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靜結合長短刺治肩關節疼痛

動靜結合長短刺治肩關節疼痛

點擊箭頭處“人衛中醫”,關注我們哦!!

針灸臨床技術,針灸臨床思與辨
21篇臨證筆記,19首針方治驗

7種常見病的臨床新療法

針灸處方
長針穴處方:以肩髃或阿是穴為主穴。年輕體壯者,配條口透承山;年老體弱者,配養老。
短針穴處方:以七星臺(肩貞、臑俞、天宗、秉風、曲垣、肩外俞、肩中俞)為主,隨症加減;還可結合生物全息反應針刺相應腧穴。
針刺方法
“動”:即針刺時邊運針肩部邊活動;留針時可帶針活動,做外展、上舉、前後搖擺等動作;針後囑患者做爬牆運動;病程較長者,可用梅花針沿手三陽經敲打。
“靜”:即留針30分鐘以上,可結合如針後加灸或針灸交替運用,正如“以痛為輸,燔針劫刺”之法。
“長”:即在肩髃等肌肉豐滿的腧穴處針刺深度可達1.5寸左右,行合谷刺或旁針刺或齊刺。
“短”:即七星臺各穴行蒼龜探穴或點刺,每穴針刺時可留針,亦可刺完後即出針。“七星臺”針刺時,先針肩貞,然後順著經脈循行方向用穴。
注意事項  
根據病程長短,可採用巨、繆刺法,以早治為宜。
附:驗案舉例

李某,男,67歲,廈門人,2018年10月16日初診。左肩關節疼痛1周,動則為甚,伴手臂活動受限。曾自行服用止痛片,未效。今特來求治,餘無明顯不適,舌紅苔薄,脈弦。選七星臺、肩髃、曲池、三間針刺治之。操作:七星臺穴按照經脈循行的順序針刺,每穴得氣後行蒼龜探穴手法,不留針;肩髃、曲池、三間通關過節,平補平瀉,留針30分鐘。治療1次後,肩關節疼痛明顯減輕,手臂可抬高;連續治療5次後,肩關節疼痛已愈,手臂活動自如。

特別提示:

由於公眾號平臺更改了文章分發機制,不按時間推送,而是按權重隨機推送,為了保證您能看到我們的推送,不錯過每一篇好文章和每一次福利活動,請將我們的公眾號設為星標,讓我們每天與好文章相遇,在文章中與國醫大師攀談!

END

【本文選自針灸臨證隨筆,人民衛生出版社,主編:萬文蓉,彭榮琛。人衛中醫編輯整理。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掃描下圖二維碼可查看本書詳情。】

長按上方二維碼

【掃描二維碼】

進入購買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