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曾被視為老年人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已經開始纏上了年輕人。
“奶茶不離手,炸雞配啤酒,外賣美食挨個嘗,追劇遊戲熬夜到凌晨,週末窩在沙發就躺平。”這是如今很多年輕人的日常,高糖高油高熱量的飲食、熬夜加上不規律的生活習慣、沒有合理的運動等原因,讓慢性疾病呈現出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
電視劇《舉重妖精金福》
中國是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數量最多的國家,近年市場上“零糖”“抗糖”的產品備受消費者歡迎,看似大家都開始關注自身健康,但是醫院內分泌科的門診病人結構卻顯示,糖尿病的“年輕化”趨勢也在逐年增加。
2011年~2021年,我國20~79歲的糖尿病患者達到1.409億,患病率達到12.8%,糖尿病前期人群約為3.5億。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1個糖尿病人,每3個成年人中就有1個糖尿病前期患者。
電視劇《月半愛麗絲》
每年的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即“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宣傳口號是:“瞭解風險,瞭解應對”。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關注“控糖”,在社交媒體上,“胰島素抵抗”也成為熱議話題。
如何瞭解糖尿病、應對胰島素抵抗?如果正確“控糖抗糖”,遠離糖尿病風險?在今年“世界糖尿病日”,《時尚健康》特邀內分泌科主任金朝暉醫生撰文講述。
“如果出現視力會忽好忽壞,那應該就是高血糖影響到了眼睛,是一種併發症。”聽到我的回答,坐在我面前的小夥子,瞪大了眼睛,一時說不出話來。
“金大夫,我之前只是糖尿病前期,怎麼一下子就影響到眼睛了?我該怎麼辦?我還不到30歲,您得救救我……”
三年前,只有29歲的小富,被確診為2型糖尿病。
電視劇《月半愛麗絲》
說起被確診的經歷,小富還是覺得很奇怪,“剛開始,我就是覺得特別渴,老想喝水。偶爾會喝奶茶,飲食也比較正常。不過我確實不愛運動,比較胖,體檢BMI指數也顯示是超重。從事財務工作,一坐就是一天,還經常加班,基本不運動,回家就躺平。2019年體檢時,空腹血糖16mmol/L,隨後就去了內分泌科做了一系列檢查和血糖檢測,確診了2型糖尿病。那段時間,每天要查6到8次止血,手指都扎麻木了。”
雖然被確診為2型糖尿病,但小富起初並沒有特別在意。“因為我家裡沒有遺傳史,所以感覺應該不會多嚴重。直到有一天突然發現視力出現問題了,我嚇壞了,才開始重視治療,也會格外注意自己的飲食。”
紀錄片《單一生食:三十天逆轉糖尿病》
如今,三年時間過去了,小富治療期間服用3種藥物來控制血糖。目前他只服用達格列淨一種藥。不過,據小富講,他已經很久沒有去醫院檢查和調藥了,只是靠每天的測一次指血和單位體檢來看血糖的高低。
實際上,在門診中,像小富這樣的病人非常普遍。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特別是所謂“現代生活方式”的形成,讓糖尿病越來越“瞄準”年輕人群。然而,相比於其他人群,年輕人如果被確診糖尿病,更不能掉以輕心。首先,糖尿病是一種終生性疾病,糖尿病患者要做好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然而,對於年輕的糖尿病患者,要長期堅持生活幹預,長期堅持監測、服藥,並不容易。
電視劇《我在北京挺好的》
其次,還有很多患者認為,糖尿病的併發症是“老年病”,年輕人不會有併發症。殊不知,在臨床中,不少年輕人發現血糖高時,都是出現了急性併發症,並且錯失了最佳的干預時間。長期存在的高血糖,會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所以,血糖控制越不好、病程越長,併發症的程度越重。相對老年人群,越是年輕的糖尿病人群反而面臨更復雜的治療,特別是降糖治療的成本和併發症預防的風險。
此外,對於像小富這樣的糖尿病前期患者,更要積極應對。有很多高血糖、包括早期糖尿病的患者,經過藥物的治療後,是可以達到糖尿病逆轉的。當然,除了藥物治療意外,還需要提高體育活動時間、改善健康飲食和其他生活方式。
其實發現糖尿病並不難,平時一定要多關注自己的健康,不要忽視身體的“預警”。就像小富提到的一樣,開始他就出現了“多飲、多尿”的症狀,一查血糖就很高了。糖尿病有很大的“迷惑性”,就是在早期沒有明顯症狀,一旦出現可識別的症狀都是中後期了。我們常說的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 症狀,即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少,實際上是高血糖(空腹血糖至少15mmol/了以上)的臨床表現。
電視劇《急診科醫生》
在糖尿病診斷早期,空腹血糖7.8mmol/L,餐後2小時血糖11.1mmol/L,病人此時可以沒有任何“三多一少”的症狀。這也給我們提個醒,糖尿病預防和識別不能“等待”症狀出現。現在血糖化驗檢查非常方便,我們只要按時進行健康體檢,就能夠在血糖出現異常的早期,發現糖尿病。
TIPS:
患病和高危人群
日常監測血糖最重要
血糖監測作為糖尿病降糖治療的重要評估手段,無論院內、院外治療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平時我們只需要根據血糖控制水平,間斷在家監測即可,少則2、3日,多則5、6日檢測一次;每次可以檢測空腹和餐後2小時血糖。然後根據血糖水平調整飲食、運動及藥物方案內容;這些監測記錄結果也會給專科醫生提供最直接的一手材料,對調整治療方案非常有幫助。
在普通人群中,一般建議40歲以上的人群每年監測血糖一次。對於有明確2型糖尿病家族史,合併明顯肥胖症,又有不健康生活方式人群,及早的血糖檢查為重要,可以放寬檢查年齡。
在明確診斷進入治療環節,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降血糖。其實,糖尿病總體治療方案中不僅要降低血糖,更要改善包括胰島素抵抗等相應措施。所以,糖尿病治療目標應該:一是治本,糾正胰島素抵抗病理機制;二是要治標,實現血糖的有效控制,防止、延緩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如果僅僅是控制血糖水平,而無視胰島素抵抗狀態的改善,這種糖尿病的治療方案是不完整、不完美的。
電視劇《機智的醫生生活》
糖尿病治療方法分:藥物治療和生活方式干預治療,互有側重,不可或缺。
藥物治療主要目的是降低血糖水平。在日常看診的過程中,最令醫生頭疼的是,經常有病人看完診後,相互打聽別人的用藥,自己調整用藥;以及經常漏服藥物情況等。
糖尿病的降糖治療有專業的用藥原則,一定要在專科醫師指導下制定藥物方案,避免隨意更改用藥方案,按時服藥避免漏服,更不能隨便停藥。對於初次接受糖尿病降糖治療的病人,服藥是一個適應、學習過程,也要有耐心。
電視劇《漫長的季節》
生活方式干預措施包括飲食、運動、嗜好、行為、心理,以及傳統養生功法、物理康復設備等等。其中飲食、運動治療是生活方式干預的重要內容,通過控制攝入能量物質的總量、通過每日運動增加機體的能量消耗,減少機體的能量過剩,改善胰島素抵抗。
其實,生活方式干預是基礎。這是所有藥物降糖治療的基礎,很多的藥物降糖效果不理想,不都是藥物原因,不要以為有了降糖藥物,生活方式上就可以“放飛自我”。
編輯|喬睦
撰稿|金朝暉
圖片|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