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直腸癌篩查,哪些人一定要做?


結直腸癌,也稱為大腸癌,是常見的癌症。有充分的證據說明,提前篩查結直腸癌有巨大的好處,而現在的篩查年齡也提前到了45歲,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話題。

文 | 可友健康
本文主要包括

1. 為什麼要篩查結直腸癌?

2. 怎樣識別人群風險?

3. 一般風險人群要怎麼篩查?

4. 高風險人群要怎麼篩查?


為什麼要篩查結直腸癌?

腸癌並不可怕。大多數結直腸癌起源於腺瘤,從腺瘤進展到癌,大概平均需要至少10年的時間。

所以,只要我們在這段漫長的時間裡,注意選擇適當的方法進行篩查,是完全可以及早在癌前息肉進展為結直腸癌之前發現並清除它們,從而預防結直腸癌,改善疾病結局的。因此,無論國際國內的指南,都主張進行結直腸癌篩查,因為篩查確實可以減少死亡率,挽救更多的生命。

怎樣識別人群風險?

和幾乎所有的癌症一樣,不同的人群,患結直腸癌的風險是不一樣的,比如40歲無家族史的。和60歲有家族史的,風險就差別很大。

所以首先需要區分高風險人群和一般風險人群,因為針對不同風險的人群,結直腸癌篩查的策略是不一樣的,比如篩查的時間間隔、選擇什麼篩查手段等。

有結直腸癌家族史的人風險增加

圖源:UpToDate

那到底怎麼來判斷自己患結直腸癌的風險高低呢?
目前有一個比較簡單的方法來識別你是否屬於高風險人群,那就是回答下面的幾個問題:
1. 你是否患過結直腸癌或腺瘤性息肉(腸息肉的一種)?
2. 你是否患過炎症性腸病(潰瘍性結腸炎或克羅恩病)?
3. 你小時候是否患有癌症並且接受過腹部放療? 
4. 家裡人或者親屬有沒有患過結直腸癌或腺瘤性息肉?
5. 如果家裡人有④的情況,就需要知道,他們是一級親屬(父⺟、兄弟姐妹或子女)嗎?他們初次診斷為結直腸癌和息肉的年齡多大?

6. 你的家庭成員是否有任何已知的可導致結直腸癌的遺傳綜合徵?

如果以上問題答案都是否定的,那麼恭喜你,你就屬於結直腸癌的一般風險人群。
如果有任何一個問題的答案是 “是” ,你就不屬於一般風險了。或者有HIV感染、不良生活習慣(不良飲食、飲酒、肥胖、吸菸等),都可能增加風險,結直腸癌篩查的策略就和一般人群不一樣。

另外,評估一個人的結直腸癌風險,我們建議從20歲之前就開始,然後每3-5年評估1次,也就是詢問上述5個問題。還有就是,如果家庭成員的健康狀況出現變化(如患上癌症),可能會影響重新評估的頻率。
然後根據答案來初步估計患結直腸癌風險的高低。
經過上述簡單的評估,你就知道,自己屬於什麼風險級別了,到底是一般風險還是高風險人群。

一般風險人群要怎麼篩查?

當下,很多專業機構都發布了結直腸癌的篩查指南,比如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美國胃腸病學會、美國癌症協會、還有UpToDate撰寫小組等,這些指南在一些細節上,存在一些小的差別。

這裡提供 UpToDate 的最新建議。首先介紹一下,針對一般風險人群,要怎麼篩查?

1
什麼時候開始篩查?
推薦對一般風險成人從45歲開始篩查。強烈推薦從50歲開始篩查。請注意,這條建議是在2021年更新的,在前一版,建議開始篩查的年齡是50歲。

至於指南更新的原因,大家看一下下面這張圖就明白了。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在45歲後急劇上升。

圖源:UpToDate
2
怎麼篩查?
包括選擇什麼篩查方法,以及隔多久需要篩查一次。

1)篩查方法主要包括腸鏡、糞便免疫化學檢測、結腸CT造影這幾種。

2)採用不同的篩查方式,建議的篩查頻率也不一樣。比如,如果選擇結腸鏡檢查,建議每10年做一次。
在腸鏡檢查之前,做好高質量的腸道準備很關鍵,可以參考這篇文章《別讓腸道準備成為腸鏡檢查的“攔路虎”
關於篩查方法,這裡也再補充一下:

很多人以為篩查結直腸癌,就只能選擇做腸鏡,其實不是的,除了腸鏡,也有一些其他方法可以作為結直腸癌的篩查手段(可參考這篇文章《害怕做腸鏡,化驗大便可以替代嗎?),國內比較常用的有:

  • 糞便免疫化學檢測,主要是為了檢查糞便裡面的隱血,建議每年查1次。如果檢查結果有異常,需要進一步做腸鏡明確診斷。

  • 結腸CT造影,也稱為虛擬結腸鏡,一般建議5年查一次。如果檢查結果有異常,需要進一步做腸鏡明確診斷。

各種結直腸癌篩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異性
圖源:UpToDate
3
停止篩查的年齡
預期壽命小於10年時,停止篩查。建議篩查到至少75歲,76-85歲需根據個體情況決定。如果年齡超過75歲,應諮詢醫生後作出決定。

高風險人群要怎麼篩查?

再來說一下,高風險人群要怎麼篩查。同樣,這裡主要介紹 UpToDate 的最新建議。
 1.  對於高風險人群,具體的結直腸癌篩查策略和一般風險人群不同。
 2.  是否有高風險,主要基於是否存在遺傳性家族性癌症綜合徵、結腸癌一級親屬的數量、以及他們被診斷時的年齡有關。
 3.  這裡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結直腸癌家族史對於決定你的篩查方案非常重要。所以我們需要對家族史進行充分的瞭解。

有些疾病的名稱,估計你也不知道或記不清,所以最好是保留好家人的出院記錄,或者相關手術之後的病理報告。如果一級親屬有結腸癌患病史,我們需要知道一級親屬患結直腸癌的具體情況(比如,詳細的診斷、患病年齡),並且根據這些情況,來確定你的篩查方案。

主要是需要知道自己或者家族裡面,是否存在高風險基因遺傳性家族癌症綜合徵的情況。

其中,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HNPCC,也稱為Lynch綜合徵)和家族性腺瘤性息⾁病(FAP)是最常見的兩種綜合徵,均可導致結直腸癌發病率升高。

當然除了這兩個,還存在其他的高風險遺傳綜合徵。如果自己或者家族中存在這些高風險遺傳綜合徵,你在篩查結腸癌時就需要選擇強化篩查方案,並考慮基因檢測。
對於其他有結直腸癌、進展期腺瘤或進展期鋸齒狀病變家族史、且伴高危特徵(和病變大小和細胞形態有關係,這需要醫生確定)的患者,也建議進行強化篩查。

 4.  如果經過判斷,你屬於高風險人群,我們建議進行強化篩查,具體方法如下:

1)開始篩查的年齡:

如果有一名或多名一級親屬在任何年齡確診,則從40歲開始提前篩查,或者以一級親屬確診腸癌或高危息肉的年齡往前推10年開始篩查,以先發生者為準(舉幾個例子:假如你的父親在58歲診斷出結腸癌,那麼你需要在40歲開始篩查;假如你的哥哥在48歲診斷出結腸癌,那麼你需要在38歲開始篩查)。

2)篩查方法和間隔:

首選的方法是結腸鏡,因為有證據表明腸鏡優於糞便檢查。建議每5年做1次腸鏡檢查(而不是10年)。如果不願意做腸鏡,建議應每年一次做糞便免疫化學檢測。

3)停止篩查的年齡:

至於何時終止篩查,目前證據不充分,可以根據一級親屬診斷結直腸癌的年齡來綜合考慮決定。比如,有1例一級親屬在50歲後確診則應在79歲停止篩查,有≥2例一級親屬在40歲前確診則應在85歲停止篩查,不過一般在預期壽命少於10年的時候停止篩查。

補充兩點說明:
1. 如果一級親屬患有息肉,而且沒有明確證實為進展期腺瘤或鋸齒狀病變,而家族史中又沒有其他異常情況,建議按一般風險人群篩查。

2. 目前,只有以上這些篩查方法是被認可的、能有效篩查出結直腸癌的。除此之外,癌胚抗原(CEA)等血液腫瘤標誌物的作用尚不明確,價值不大

總結:

通過以上介紹,相信大家一定清楚了,為什麼我們要反覆強調篩查結直腸癌的重要性,自己是屬於哪種風險級別的,需要做哪種檢查。

腸鏡雖然是一種有創檢查(如果做無痛腸鏡,還需要使用麻醉藥),但它能直接觀察直腸、結腸和部分末端迴腸內部的情況,如果發現病變,還可以在檢查時進行活檢、切除息肉,尤其對於高風險人群是值得首選的篩查方法。

無法或抗拒做腸鏡的人,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偏好、健康狀況以及當地的醫療資源情況,與醫生討論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其他方法。每種方法都各有優缺點。不管採用哪一種方法,重要的是一定不要忘記篩查這件事。

最後再次提醒大家,確實評估風險是一件非常專業的事情,還是儘量交給醫生來做。

編輯:俞

參考資源:

1. UpToDate:具有結直腸癌或高危息肉家族史患者的結直腸癌篩查

2. UpToDate:結直腸癌篩查:一般風險人群的篩查策略

3. 可友健康資料庫

版權說明:本文經微信公眾號可友健康(ID:gh_ea14669218ec)授權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未經授權不得二次轉載。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