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全身疼,自古就有!這4個藥方請收藏好

小編導讀

很多女士會在生產後出現肢體或關節酸楚、疼痛、麻木、重著的情況, 又稱 “產後遍身疼痛”“產後痺證”“產後痛風"。其實在古代,就有這樣的病了,常用“產後風”“產後腰痛”“雞爪風”等對其描述。後期醫家不斷對產後身痛進行研究, 對本病從病因病機到治療均有著較為全面而深刻的認識。小編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
本病的發病機理, 主要是產後營血虧虛, 經脈失養或風寒溼邪乘虛而入, 稽留關節、經絡所致。
產後身痛的發生, 與產褥期的生理密切相關, 產後氣血虛弱, 或產後發熱後虛損未復, 四肢百骸及經脈失養; 或產後氣血不足, 元氣虧損, 風、寒、溼邪乘虛而入侵機體, 使氣血凝滯, 經絡阻滯或經絡失養; 或產時耗傷腎氣皆可致產後身痛。

血虛

素體血虛, 產時產後失血過多, 或產後虛損未復, 陰血虧虛, 四肢百骸空虛,經脈關節失於濡養,致肢體酸楚、麻木、疼痛。 
治療法則: 養血益氣, 溫經通絡。 
代表方藥: 黃芪桂枝五物湯 (《金匱要略》) 加當歸、秦艽、丹參、雞血藤。 
黃芪、桂枝、芍藥、生薑、大棗、當歸、秦艽、丹參、雞血藤。

風寒

產後百脈空虛, 營衛失調, 腠理不密, 若起居不慎, 風寒溼邪趁虛而入, 稽留關節、肢體, 使氣血運行不暢, 瘀阻經絡而痛。 
治療法則: 養血祛風, 散寒除溼。 
表方藥: 獨活寄生湯 (《備急千金要方》) 或趁痛散、防風湯。
桑寄生、杜仲、牛膝、細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風、川芎、人參、甘草、當歸、芍藥、乾地黃。

血瘀

產後餘血未淨, 留滯經脈, 或因難產手術, 傷氣動血, 或因感受寒熱, 寒凝或灼熱致瘀, 瘀阻經脈、關節, 發為疼痛。
治療法則: 養血活血, 化瘀祛溼。 
代表方藥: 身痛逐瘀湯 (《醫林改錯》) 加忍冬藤、毛冬青、益母草、木瓜或生化湯加桂枝、雞血藤、沒藥、 秦艽、牛膝。
秦艽、川芎、桃仁、紅花、甘草、羌活、沒藥、當歸、靈脂、香附、牛膝、地龍、忍冬藤、毛冬青、益母草、木瓜。

腎虛

素體腎虛, 復因產傷動腎氣, 耗傷精血, 腰為腎之府, 膝屬腎, 足跟為腎經所過, 腎之精氣血虧虛, 失於濡養, 故腰膝疼痛, 腿腳乏力或足跟痛。
治療法則: 補腎養血, 強腰壯骨。 
代表方藥: 養榮壯腎湯 (《葉氏女科證治》) 加秦艽、 熟地黃。
當歸、獨活、桂心、川芎、杜仲、續斷、防風、桑寄生、秦艽、熟地黃。

劉瑞芬工作室治療驗案

王某,女,28 歲。 
初診時間 2014年6月17日。 
主訴: 產後肩部、手臂疼痛3個月。 
初診: 自訴於2014年2月順產一男嬰, 滿月後因不慎受風寒, 肩部、手臂及手關節疼痛, 曾服中藥治療, 關節疼痛減輕, 但雙肩及手臂仍疼痛不適, 體倦乏力、頭暈。風溼四項無異常, 納眠可, 二便調, 月經未行, 乳汁量可, 時有腰痛。 
舌淡紅, 苔薄白, 脈細弱。 
中醫診斷: 產後身痛。 
辨證分型: 氣血兩虛兼有風邪。 
治法: 補氣養血, 祛風止痛。 
處方: 熟地黃15g,當歸12g,白芍12g,川芎12g,黨參30g, 炙黃芪30g,茯苓12g,白朮12g,羌活12g,獨活12g,秦艽 12g,紅花12g,雞血藤30g,延胡索18g,川續斷18g,炙甘草 6g。5劑,水煎服,日1劑。 
二診: 2014年6月22日。服藥後肩部及手臂疼痛明顯減輕, 納眠可,二便調,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弱。偶腰痛。
處方:上方繼用, 7劑, 服法同前。 
三診: 2014年7月1日。患者仍感腰痛,餘無不適。納眠可, 二便調。舌淡紅, 苔薄白, 脈細弱。 
處方: 菟絲子15g,續斷12g,杜仲12g,枸杞子12g,黨參 30g,黃芪30g,炒白朮12g,茯苓12g,香附12g,當歸9g,炙甘草6g。7劑, 水煎服, 日1劑。 
按語: 產後身痛主要是產後營血虧虛, 經脈失養或風寒溼邪乘虛而入, 稽留關節、經絡所致。 
患者產後氣血不足, 元氣虧損, 風寒之邪乘虛而入, 使氣血凝滯, 經絡阻滯或失養而致關節疼痛。 
劉教授自擬八珍祛痛方治療本病, 效果明顯。八珍祛痛方由《瑞竹堂經驗方》的八珍湯加減而成。八珍湯 [熟地黃、當歸、白芍、川芎、黨參 (代替人參)、茯苓、 白朮、炙甘草] 補氣養血; 羌活、獨活、秦艽祛除一身上下之風寒溼邪; 紅花、雞血藤、延胡索活血祛瘀止痛; 川續斷、秦艽又有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

好書推薦

中醫婦科血證與痛證指要
點進封面進入悅醫家·中醫書院購買此書
內容介紹
《婦人規》 雲: 女子以血為本。《產寶諸方》 亦云: 女子以血為基本。氣血和暢在婦女生理、 病理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而疼痛則是婦女疾病最常見的臨床指徵之一, 常與血證並見, 出現在婦女經、 帶、 胎、 產諸多生理環節中。本書以血證、 痛證為抓手, 提綱挈領, 點其要旨, 從類病思路去把握婦科常見病證分類與診治, 闡述其源流, 點明其機制與診斷方案,輔以名醫工作室經驗總結及多位名家治驗, 理法方藥俱備, 文字簡潔明快, 對於中醫臨床醫師學習研究而言具有非常高的參考價值, 對於中醫婦科理論研究亦具有一定指導意義。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