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頓吃鹹菜,二孩爸爸胃裡長出5釐米腫瘤!醃菜不注意這一點,就是在吃“毒”

一到冬天,酸豆角、醬黃瓜、蘿蔔條……這些物美價廉的小鹹菜,就成了很多家庭餐桌上的必備菜。

入口清爽、滋味充足,還是下飯利器,讓很多好吃這一口的人“欲罷不能”。

不過,醃菜吃多了對健康真的很不利!

二孩爸爸頓頓鹹菜
吃出晚期胃癌

據錢江晚報報道,今年40歲的劉師傅,平日裡就愛吃鹹菜,他經常把田裡種的菜蕻、蘿蔔等都做成醃製品,每天甚至會連吃三頓。

他自己也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有時候吃完飯會出現胃部隱隱不適。

開始忍忍就能緩解,但隨著症狀越來越明顯,他不得已吃上了胃藥。

不過,藥物並沒有徹底解決他的問題。

此後,腹痛腹脹症狀反覆加重,但想著自己還年輕,就一直拖著沒有治療,直到他出現了徹夜腹痛不能睡眠的情況,劉師傅才在衛生院醫生的介紹下,到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胃腸外科就診。

晚期胃癌,伴有肝轉移!

在醫院,醫生根據劉師傅的檢查結果,很快就做出了診斷。

而劉師傅的胃鏡檢查也清晰地提示,其胃裡有一個直徑5釐米的腫瘤。

想到家裡還有兩個十幾歲的孩子,劉師傅流下了眼淚。

好在,醫院針對劉師傅的病情,及時準確地為其量身制定了先轉化、再手術的診療計劃。

首先,經過4個療程的化療,劉師傅胃部的腫瘤縮小了80%,肝部的轉移灶基本消失。

隨後,醫院胃腸外科主任醫師虞偉明帶領團隊為其實施了胃癌根治手術。

術後,劉師傅又接受了6個療程的化療,終於結束了全部治療。

如今,5年過去了,劉師傅的身體逐漸恢復。不過,他現在已經不再怎麼碰鹹菜了。

醃菜為何這麼危險?
關鍵在於這兩個成分

為什麼經常吃醃菜會增加癌症發病風險?

多數研究都認為與醃菜的高鹽濃度和亞硝酸鹽有關。

頻繁食用高鹽的食物會損傷胃黏膜和食管粘膜,誘發癌症;而亞硝酸鹽可與胃中蛋白質的分解產物胺類反應生成具有極強致畸性、致癌性的亞硝胺等 N 亞硝基化合物。

這裡要強調的是,經常吃醃菜會增加食管癌、胃癌的風險,但並非吃醃菜就會致癌,尤其需要警惕的是短期醃製蔬菜。

因為,蔬菜在貯藏和醃製過程中,會在細菌的作用下,產生大量亞硝酸鹽;而細菌在分解亞硝酸時,又產生醋酸、乳酸等酸性物質,這些酸性物質又能分解亞硝酸鹽。

一般來說,蔬菜醃製後1周左右的亞硝酸鹽含量最高,而20天后就已經很低了。

按國家標準,醃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最好能降到百萬分之四以下,而剛醃不久的醃菜中亞硝酸鹽的含量可達到百萬分之一百以上,因此短期醃製蔬菜是最不安全的。

而且,高鹽的醃菜會增加患高血壓風險,高血壓也會增加患出血性中風的風險。

其危險性就不言而喻了。

如何健康吃醃菜?
掌握3個小技巧

01
控量減鹽

每天鍾情於吃醃菜,鹽攝入量將會更加超標,那麼,這些超標的鹽,就要從其他菜品中“省出來”。

02
搭配新鮮蔬果

新鮮蔬果當中的維生素C是強抗氧化劑,能抑制醃菜中亞硝酸鹽的產生,與醃菜中的亞硝酸鹽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對亞硝酸鹽有清除作用。

03
吃低鹽醃菜

這類商品包裝上會標註“減鹽”或“輕鹽”,相比於普通醃菜更為健康。

小貼士

對於胃癌這個疾病而言,早期胃癌五年生存率大於90%,中晚期胃癌五年生存率小於30%!

只有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才是防止胃癌傷人的關鍵。

由於早期胃癌沒有明顯症狀,定期胃鏡篩查成為早期診斷的關鍵。

建議40歲以上的人群以及出現腹脹、腹痛、噁心等消化道症狀的人群都要做一次胃鏡檢查,由專業醫生評估是否需要干預以及多久需要複查。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