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確認,已不幸離世

官方確認,已不幸離世

作者 | 教師營

來源 | 教師營(jiaoshiying365)

11月1日,官方確認,23歲女教師已於10月26日死亡。
這則悲痛的消息,已經在網上發酵很多天了。

她,呂老師,是河南一名小學班主任,在本該陽光燦爛的年紀,因為頂不住工作壓力,憤然離世。

這些天,當老師的人都感同身受她的痛苦,沒當老師的人也紛紛為她難過。

還記得她最後留下的那封遺書嗎?


今天,我想再來聊聊這裡面對我觸動最大的兩句話。

看到這句,的眼淚一下就掉了下來。

想起前些天,#教師全員競聘上崗#衝上了熱搜。

競聘上崗,是為了優化配置中小學教師資源,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設立的一種政策。

目前已有地區開始施行。

這則熱搜下,有位網友歡呼道:

“早該這樣了!老師福利待遇那麼好,就該競聘上崗!”

不禁想笑。

教師,一直號稱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可光環之下的陰影與痛苦,誰又能看見?

23歲呂教師說:“沒想過當小學老師這麼難。”

她說的,也是其他教師想說的。
誰能想到,眾人口中待遇好的背後是這樣的——
城區財政緊張了,首先被拖欠工資的是教師。

鄉鎮街道活多了,首先被要求參與的是教師。

城區缺勞力了,首先被調派協助的是教師。
全員競聘、末位淘汰的第一批參與者,也是教師。

誰能想到,教師要把一個人劈成三個人用——

有數據統計,中國教師每週工作至少54.5小時,遠超國外一線教師的工作時長。

扶貧、反詐騙、禁毒、消防、衛生、防溺水、交通安全宣傳、文明城市創建、綠美校園創建、回覆每一個家長的問題等各類事務,壓得教師無從喘息。

誰能想到,教師請假難如登天——

我認識的一位教師,已經五年沒請過假了。

因為請了還要找人代課,病好了還要把課補上,拉下的各種雜事不會有人幫你完成,只會越堆越多…

不為人師,不知教師艱辛。

但就算無法看到教師的汗水,也請理解教師的疲憊,善待那些還在默默堅守的老師。

無法想象,呂老師,到底是積累了多大的壓力和失望,才會選擇用生命來發出這句吶喊?

從她的遺書來看,那些無休無止、花樣百出的非教學任務就是罪魁禍首。

她說:

“面對學生真的想認真教書育人,但學校的工作、活動、檢查讓我們這些未經培訓就當班主任的畢業生就像入了牢籠。”

說白了,老師被安排的很多事都是形式主義!

具體是哪些呢?

首先,網上培訓項目接踵而至。

什麼國家級培訓、省級培訓、繼續教育等,絕大多數都需要累計學時,老師只能邊刷課邊備課,辛苦付出卻收效甚微。

其次,完善資料永無盡頭。

什麼教師網站、職教網站、培訓平臺等,今年填完的資料明年還讓填,填的資料會有人看嗎?填的意義何在?

還有,雜七雜八的活動進校園。

什麼美麗鄉村、精準扶貧、城市建設等,跟教學毫不沾邊,卻讓老師去執行,搞得學校不像學校,老師不像老師。

如今,是個人是個部門就能對老師的工作指手畫腳,老師用在工作上的精力和時間越來越少。

怪不得有人說,教學已淪為教師“副業”,許多教師忙得團團轉,最後全是為他人做嫁衣。


有位班主任給我留言。

在當班主任的這一年裡,她凌晨也接過電話。

為了照顧學生,常常把自己的幼年孩子丟在家裡。

有次假期,因為一個有輕生傾向的學生,她一會跑學校,一會家訪。

今年體檢,她被查出一身病:腎臟病、婦科病、乳腺良性腫瘤、高血壓。
要知道,她才剛過30歲啊。

帶病上班的她,是千千萬萬一線教師的縮影。

某市教育部門曾組織全體教師體檢。

結果顯示,35歲以上的教師,健康指標正常的人僅有8%。
這與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師發展研究中心的調查結果相吻合——我國中小學教師正在超負荷運轉。

我們的教師,日日夜夜都在高負荷工作。

可教師也是人,並非鋼鐵之軀。

所有過度的勞累,所有透支的休息,終將在將來以健康為代價加倍償還。

這並非戲言,我講一件事。

作家李開復,年輕時,日夜兼程,每日只憑著4、5個小時的睡眠和咖啡度日。

大家都說他是“鐵人”。

可是,他後來被確診淋巴癌。

經過無比艱苦地治療,才保住一條命。

自那以後,李開復想通了。

不再玩命工作,而是開始養生,日日曬太陽,11點前準時上床睡覺,一週爬一次山……

他感嘆道:

“經歷過死亡的邊緣才知道,人生最不能失去的,是健康。”

人這一生,任何東西都可以輸。

唯獨健康,一旦賭輸,註定一敗塗地、一無所有。

葉瀾教授說:

“教師是人,不是聖人。教師的重任不應僅是燃燒自我。”

國家振興在教育,教育根基在教師。

可如果老師身心俱疲,滿身疲勞,怎會有精力搞好教育?

須知道,一個健康快樂的教師,才能帶出健康快樂的孩子。
致每一位家長:

請對老師多些理解和支持,少些苛求與責備。

世界上最希望孩子優秀的是老師,最怕孩子誤入歧途的也是老師。

如果隨意指責老師,只會讓兢兢業業的老師寒心。

致學校與社會:

當下的校園,事務繁多,管理制度苛刻而缺乏人性。

當下的社會,心浮氣躁,對教師存在極大偏見。

教育,最忌諱折騰與浮躁!

請把純粹的教育還給教師,把寧靜的校園還給孩子!

致每一位教師:

須知,除開教師這個身份,你還要顧及一個家。

從今天起,關注自己的健康。

生病了,就馬上停下休息,彆強撐,也無需逞能;

煩躁了,請放寬心,別因他人的過錯而自責;

懊惱了,請學會放下,過多的負面情緒只會傷害自己。

《人民日報》有言:

“我們常常為了遙不可及的東西去奔命,卻忘了,真正的幸福,不過是點點滴滴的溫馨和柴米油鹽的充實。”

放慢步伐,放平心態,才能發現瑣碎的美好。

最好的生活,無非就是三點:身體健康,生活規律,家人相伴。

願你平安。

願你幸福。


注: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來源:首發教師營(jiaoshiying365)。130萬+教師和父母都在關注的公眾號!專注於中小學孩子的家校教育。

獅子生活合作微信:yojiu02。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