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又稱胃痛,是以胃脘部近心窩處疼痛為主症的病證,多以脹痛、隱痛、冷痛、刺痛為主。臨床主要表現為中上腹疼痛不適。西醫學的急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胰腺炎等病以上腹部疼痛為主要症狀者,均屬於胃脘痛的範疇。
寒邪客胃證
1.臨床證候:胃脘隱痛,久病不愈,反覆發作,喜溫喜按,勞累或受涼後發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納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溫,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虛弱或遲緩。
2.治法:溫中散寒,行氣止痛。
3.中醫特色技術應用:選擇恆溫雷火灸或恆溫姜療。
(1)恆溫雷火灸:選擇脾俞、胃俞與中脘、關元、氣海、足三里等穴交替,每天1次,每次20分鐘。如寒氣較重者,可增加大椎、神闕、腎俞位;如痛症較重者,可增加合谷穴。(2)恆溫姜療:第一次選擇背部督脈、膀胱經,第二次選擇腹部任脈、脾經、胃經,第三次選擇下肢脾、胃、腎經交替。在施灸經絡鋪以新鮮生薑泥350g。將點燃的艾條放恆溫灸具並將恆溫灸具放在施灸經絡上進行施灸,注意觀察患者,詢問溫度,預防燙傷。每週3次,每次30分鐘。
飲食積滯證
1.臨床證候:胃脘脹痛,脹滿拒按,不欲飲食,餐後加重,噯腐吞酸,或呃逆噯氣,或嘔吐不消化食物,吐後痛減,大便不爽,氣味臭穢;舌苔厚膩,脈滑。
2.治法:消食導滯,和胃止痛。
3.中醫特色技術應用:
(1)恆溫雷火灸:選擇脾俞、胃俞與中脘、足三里、關元等穴交替,每天1次,每次20分鐘。如食積較重者,可增加膈俞、大腸俞穴;如溼氣較重者,可增加陰陵泉穴。(2)中藥刮痧:第一次選擇背部督脈、膀胱經,第二次選擇腹部任脈、脾經、胃經,第三次選擇下肢脾經、胃經。用大棉籤將中藥塗在刮痧的經絡上,採用竹筒瀉法刮痧。每週3次,每次30~40分鐘。刮痧中藥:焦山楂、陳皮、茯苓、萊菔子、枳實。(3)中藥拔罐:取竹罐用中藥煮沸10分鐘。每次刮痧後在相應經絡拔罐,每次拔罐20個左右,留罐10~13分鐘。藥物竹罐浸泡藥液:保和丸合枳實導滯丸加減,藥用焦山楂、陳皮、茯苓、萊菔子、枳實、黃芩、炒白朮、甘草。
肝胃不和證
1.臨床證候:胃脘脹滿,痛及兩脅,胸悶痞塞,情志不暢,喜長嘆息,噯氣泛酸,口乾口苦,大便不暢,便後或矢氣後得緩;舌苔薄白,脈弦。
2.治法:疏肝和胃,理氣止痛。
3.中醫特色技術應用:
(1)中藥刮痧:選擇肝俞、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穴。如鬱熱較重者,可增加大椎、合谷;如氣滯較重者,可增加膈俞、關元、太沖。刮痧中藥:柴胡、陳皮、香附、川芎、白芍、甘草。每週3次,每次30~40分鐘。(2)中藥拔罐:每次刮痧後在相應穴位拔罐,留罐10~13分鐘。藥物竹罐浸泡藥液:柴胡疏肝散合平胃散加減,藥用柴胡、川芎、香附、枳殼、白芍、甘草、蒼朮、陳皮、厚朴。
脾胃虛寒證
1.臨床證候:胃脘隱痛,遷延日久,喜溫喜按,餓時痛甚,進食則緩,遇寒加重;神疲納呆,泛吐清水,畏寒肢冷,大便稀溏,小便清長;舌淡苔白,脈虛弱或遲緩。
2.治法:溫中補虛,和胃止痛。
3.中醫特色技術應用:恆溫雷火灸與恆溫姜療交替。
(1)恆溫雷火灸:選擇脾俞、胃俞、中脘、關元、足三里等穴,隔天1次,每次20分鐘。如溼氣較重者,可增加腎俞、陰陵泉、三陰交穴。(2)恆溫姜療:第一次選擇背部督脈、膀胱經,第二次選擇腹部任脈、脾經、胃經,第三次選擇下肢脾經、胃經、腎經。隔天1次,每次30分鐘。
患者李某,男,45歲。
主訴:反覆胃脘痛5年。
現病史:患者自述近5年反覆胃脘部隱痛,偶有刺痛,平時喜食冷飲、冰啤酒等,每於進食生冷食物後發作,多次就診,服用奧美拉唑等西藥治療,後多次服用中草藥治療,症狀反覆,遷延不愈;伴有反酸,大便溏爛,黏滯不爽,日行1~2次,手足不溫,神疲納差,腰痠乏力,失眠多夢,口唇紫暗;舌淡,苔白厚,脈沉弦澀。
既往史:既往無特殊。
診斷:胃脘痛;證屬中焦虛寒,脾虛溼盛,氣滯血瘀。
病機:久病體虛,中焦虛寒,脾失健運,內生痰溼,氣機不暢。
治法:溫中補虛,理氣止痛。
中醫特色技術應用:恆溫雷火灸與中藥閃罐聯合恆溫姜療交替應用。
(1)恆溫雷火灸:選擇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關元、陰陵泉等穴,隔天1次,每次20分鐘。
(2)中藥拔罐聯合恆溫姜療:取督脈、膀胱經閃罐3~5分鐘以激發經氣和陽氣後行恆溫姜療,隔天1次,每次30分鐘。拔罐中藥:黃芪建中湯合丹參飲加減,藥用黃芪、桂枝、白芍、生薑、甘草、丹參、砂仁、茯苓、川芎。
療效:使用中醫特色治療1周,患者諸症緩解,好轉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