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曉娟 張玉蘭
一、常見飲食分類及屬性
不同食品有其不同陰陽屬性,可以補益或損害不同臟腑功能,即所謂“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素問▪生氣通天論》)。常見食品特性如下。
-
肉食類:包括牛羊豬雞魚等動物及其內臟
如牛肉補脾胃益氣血;羊肉益氣血,溫中暖下;豬肉滋肝陰,補腎液;雞肉補肝腎。中醫認為動物內臟可以補益相應的人體內臟,即以髒補髒。比如動物肝可養肝滋陰明目;動物腎多可補腎。
-
五穀類:包括米麵豆類
粳米生津明目;玉米、高梁皆益氣養血;小米和中解煩益腎;黃豆健脾寬中,潤燥利水;綠豆清熱瀉火。
-
蔬菜類:包括各類蔬菜、菜瓜
白蘿蔔消食下氣利五臟;胡蘿蔔健脾化滯;冬瓜清熱解毒,利水消痰;南瓜補中益氣;絲瓜清熱化痰。
-
瓜果類:
包括水果、堅果(如果核類種子)和非菜用瓜等,如蘋果、梨、蓮子、桑椹、西瓜、甜瓜等。
其中蘋果性平和,補脾胃益津氣;梨清熱化痰,生津潤燥;桔子開胃理氣,止渴潤肺;蓮子養心益腎,補虛損;桑椹補肝益腎,明目聰耳;胡桃仁補腎固精,養心滋陰;龍眼肉益心脾,補氣血;西瓜清熱除煩止渴。
在疾病過程中,要有選擇地服用以上食品,還要有選擇地避免以下食品。即辛辣類,生冷類,油膩硬固類,發物類等食品,其特點為:
-
辛辣類:包括蔥薑蒜、花椒、辣椒、酒等。
性辛熱,少則通陽健胃,多則生痰動火,耗散氣血,故陰虛陽亢之體及患有血癥,溫病、痛腫瘡瘍者忌服。
-
生冷類:包括瓜果和生冷蔬菜。
此類食品性寒,可以清熱解渴,但又損傷脾胃。故虛寒體質及腸胃病者如腹痛、嘔吐、洩瀉者忌服。
-
油膩硬固類:包括動物油脂及油煎的硬物。
其質滑潤,損傷脾胃的運化功能,堅硬不易消失,故外感、黃疸,洩瀉及老幼體弱者應禁忌。
-
發物類:包括香菌、磨菇、南瓜、公雞、豬頭肉及魚蝦等。
多為生痰動火助風之品。故肝陽上亢、肝風內動病人禁忌公雞、豬頭肉;腸胃病者禁忌南瓜;癰腫瘡瘍病人禁忌香菌、磨菇、冬筍。
二、常見疾病飲食宜忌
疾病過程是人體陰陽失調過程,利用不同飲食的不同陰陽屬性,可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例如:感冒發熱是邪在肺胃,常不思飲食,此時宜吃爛軟的稀飯麵條,可以補液體,助發汗。而辛辣、生冷油膩硬固類食物應少食。
-
咳嗽哮喘
本病在肺、脾、腎。應少食肥甘厚膩,以防化溼生痰,少食辛辣生冷,以防損傷脾胃,少食發物,以防誘發疾病。應多吃清淡、柔軟、易消化有營養的食品,如稀飯爛面爛菜等。
-
胃疼嘔吐洩瀉
邪在胃腸,應食柔軟清淡食物,特別是稀飯。宋·張杲在《醫說》中指出:粥能暢胃生津液,食粥之後,滋補之氣柔膩且細。對嘔吐洩瀉病人,粥可以補液。此外湯麵條,雞蛋菜湯等亦能補脾胃津氣。辛辣生冷油膩硬固類食物傷脾胃,應少食用。
-
黃疸
黃疸多為肝膽溼熱,故禁食肥甘厚膩,以防生溼生痰化熱,另外黃疸溼阻中焦,脾失健運,氣血化源不足,宜補充營養,培植正氣。多吃有營養而不滋膩的食物,如瘦肉、蔬菜、澱粉類食物。
-
水腫鼓脹
-
消渴
消渴主要因燥熱偏盛,陰津虧耗。飲食不可過飽,以防氣盛為火,一般以適量米類、配以蔬菜、豆類、瘦肉等為宜。禁忌辛辣,以防生痰生火,禁發物。
-
眩暈中風癲狂癇證
此類病大多有痰作崇。特別是中風病人,大多長年嗜食肥甘、生痰生溼,故應少食肥甘厚膩。忌辛辣以防痰溼化火;禁發物,特別是癇證。
-
虛勞
多脾胃或脾腎虛弱。宜食營養豐富食品,如肉、蛋及豆類食品、水果等補益。但須防油膩甜滯太過,阻滯脾胃。少食辛辣生冷,防傷脾胃。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