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X博士(ID:doctorx666)
作者:西比
結婚,牽動兩個家族的神經,是人情社會熱衷討論的話題。
一場畸形的婚姻,也被當成是推進電影劇情高潮的一部分。
但既然有人選擇結婚,同樣的,就有人選擇不結婚。
據韓國統計廳數據,韓國2022年登記結婚數量為191957件,為自1970年來最少的一年。
在Asian Boss針對韓國人是否想結婚的街頭調查欄目中,大多數採訪者都表示不想結婚。
並直言“我還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沒做,我不會結婚”。
在評論區,有人說他與其選擇約會,不如花點錢買個新網球拍。
有人說自己養活自己都費勁,更別提結婚養活老婆孩子了。
韓國人不想結婚,不只是口頭說說。
2020年,韓國單身家庭比例升至31.7%,創歷史新高。
20多歲和30多歲的人構成了單身家庭的最大年齡段。
可以說,在如今的韓國,結婚已經變成了一種選擇,而不是一種必然。
甚至還出現了宣誓終身不婚的單身婚禮。
韓國單身婚禮
2023年2月19日,一個週末的下午,在首爾麻浦區的某個場地,31歲的鄭智賢穿著整潔的西裝,胸口插著鮮花。
在一眾親友的見證下,他莊重地宣讀了自己的單身誓言。
“我發誓,在我的餘生中,珍惜並愛護自己。”
鄭智賢隨後說道:“我決定不結婚,是因為一個人過得很舒服。”
他還獨立出版了不婚散文集《我的房子,它一直遙遙無期》。
而這種宣佈自己終身不婚的儀式,在韓國名為“비혼식”,直譯過來就是“未婚”的意思。
除了沒有另一半,都與正常的婚禮流程一樣,盛裝打扮,收點份子錢,請親友吃飯。
特殊習俗,是送自己一些值得紀念的東西,比如戒指或者手錶,作為對以後單身生活的祝福。
30歲的李東民,在經歷四次戀愛失敗後,和兄弟們喝了一通大酒,最後決定去舉行不婚儀式,這輩子告別婚姻。
他拉著幾個兄弟,召集了40位好友,在一個地下酒吧舉行了自己的非婚儀式。
在一片掌聲中,李東民緩緩出場,不被情感折磨的他笑容滿面。
隨後,他念出自己的誓詞,稱“單身是福報”。
在徹底放下婚姻的負擔後,李東民放飛自我,在臺上唱了一首申海哲的《從太陽那裡 致少年》。
給大家簡單品鑑幾句歌詞。
자는 애써 상대하지마
不要理會那些嘲笑你的人
버리는 거야 아직 시간이 남아있어
就一笑而過吧 還有剩下的時間呢
너의 날개는 펴질거야
你就會展翅高飛
더 높이 더 멀리 너의 별을 찾아 날아라
飛得更高更遠去尋找你的夢想
申海哲也是電視劇《請回答1988》插曲《致你》的原唱。
這種不婚儀式,也不只是普通人在搞。甚至還出現了專門主持非婚儀式的司儀。
35歲的金瑟祺,2017年宣佈自己成為一名終身不婚者。
他還積極幫助周圍的不婚族舉行儀式,一年內就舉行了11場單身婚禮。
除了“單身婚禮”這種社會現象,韓國社會整體的結婚意願目前也非常低。
在去年底的一項韓國民意調查中,只有17.6%的韓國人認為必須結婚。這一數據比2016年下降了9%。
這些不婚主義的年輕人,甚至倒逼韓國企業進行福利制度改革。
韓國LG公司於2022年11月23日宣佈,自2023年1月1日開始,公司將實行非婚補助金制度,對38歲,工作5年以上,選擇不結婚的員工,提供100%的基本工資和5天的帶薪休假。
據LG的負責人表示,現有的婚禮賀金制度,主要是為已婚人士制定的,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員工不結婚,公司裡員工要求相關福利的呼聲越來越高。
韓國第二大百貨公司樂天百貨,從去年9月開始實行“單次祝賀慰問”制度,40歲以上的未婚職工可申請5天帶薪休假。
而如果不婚主義進一步發展,那做出讓步的就不只是企業制度,而是整個社會了。
不婚主義下的單身社會
截止到2021年,韓國的單身家庭數量約為700萬。
這700萬人的行為,影響著整個社會向“為單身服務”演變。
2017年,一個代指願意獨自從事活動者的專有名詞出現——
Honjok
Honjok還可以細分為hon-bap、hon-sul和hon-nol。
其中,Hon-bap是指一個人吃飯的行為。
·一位顧客在首爾新村的日本拉麵連鎖店 Ichi Men 獨自用餐
Hon-nol指的是完全享受自己時間的人;Hon-sul是指在酒吧裡獨自喝酒的人。
Honjok群體的大量出現,首先改變了社會的消費方式,自2016年來,韓國成立的單人卡拉OK房數量增長了70%。
這種投幣式卡拉OK房叫作noraebang,500韓元可以唱一首歌,很受獨身群體的喜愛。
而韓國的一些酒店,為了應對獨身者,會推出單人住宿套餐。
比如,首爾樂天酒店就推出了一個叫Fun and Lazy的套餐,服務項目包含高級客房住宿一晚、客房內享用一人早餐以及虛擬現實 (VR) 設備租賃服務。每晚的價格為250,000韓元。
首爾威斯汀酒店的麵包房則推出了專屬單人的小麵包。
韓國食品公司好麗友則主打“讓消費者一口吃下”的路子,將產品整體縮小,以滿足獨身主義者的需求。
·Choco Pie Chung
生產雪糕和冰淇淋的寶格瑞公司在2022年推出了主打一人享受的產品Together signature cream cheese。
由於大部分Honjok生活在一個小房間裡,針對其生活習慣的單人家電用品也層出不窮。
比如LG就推出了一款迷你滾筒洗衣機,專門洗襪子和內褲,17分鐘就能完成洗和甩乾的過程。
除了消費市場的變化,獨身者的大量出現,也讓一些服務業的市值猛漲。
比如家政服務行業。
根據韓國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年,韓國清潔市場規模為7.5萬億韓元;而到了2021年,市值就突破了10萬億韓元。
獨身人士熱衷於僱傭保潔員上門打掃衛生、洗衣服、洗碗。
而比清潔市場增量更猛的,是韓國寵物市場規模。
2015年,價值1.9萬億韓元的國內伴侶動物市場規模預計2023年末將達到4.5786萬億韓元,並在 2027 年增長到6萬億韓元。
韓國農業食品農村部數據顯示,飼養伴侶動物的家庭從2012年的359萬戶增加到2019年的591萬戶,寵物醫院數量則暴漲145%。
而寵物市場規模暴增的背後,是一個個在動物身上尋求陪伴感的獨身者。
Honjok群體既不結婚也不談戀愛,但人的情感訴求不會消失,Honjok的情感訴求開始向寵物市場轉移,他們跟寵物待在一起時間比跟家人還長。
49歲的월영是個獨身者,他在回家時看到一隻流浪貓,遂萌生了養它的想法。
他在日記中寫道:“心裡覺得約會會比和貓一起生活更令人嚮往,但貓也有自己的魅力,愛情和貓的本質不能等同,我只能擁有其中之一。”
咖啡師Marie unnie跟貓一起生活兩年了,她認為,如果一個人和貓都單身,那他倆會產生共鳴。
一家叫作Duo的韓國婚戀資訊公司對725名二三十歲的未婚男女(男性332人,女性393人)展開了一項調查,數據顯示,43.9%的受訪者表示與寵物在一起比與情人在一起更舒服。
其中有27%的受訪者表示“伴侶動物”是一生的家人。
在一家叫作Lush的韓國化妝品公司裡,最受員工歡迎的福利是“寵物津貼”。
Lush為有孩子的員工每月支付 10 萬韓元的育兒津貼,為飼養寵物的單身人士每月支付5萬韓元的“寵物津貼”。
此外,如果寵物死亡,還可以享受一天的帶薪休假。
與上述寂寥的獨身韓國相比,以往出現在熒幕中的韓國,往往是一大家子其樂融融。
不管是講述1988年的韓國貧民區鄰里家庭故事的《請回答1988》。
還是已經與韓國文化綁定的財閥世家電視劇《繼承者們》中,
統統是以大家族主義作為敘事主線,然而這種主線到今天已經不太適用了。
那為啥韓國人現在不想結婚了?
非婚之因
結婚或者不結婚,在這個時代,是個自由的命題,人們有權利選擇自己的未來。
但對於一些獨身主義者來說,是因為迫於現實的壓力沒法結婚。
在一項針對“不結婚原因”的調查中,28.4%的人表示是因為沒錢,14.6%擔心工作不穩定。
2022年,韓國20—29歲青年的失業率為6.4%。
如果把男性和女性的視角拆開看,得到的結果又不相同。
韓國電臺主播として是著名的非婚主義者,擁有1800萬聽眾,大部分為女性。
她認為,女性不結婚的主要原因是女性無法平衡婚後育兒和家務問題。
或者說是男女不平等是不結婚的罪魁禍首。
在韓國政府去年公佈的“青年生活調查”結果中,15000名受訪者(19歲至34歲)中有75.3%的人表示對未來的婚姻有計劃,其中,男性為79.8%,女性為68.7%。
女性對婚姻的看法更為悲觀。
2020 年,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38個成員國中,韓國的男女僱員薪酬差距最大。
韓國2021年的性別工資差距為 31.5%,也就是說,女性的收入平均比男性低 31.5%。
·韓國也是唯一一個差距超過30%的國家
而如果說社會廣泛的男女不平等讓女性喪失了結婚的慾望,那沒錢買房子就是壓在韓國男性身上的一座大山。
目前,首爾的公寓平均價格約為660萬人民幣,而男性買房,又是韓國結婚的傳統。
據富士山新聞網報道,2011年,金某從農村來到首爾,但一直沒錢買房,只能和6個人合租。
在這個幾平米的空間裡,金暢談了自己的願望:“我已經對買房不抱有希望了。希望找到一個願意跟我一起租房”的姑娘結婚。
在韓國40~64歲的中年人中,10個人中有6個沒有房產。
對買房不抱希望的韓國年輕人,開始瘋狂地買奢侈品。
因為無法通過自身的努力改變命運,就不如靠不斷消費來填充生活的意義。
摩根士丹利2023年初發布的報告指出,2022年,韓國人在個人奢侈品上的總支出增長了24%,平均每人消費325美元(約2190元人民幣),居世界首位。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高房價的壓力下選擇享受當下。
據虎嗅報道:
韓國30歲的Christine Lee也在高房價的壓力下選擇享受當下。Christine Lee在一家保險公司工作,年收入約16萬元人民幣,她在2020年買了一個近9000元人民幣的Marni手提包。她說:“我所有的朋友都至少有一個奢侈手提包,我們又買不起房子,太貴了,我們為什麼要為將來存錢?”
當代的韓國青年發現,即便自己再省吃儉用,也敵不過首爾這兩年飛漲的房價;即便自己再怎麼嚮往愛情,也沒法和喜歡的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所以,他們選擇了徹底斷絕婚姻這一與社會的鏈接,選擇了在人生的初期拒絕婚姻這一足以相伴一生的事物。
人們無法自主地選擇婚姻,一如無法自主地選擇未來。
於是,在這個婚姻都被鎖進慾望溝壑的時代裡,那些苦苦掙扎、別無選擇的韓國年輕人,也只能在一場不婚主義派對後,迎來又一個孑然一身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