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醫華佗的經典著作

神醫華佗的經典著作

說到中醫學史上的“外科鼻祖”,大家會想到誰呢?我猜大家心中立刻有了明確的答案。沒錯,他就是東漢末年的著名醫家華佗,他行醫一生,刻苦鑽研,精通內、外各科,臨證使用針、藥等無不隨手奏效,留下了許多傳說。

醫史漫漫,在浩如煙海的中醫典籍中,有很多是後人託名所作,如《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等,一來表達對前賢的崇拜敬仰,二來也可為書籍增加可信度、流傳度。而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本書,就相傳為神醫華佗所撰。

它就是《中藏經》,又稱《華氏中藏經》,始見於宋代,全書共分為三卷,上卷與中卷載醫論49篇,下卷列諸藥方68道,行文精彩紛呈、特點鮮明,國醫大師孫光榮教授評價本書“實為璀璨之明珠,醫家之寶典”,其中以脈證為核心的寒熱虛實的臟腑辨證法,可謂是獨樹一幟,在中國醫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脈證為核心的臟腑辨證法

 

點擊封面進入悅醫家·中醫書院購書

秉承《內經》《難經》

天人相應

本書的上卷與中卷為醫論部分,主要載述了包括醫理哲思、五臟六腑之生理病理、脈象症見等在內的基礎理論。

上卷首載《人法於天地論》,秉承《黃帝內經》《難經》等眾多經典之理法,意在說明人稟受天地之氣而得以形成,天地之四時五行化應為人體之四至五藏,生死疾病,無不關乎天地之陰陽順逆……如此種種,醫理求源,彰顯了本書天人相應、順應自然的哲學思想。

以脈為核心的

寒熱虛實臟腑辨證法

藏象理論是中醫學基礎的重中之重,學習時首要明白正常的生理情況如何,才能更好地理解病理狀態下的各種症狀,正所謂“以常衡變”。

“夫人有五臟六腑、虛實寒熱、生死順逆,皆見於形證脈氣”,本書詳論十一臟腑之生理病理,並以脈象作為核心線索,貫穿始終,從正常脈象,到太過與不及,再到虛實寒熱,每種情況的所見症狀均有不同,本書分類詳闡,一一對應,在眾多醫家醫論裡獨樹一幟。

傳聞華佗所著的經典著作
 

點擊封面進入悅醫家·中醫書院購書

體現“貴陽賤陰”思想
影響後世

本書中雲:“陽者生之本,陰著死之基。”“得其陽者生,得其陰者死。”把“陽”視為生長之根本,體現了“貴陽賤陰”的思想。

這對後世影響深遠,諸如金元時期醫家張元素、李東垣等,以扶顧元氣、重視脾胃為臨證要點;還有明清時期溫補學派醫家薛立齋、張景嶽等,治病常用溫補,慎用攻下、寒涼。數百年來各醫家們的臨床驗證,體現了本書是一部實用的經典著作。

“貴陽賤陰”  開溫補之淵流

 

點擊封面進入悅醫家·中醫書院購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