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都為之傾倒的AI Agent,究竟是什麼

比爾·蓋茨都為之傾倒的AI Agent,究竟是什麼

AI Agent是一個數月前開始廣為流傳的詞彙,近日比爾·蓋茨在個人博客上的文章更是為它的熱度再添了一把火。“Android、iOS和Windows都是平臺,AI Agent將成為下一個平臺”,比爾·蓋茨在他的博客文章中這樣說到。

在比爾·蓋茨看來,隨著AI技術的日益普及,未來五年內我們將不再使用不同的應用程序來完成不同的任務,相反只需用日常用語告訴你的手機或電腦想要做什麼,它們就能夠處理你的請求。在不遠的將來,任何上網的人都將能夠擁有一個由人工智能驅動的個人助理,也就是所謂的“AI Agent”。

事實上,AI Agent在中文語境下通常被稱為“智能體”,指的是能夠自主感知環境、並採取行動實現目標的智能實體,更強調自主性和主動性。具體而言,在大語言模型(LLM)的場景下,AI Agent可以理解為在大語言模型的基礎上能夠自主感知、規劃決策、執行復雜任務的智能產品,它可以通過獨立思考和調用工具逐步完成給定的目標,無需人類去指定每一步的操作。

其實不僅僅是比爾·蓋茨,Meta創始人扎克伯格也曾表示,看到了“以有用、且有意義的方式,向數十億人介紹AI Agents的機會”。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AI Agent會受到以比爾·蓋茨為代表的大佬們的青睞呢?因為AI Agent就像當初的元宇宙一樣,都屬於是潛力無限的產品。

大家不妨試想一下,面對一個具有獨立思考和行動能力的AI程序,用戶只需提供一個目標就可以期待AI Agent來完成,而這樣一個不知疲倦的“打工人”,完全可以稱得上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了。

比如當你有一個點外賣的需求時,AI Agent能做到的是直接打開美團App,同時結合你的歷史訂單信息來選擇外賣商家,同時打開微信支付下單,甚至這一連串的操作完全不需要你的介入,只用安心等待外賣送上門即可。所以在當初蘋果的Siri都曾引發一眾科技廠商爭相開發智能語音助手的情況下,如今更進一步的AI Agent又怎能不被各方鍾情呢。

那麼,AI Agent又是如何搭建的呢?目前,一眾以AI Agent為目標的廠商基本上都是以LLM為核心,在此基礎上增加規劃(Planning)、記憶(Memory)、工具(Tools)這三大關鍵組件。

AI Agent需要三個組件的原因,是目前的LLM固然很強大,但也有屬於它們的缺陷。例如ChatGPT、Bard等等LLM的產品形態都是對話機器人,並且為了讓用戶第一時間就能感知到LLM與以往這類產品的不同,導致了現在的LLM普遍存在能力固化,或者是專精於對話、繪畫等特定場景的問題。

同時為了在算力有限的情況下滿足更多用戶的使用,LLM的記憶力也受到了一定限制。OpenAI CEO山姆·奧特曼就曾表示,由於GPU短缺導致算力不足,他們無法擴大ChatGPT的對話框列表,直接影響到了回答用戶問題時可以處理的信息量,以至於ChatGPT的“記憶力”被限制。

AI Agent基本可以被視為一個補全短板、並解除限制的LLM,有了規劃能力,AI Agent就可以通過自然語言與外界進行多輪交互,來將一個目標拆解為具體的各項子任務。記憶力則保證了AI Agent不會在完成一項項子任務時偏離最初的目標,而當任務需求超出AI Agent自身的能力範圍時,它就需要使用工具、也就是調用其他軟件。事實上,這一套流程基本就是在模仿人類,這也是為什麼它在商業層面極富想象力的原因。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AI Agent是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前置科技,而至於AGI的商業價值,其實看看科幻電影就知道了。不過AI Agent描繪的未來固然很美妙,但它實際上與元宇宙頗為類似,想要變為現實也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按照比爾·蓋茨的說法,AI Agent需要一種全新的數據庫,在捕捉用戶所思所想、乃至快速調取相關信息的同時,還能保護用戶的隱私。

顯而易見,這種既要又要的產物,並不是現有數據庫相關技術所能實現的。此外更困難的挑戰是AI幻覺,而AI大模型會產出不遵循原文或者與事實相悖的結果,這已經是公認的事實。既然AI大模型會產生幻覺,基於大模型的AI Agent又如何能避免產生幻覺呢?一旦AI Agent出現幻覺,顯然就會直接導致在執行任務時出現偏差,進而偏離用戶設定的目標。對於一個面向消費級市場的產品,如果無法正確執行用戶的指令,價值顯然就要打上一個問號。

好在AI Agent所在的AI賽道是目前的熱門,與已經失去資本市場青睞的元宇宙不太一樣。現在的問題,就是AI Agent的從業者能否在有限的時間內將其變成一個可以初步落地、能讓消費者體驗的產品。如果不能,無論AI Agent的潛力有多大,元宇宙的今天或許就是AI Agent的明天。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推薦閱讀:

vivo X100首發評測:再次升杯,性能與影像兼得

vivo X100系列的開端,從基礎款就開始與眾不同。

非“公版”、不從眾:vivo X100系列細節揭秘

vivo X100系列新機的這些秘密,我們幫大家“挖”了出來。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