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導讀:方證看似相應卻療效不佳,究竟應該守方還是換方?複診缺少意想之中應答效果,正是重新思考的好時機。邢斌老師本案說明,有些時候顯而易見的方證藥證,可能只是“標”,怎樣更精準更快地摸到病情真正的“扳機點”,是我們臨床醫生要琢磨一輩子的學問。(導讀/依伊)
作者/邢斌
W某,女,38歲。2023年5月10日初診。
主訴:失眠1年餘。
病史:患者最近1年來難入睡,晚上10點半上床,要2h才能睡著,早上6點醒。素來易怒,乏力,右脅脹痛,經常腰痛,大便正常。最近幾天納呆。去年月經不正常,最近幾個月尚可,最近一次月經週期25天,經期4~5天,血塊多,色鮮紅,量中。再上一次的月經週期是30天。平素經前乳房脹約半個月。今天來月經。面色晦滯、萎黃,有黑眼圈,舌淡紅,脈偏弱。
柴胡5g,赤芍5g,當歸5g,桃仁5g,紅花5g,桔梗3g,川芎5g,生地黃5g,牛膝5g,炒枳殼5g,甘草3g,生曬參粉(早上空腹沖服)6g,7劑。
2023年5月17日二診:
病如前,今天特別乏力。舌淡紅,脈偏弱。
生曬參粉(早上空腹沖服)6g,黨參30g,黃芪30g,白朮9g,茯苓15g,柏子仁30g,炒酸棗仁30g,木香6g,當歸9g,制遠志3g,炙甘草3g,7劑。
2023年5月24日三診:
患者睡眠、面色好轉,最近腰不疼了,右脅不脹了,但有時左脅脹。舌淡紅,脈偏弱。
處方:守二診方,改炒酸棗仁45g,柏子仁40g,加醋香附6g,7劑。
2023年6月7日四診:
患者睡眠、面色好轉,精力比過去好,左脅脹也不明顯了。昨天來月經,今天稍有腹痛。舌淡紅,脈偏弱。
處方:守三診方,去香附,加鬱金6g,玫瑰花6g,炒蒺藜6g,7劑。
2023年6月14日五診:
患者入睡快,精力、面色明顯好轉,左脅脹除。舌淡紅,苔薄白膩,脈偏弱。
處方:守四診方,改茯苓30g,去鬱金,加姜半夏12g,炒蒼朮12g,6劑。
按 語
十多年前,我曾寫《我用血府逐瘀湯》,詳盡地介紹了我受先師顏德馨教授與著名經方家劉渡舟教授的影響,按方劑辨證的思路運用血府逐瘀湯的經驗。此文頗受好評,被廣泛轉載。文章發表後的這十多年,血府逐瘀湯仍是我臨證喜用之方,治驗甚夥。特別是本方治失眠,效如桴鼓,屢試不爽。
本案初診之用血府逐瘀湯,當時胸有成竹,自以為穩操勝券。然複診時患者諸症如前,這讓我陷入了沉思。
首先,細查患者脈症,一派氣滯血瘀徵象,同時而兼有氣血不足表現,所以初診用較小劑量的血府逐瘀湯原方加生曬參,應該說是方證合拍的。但臨床上確實會存在辨證似乎準確而效果不佳甚至無效的現象。
這時可能會有兩種思路。一是守方,二是改弦易轍。有些慢性病的確不一定在短時間內就獲效,如果辨證確實無誤,守方續服是對的,改弦易轍反而會把即將到手的成果拋卻。
但既往的經驗告訴我,血府逐瘀湯治失眠得效常在二三天內,甚至數小時即效。現在服藥一週還無效果,應該考慮調整思路。
而進一步思考,則發現患者面容晦滯中呈萎黃之色;易怒脅痛乳脹、月經血塊多之外,神疲乏力亦頗顯著,且脈象偏弱。所以決定改健脾益血為法,而選用歸脾湯治之,果獲佳效。因為木與土為生克關係,木旺則土虛,反之土虛木亦易旺,土得補而木能平。
我們不能因為既往的成功而停止思考,更不能讓它成為這一次臨證的絆腳石。
推薦閱讀
邀請您來領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