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中醫堂堂課——《金爐集》之立春005狀元精神
緣起:曾師於2月6日,收到來自潮州市黃仁勇狀元文化研究會成立大典邀請函
今天的主題是:狀元精神。我們是因為一次特別的機緣,有幸認識狀元文化,有幸認識狀元文化黃氏宗親會,結合世界各方面的力量,建設鄉村要推出武狀元文化,來繼承前賢的優秀,傳統、發揚煉功精神,教育後起之秀,建鄉榮國!
所以,有個狀元研究會,老師去年也受邀,因狀元家裡也通醫術,受邀去為狀元書寫一些文章,記錄一些史事,做一些創作。剛接到這件事情時,是誠惶誠恐,後來覺得是當仁不讓!誠惶誠恐,代表謹慎,一定要把任務完成;當仁不讓,代表敢於去做這件事。
黃仁勇 (1762~1817)清代武狀元。字良越,號智齋,諡莊敏。廣東海陽縣(今潮州市潮安區)古巷孚中村人。黃仁勇先是考得文秀才,而身材魁梧、臂力驚人,文武雙全,歷經幾番波折,考中會試一甲第二名武進士,在殿試中,皇帝喜其文武雙全,欽點為會魁武狀元。
在古時候,科舉能夠考到第一,要上朝考,一旦被皇帝欽點為狀元,過了殿試,家中就可以有塊匾叫‘天子門生’,建狀元牌坊,狀元第!所以,狀元可以說是古代最高學位。就有狀元及第、天子門生的說法,在古時候這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是讀書人衣錦還鄉頭等大事!也是金榜題名春風得意之舉!
在我們潮汕地區,離五經富不過幾十公里遠,有一個孚中村,清朝出了武狀元,他是貧民讀書,一路過關斬將,甚至多次考試落榜,還咬牙鍛鍊,持之以恆,最終一舉奪魁!
在皇帝身邊任都尉、京城護衛。當國家邊疆有戰事,他就申請去駐邊,放棄了錦衣玉食的生活,選擇了保家衛國!後來解甲歸田的時候,就為鄉中的老百姓,開水利灌溉農田;心繫百姓,建書房培養後起俊秀。所以,黃仁勇是一個深得民心的武狀元。
在古時候,沒有經濟條件,就是一個貧苦人家,要一路到省城、到京都去考試,要多大的毅力、人力、財力?到最後才衣錦還鄉,這裡面有很多狀元的精神。古之武狀元,若非武術世家,豪門貴胄或將軍家門,都很難獲得!
我接下來要跟大家講一講,去年我念可依聽打,進行了一段時間,融進了潮汕民俗寫成小說《武狀元黃仁勇》。多半個月左右,農曆二月二龍抬頭後,二月三日狀元研究會,會在潮州古巷鎮狀元第那裡開啟。
屆時會邀請許多熱心於狀元文化,各界人士到場,共同將潮汕的狀元文化做好。因為,狀元當時是傾舉家之力,為國培才樹立了榜樣!我們如何從狀元的傳記裡,吸取到有用的東西?
當時煉功,大家都認為把套路打好就行。但是小仁勇他勇於挑水,他會去幫鄰居的水缸都挑滿,他把挑水當煉功!這種‘寓功於常’的精神,就是在平常中煉功,功在日常生活之中的思想,小仁勇可謂深得其精髓!(神通與妙用,運水及擔柴)
以前哪裡有自來水?都是要跑到古井去挑水,他為了不排隊,每天比誰都早起,拿好桶就去挑水。他有這樣自我要求的高素質,挑水的時候,不允許一滴水濺落,既要敏捷、又要平穩,而且像飛簷走壁那樣,經過人家門口,不會發出粗重的聲音,走得快、準、穩!
一日之計在於晨,在家人都還沒醒的時候,就已經把水缸挑滿了,這時他的身體才完成熱身。一整天不懈的在日常中煉,所以身體很雄壯,八月秋高風怒號的時候,他仍然一件單薄的衣服,也不怕冷,氣壯山河就是練出來的!
他從小就有這種狀元精神。這些在他的傳記裡、家譜、族譜、老一輩口授心傳都有。如何整理這些精神?讓大家看了這些書籍以後,都有堅強的毅力、煉功的方法。多好啊!家鄉的振興,是人才的振興;人才的振興,是古賢發掘光照來人。
沒有不擔當的人可以成就一番偉業的!我們看功夫裡,有一個出場順序,雖然是一部電影,但是他也表明一個規律。先是‘十路彈腿’,說明腿腳功夫是入門第一。再是鐵線拳,後是五郎八卦棍!由腳、手、到兵器!
像古代那些拜師的,都是先為師父送信,觀察弟子進退的腿腳功夫;像那店小二,靈活熱情腿腳快,就深得掌櫃歡喜,他自己也進步快。扁鵲在酒館客棧裡,作店小二,端茶擦桌,長桑君考驗他十年,才將醫術傳授與他!
韓國有一本書叫《商道》,天下商的故事,裡面講道一個卑微的雜貨店員,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天下第一商。憑什麼沒背景、沒錢財可以做到這點?憑的是紮紮實實的功夫,一步一步的精進!他做店員的時候,掌櫃說要找東西,無論什麼,他都能第一時間拿到,在幾十個店員中脫穎而出!敦敏啊!
像今天中正說:訂書的東西找不到了,所以書兩天都沒有訂好。因為,你沒有動物歸原,你動用的東西沒有歸到原來的位置,歸不到說明你健忘了。健忘的人就是有瑕疵的,瑕疵多了的話,就會敗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就是從健忘開始的。
所以,當你一個人養成丟三落四以後,你這個人就開始千瘡百孔、敗績重重,種下禍根。所有的災禍都是由來久矣,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所以狀元精神其中有一條就是:我煉功的兵器,我自己磨,放哪裡我知道;我的筆墨紙硯、書籍有哪些?我全都知道,胸有成竹所以自信。
老師有的時候,不經意間一問,大家水平就現了。還有些水平是真的背後用功,像舒佳她懂得昨天的整理稿‘絕壁可攀’,‘絕壁可攀’是我老爸雕刻的木匾,當時開了五經富第一個木匠室,教了幾十個木匠。
當時老爸為了自己立志,也為了教那些弟子。就親自雕刻了一個匾‘知難而進’。匾文為:有志者事易,無志者事難,知難而進,絕壁可攀!做木匠都要面對雕刻,雕刻那是硬功夫啊,如果你有絲毫退怯,你就做不成、做不精、做不巧!也因此,後來我家裡每年都有弟子回來報恩。徒弟每次一回來,就先到爺爺奶奶那裡給紅包。為什麼這樣?
有的徒弟出去是做電纜,在江西賺到百千萬,他說:我雖然不是從事木匠,但我在師父家裡,學到的是匠人精神‘知難而進’!因為隔行不隔理啊!很多人已經轉行了,但是這匠人精神也,是今天講的狀元精神!這是歷史主旋律!要努力發掘傳承普及,惠益中華!
行行出狀元,講的就是:雖然大家並不一定要去高考、考科舉,其實生活處處充滿考試。考駕照也要狀元精神,對吧?極致、精益求精、不允許錯誤,這都是狀元精神!考個會計,考個醫師資格證,考個英語級別,也都要狀元精神!
不允許老出錯、不二過,是狀元精神;不許在一個坑裡連續跌倒,是狀元精神;做一個題錯一次可以,但立馬要改過來,使下不為例,是狀元精神!
那‘知難而進’匾額上面寫:有志者事易,無志者事難,知難而進,絕壁可攀!這就是知難而進匾的小字。所以,昨天的課叫‘絕壁可攀’,懸崖峭壁也擋不住有志者,絕症難題它也攔不住有心人!
舒佳她就注了這個榜眼,她跟以前的聽打手不一樣,她的氣質跟以前的婉瑜、金寶都不一樣。金寶是什麼話我就打什麼;婉瑜是所有事情都立馬做,交代多少就做多少,不留宿、不過夜;舒佳她是有所突破,她是碰到一些曾瓊琲榜眼,就小注一些在裡面,很好!
如果是大的長的,就在後面小注;如果是短的個人傳記,就直接在文中出現。使讀者讀到那裡就感覺:誒,原來曾瓊琲,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戎馬一生,解甲歸田還開耕讀館,以育四方俊秀!我們也去過,叫長興樓樂善堂、忠恕堂。其實五華那邊就叫‘長樂’,我們五經富以前很尊重長樂先生。因為,那邊出了舉人、秀才很多。有成就的人,退休歸田,都選擇復興鄉村教育!
曾瓊琲作為榜眼,解甲歸田後,就在家鄉為國育才,帶出四個舉人、十八個秀才。他家五代同堂,一百多人還沒分家,這是榜眼精神!今天講狀元精神。
講到舒佳她在行文中加入注,我覺得比這點還重要的是:你注了你還要學會講!曾榜眼他的特點是什麼?家訓是什麼?他的特點是一介清官,回鄉還心繫教育、為國培才,他的家訓就是:
他作為榜眼爺也沒有架子,回家鄉照樣耕田種地,而且他過世以後,墓地都是平民化的,一點也不高端大氣上檔次。因為,他將最重要的東西,都留給兒孫了,就是樹榜樣!建了耕讀館教孩子,這是年老傳家訓、立家風!這是榜眼精神。
狀元爺他有很多閃光點,每個行業都要學狀元精神!因為,行行出狀元,行行都想做得精、做得大、做得強,是吧?沒有人願意做得像爛泥。
這次老師講了,狀元研究會邀請我們下潮州,到狀元故里狀元第去分享,我無論如何要先寫好、講好,我們能幹什麼?文人要利用他的長處,去奉獻社會,老師的長處就是寫作。筆下文章潤,人間雨露濃。所以,我就寫了《武狀元黃仁勇》傳記小說。
而且要文為時作,最好你寫的東西對時代有意義!這時代需要鄉村振興,需要文化復興,需要教子成才,需要與時俱進,需要守衛邊疆等等。這些狀元爺都做到了,而且狀元傳記裡都有。所以,老師今天作了15首狀元聯話,和狀元爺名字有關的嵌名聯,還有六首狀元精神,聯贊!做好《狀元聯話》,有推波助瀾之功!
今天跟大家串講一下,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狀元研究會下書函禮請我們,我們受寵若驚,我是五經富人,五經富出了武舉人。武舉人曾興威,跟武狀元黃仁勇,是乾隆五十七年同科中舉,乃為以武會友,以友輔仁之典範。
我們曾興威中舉第四名,狀元爺中舉三十六名,但後來為什麼狀元爺能夠在中舉後,再考上進士?而我們五經富的曾興威,就選擇到江蘇做官?因為,古代要考進士千難萬難!
當時,考秀才要到潮州;考舉人要到廣州,走路來回半個月到一個月;如果考進士,你要到京城,來回半年到一年!要換無數次的車馬,住無數個夜的客棧,或荒郊野廟、或田室村家。
所以,上京趕考基本十人九落第。而且還有許多在進京路上,水土不服或染上病,甚至死於科考途中。科考在古代,也是被列為極其危險的一件事!要備受情志打擊;要是范進中舉,沒中上鬱悶、中上又瘋了;要受風霜雨雪的打擊。
要隻身一人遠赴京城,除了要盤纏,有些還要面臨路上的攔路強盜。不過強盜一般不會搶讀書人,讀書人是奉旨趕考,搶讀書人就等於抗旨造反,國家要選舉人才,你不能亂了國家計劃。所以,古代的強盜很聰明,只要是真上京趕考的,不搶。
五經富曾興威武舉人,就選擇到江蘇做官。做一個好官,逢到饑荒,他聽聞後就從江蘇,運糧回鄉救濟,他是一個很有美好聲譽的武舉人。
而黃仁勇武狀元,他狀元及第以後,也做了幾件事情,很感動當地人,不揮巨資建府邸。所以,他的狀元第建的很普通;第二不立牌坊,因為立牌坊要拆民宅,他不忍心!不願為了自己的聲譽而勞民傷財。他有很多閃光點,是一個低調,心中有百姓人民的狀元!所以,這樣光前裕後的狀元,即使在百千年後,也會讓人歌頌,書寫成劇本、拍成電影,流芳傳下。
我們到狀元第後,發現那裡有練功石,由小到大從幾十斤到幾百斤不等,他每天都要舉起放下,不斷的練你的氣魄。古時候很多人都會看人,望而知之,一望過去就知道,望什麼?望氣。
氣分為英氣、正氣、骨氣,功名看氣宇,事業觀精神。狀元爺不斷的煉功。進京趕考時,居然有那些他素昧平生的人,看到他眼中的真誠、身上的氣魄,都願意將錢財拿給狀元爺進京趕考!狀元爺趕緊記下他姓名,考中第一件事就是先報恩公。
狀元爺憑什麼讓人如此相信?憑氣,人的氣質騙不了人。懶惰的人有拖延的氣質,精進的人會有果斷的氣質!狀元爺龍行虎步,到一個祠堂裡,一大群考生趕考的考生。祠堂的族長也會看人,看到狀元爺的相貌就說:這群考生,我們要用最好的東西款待他們。有人不解為何,族長說看出來這裡面有龍象。
大家看到沒有?不看身份證,看你的氣,功名看氣宇,事業觀精神!這個人將來必定有一番作為,因為他精充神滿;這個人將來必定有功名,因為他氣宇軒昂!
我在任之堂的時候,做了一件事情,你們今天估計很多學生達不到。因為,我跟診的時候,穿的是破布衣,不修邊幅,鞋襪各方面都是很樸素的。別人覺得你好像很清貧,來任之堂看病的許多患者,他們都一致說要贊助我跟創濤。
有人說要贊助筆記本電腦;有人說贊助錄音筆;有人說贊助書籍;有人說贊助手機,有人要贊助一萬兩萬塊等等,那是十年前,不是贊助千元是贊助萬元,我們都拒絕了。
我們五經富有文舉人曾德翔,是雲嶺齋出來的人,丘玖華帶出來的得意門生。他從小家貧,族譜記載‘家貧不受百金之饋’,別人要贊助他一百金,他認為自己雖然清貧,還能過日子,拒絕了別人的饋贈。
你們看這是狀元精神,要自己創,不輕易接受他人的饋贈。要做手心向下的人,而不是手心向上的人,向上為乞討,向下為給予!
像這次廣西的喉癌患者,老師認為要努力的幫他們,一是他們家出了孝子,千里求醫來到這裡;第二個是確實走投無路,而我們有方法。所以,還要保持聯繫,將老師講課中提到的治療方案告訴他們。這個緣種的好,將來生根發芽,大放異彩!
老師的書籍,在廣西特別受人歡迎,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廣西人特別敬重廣東,他們對學問、學識的一種敬佩!所以,老師感受到各個地方過來的,廣西的緣,普遍要崇敬些。他們不是富裕的地方,一來就是地方特產、書籍。廣西的弟子、粉絲,買書也很猛!願人好事般般做,笑我奇書種種貪!
有文化的地方,並不是那個地方出了多少狀元、進士、榜眼、探花、秀才等等,應該是那裡出了許多敬愛知識、尊重師長的人!我看文化接班人、文化後進看什麼?看他敬不敬重文化!這個狀元研究會太好了!一個地方,如果出的名賢都沒能重視發掘,憑什麼到外面去創出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