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與子——兩代城市美化師的堅守與創新

父與子——兩代城市美化師的堅守與創新

“春夏秋冬”背後,藏著雕塑家們五年的創作心血

01
幾十套方案,上百小樣

王官乙,88歲,四川美術學院教授、著名雕塑藝術家。客廳裡,放滿了他親手製作的雕塑小稿。而與之等比列放大的城市雕塑,則遍佈在重慶的橋頭、街心、公園、街道、場館等地方。

王官乙精神矍鑠,說話節奏雖慢,但條理、邏輯極為清晰。他第一件說起的城市雕塑作品,是如今矗立在長江大橋橋頭的“春夏秋冬”。

1979年初,重慶市政府提出,要在正在修建的長江大橋南北橋頭樹立4座能展現重慶新風貌的藝術雕塑。

王官乙說,四川美術學院的雕塑藝術家們得知這個消息都十分激動,當時正值改革開放之初,大家希望能創作出打破陳規俗套、兼具思想性與藝術性的作品。

接下來,王官乙和雕塑藝術家們成立的設計小組,共設計了幾十套方案,做了上百個小樣。

設計出了“風雨雷電”“江河湖海”“工、農、兵、知識分子”等各種主題的設計稿。“這當中也有一些老姿態雕塑,比如前腿弓、後腿繃、揮手往前衝的構圖形象,這種我們都直接否決,太缺乏新意。”王官乙微微皺眉,似在共情當時創作時的糾結。

02
借用四季擬人的巧思

最終,雕塑家葉毓山的“春夏秋冬”設計稿讓人眼前一亮。這組作品運用了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飛天”構圖形式,借用四季擬人的巧思,表現人生四季。

王官乙翻出“春夏秋冬”雕塑的照片,如數家珍般地說起它們的寓意:“春”是一個散花的少女,象徵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夏”是一個與浪花搏擊的青年,象徵朝氣蓬勃、激流勇進;“秋”是一個扛著麥穗的婦女,象徵勤奮勞作、喜獲豐收;冬是一個健壯的中年男子,象徵志在千里、不畏嚴寒。

在“冬”的創作過程中,融入了許多王官乙的巧思妙想:取消肩上的獵鷹和手提的狐狸,和原作者研究將狩獵改為“不畏嚴寒志在千里”的氣慨,並在人物腳下設計了青松雕飾來呼應主題。

03
雕塑引發的風波

“設計初稿確定了,我們卻陷入擔憂中。”王官乙說,在徵求群眾意見的過程中,設計小組在報紙上選登了“春”和“秋”雕塑的設計稿,闡述了雕塑的寓意,並且著重強調“雕塑有絲帶遮擋,是健康向上的”。即便如此,設計方案公佈後,依然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爭議。

反對的聲音認為“雕塑沒穿衣服,只有飄帶太過前衛”,甚至有南坪的護士聯名寫信給王官乙,質問為何要製作女性裸體雕像……支持的聲音也有,認為雕塑設計能彰顯山城的朝氣與創新精神。

爭議之後,雕塑設計組只能緊急從北京請來了著名漫畫家華君武、中國雕塑界泰斗劉開渠、著名批評家王朝聞等文藝界專家商討對策。

“專家們勸我們做一些妥協,加一點點衣服。”王官乙回憶,在不影響主題構思、人物動態的情況下,設計小組通過在袖口、衣領和其他地方增添衣紋的方式,為雕塑穿上了薄衣,終於獲得通過。

04
詮釋城市的多元記憶

1984年9月26日,經過五年多的艱苦打造,四座由鋁合金澆鑄而成的“春夏秋冬”藝術雕塑在重慶長江大橋正式落成,並於1987年被評為全國優秀城市雕塑作品。2019年,“春夏秋冬”入選第三批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時隔數十載,再回憶“春夏秋冬”的曲折經歷,王官乙認為,這是改革開放初期人們思想意識轉變的必然階段,“長江大橋橋頭雕塑的爭論過程,也是一個思想解放的過程,對人體藝術從愕然、批判到理解和接納,中國人的思想正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變得越來越開放、包容。”

除了“春夏秋冬”這種集體創作,王官乙個人也創作了大量的城市雕塑。它們生根在城市各個角落,詮釋著城市的多元記憶——

歌樂山紅巖聯線的“小蘿蔔頭”銅像,他手持一本書,坐在一塊岩石之上,眼中飽含對外面世界的好奇與渴盼;

雲陽張飛廟裡的“張飛”銅像,眼如銅鈴、不怒自威;

北碚縉雲山的“縉雲女神”,漢白玉石雕琢而成,飄逸靈動、飽含國風韻味……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