營業期間,附近居民早早地嚐到了“第一口螃蟹”,鄰里食堂的東坡肉、酸菜魚受到大家一致好評,以至於開業第一天,大家都聞訊趕來搶熱門菜。
“這樣真的很方便,買完菜,先坐下來吃一頓,聽說晚上還有夜間優惠。”周大哥說。
旁邊賣菜,這邊吃飯
還有夜間六折、外賣員七折專屬優惠
翰林農貿市場,在杭州市中心的大學路開了14年。
作為全省首家五星級農貿市場,它原本是圈內的“頂流”,在剛開業時,就用上了刷卡交易、超市化櫃檯、農殘檢測設備等新潮的設備。
翰林農貿市場 (改造前)
那時候,平均每天客流量多達五六千人,幾乎到了“一攤難求”的程度,但隨著“網紅風”一陣兒刮過、手機裡的買菜APP興起,這裡的流量也漸漸少了。根據杭州市農貿市場行業協會2021年的一份抽樣調查報告,翰林農貿市場的平均攤位空置率達13.61%。
商戶的出走,在市場二樓最為明顯。原先連排的商鋪,很多都拉下了捲簾門,空置的攤位也不太租得出去。
沒想到這給了社區鄰里食堂一個落地的契機。
小營街道是上城區老齡化程度最高的街道,老浙大社區的居民一直想有個物美價廉的“家門口”食堂。“但由於老浙大是個高密度老社區,閒置且可利用的房產資源匱乏,我們想不好鄰里食堂可以開在哪裡。”小營街道相關工作人員說。
經過一番資源對接,大家突然發現農貿市場有文章可做——將鄰里食堂開進菜場,既為菜場引流,又滿足了居民的需求。
翰林農貿市場 (改造前)
於是,從今年年初開始立項,經過幾個月的改造運營,翰林農貿市場二樓的空置攤位搖身一變,成為了150平方米的“老底子”幸福•鄰里食堂,裡面可容納64人。
如今,菜場一樓主要賣水產、肉類,二樓主要賣蔬菜、調料,鄰里食堂就緊挨著二樓的攤位。
正式營業後,食堂提供一日兩餐,中餐從10:30開始提供,晚餐從16:30開始基本到20:00才結束。
“根據我們的觀察,菜場一般在晚上7點後就不大有老人來了,但是這個時間點年輕人剛下班。所以我們也跟市場磨合,鼓勵攤位上的商戶將當天的新鮮餘菜,搭配包裝成淨菜,方便年輕人下班後來採購,買好的淨菜也可以交給鄰里食堂加工,直接在這裡吃。”老浙大社區相關負責人說。
鄰里食堂晚上也會提供熟菜,並且在19:20之後還會有夜間專屬優惠,打六折。另外,針對外賣員,食堂也提供七折的優惠。
這家食堂目前制定了95道菜的菜譜,以杭幫菜為主打,每天至少上架50道菜,並且會根據大家的建議靈活調整口味,比如在老年人就餐高峰期,將菜做得清淡些,並且也考慮在晚上客流少的時候,酌情增加鍋仔等個性菜。
這些年,杭州的鄰里食堂越開越多,模式也漸漸多樣。
11月9日,家住丁蘭街道的韓女士在橙柿互動發帖,點贊家門口的鄰里食堂做得好,還能看管小孩。
這家鄰里食堂開在綠園弄“幸福鄰里坊”裡,整幢樓裡除了食堂,還有活動中心、日間照料中心、零工坊等綜合服務空間。韓女士說的“看管小孩”,就是指可以帶小朋友在這裡參加公益活動、玩遊樂設施,再一起吃個飯。
閘弄口街道的幸福·鄰里食堂,每天要營業到很晚,專門等候都市裡的夜歸人。食堂在晚上7點後推出一葷一素的“幸福盲盒”套餐,價格很便宜,不知道吃什麼時就可以開一份。
採荷街道的“樂荷食光鄰里食堂”裝修得很北歐風,除了提供口味偏淡的長者餐,還有青年減脂餐和幼兒營養餐。進門右手邊還有西餐廳,供應飲品、甜點、三明治和簡餐等。
杭州話有個詞叫“落胃”,離家近、菜品多、價格優、選材鮮的鄰里食堂,有安撫到你的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