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生】好睡眠有美容的效果|彭鑫博士談健康

    ↑點擊上方卡片關注我↑

本文作者:彭鑫
文章摘自:《彭鑫談內壯健康法》
  “入寢時,將一切營為計慮,舉念即除,漸除漸少,漸少漸無,自然可得安眠。”——清·曹庭棟《老老恆言》
  中關村某著名電腦學校業務校長的女友,2006年我們一起吃飯的時候問我:“皮膚怎麼才能保養得好,有光澤,我現在總是長痤瘡怎麼辦,吃點什麼藥呢?”
  我告訴她說:“最好的方法是早睡覺,特別是十點以前睡覺,夜晚內分泌調整,養肝,女子以血為本,肝養好了,血自然充足,皮膚自然好看!”
  她聽我的話以後,每天十點前睡覺,併名之曰“美容覺”。
  一個月之後再見,沒有化妝的她看起來容光煥發,她說每天都堅持十點就上床睡覺,還用了我介紹給她的睡前泡腳的方法,(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果然睡眠質量有了明顯的改善,皮膚一天比一天光滑,氣色越來越好,她對我的建議讚不絕口。
  人的身體是以氣血為本的,與血關係最密切的,中醫認為,一個是心,一個是肝。女子以血為本,女子的問題通常是與氣血、月經和睡眠聯繫在一起的。
  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就是外表皮膚看著很細緻,很乾淨,養護做得也很好,但是細緻乾淨只是表面的一層化妝品的功效,實際上皮膚沒有血色。
  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一個人的氣血非常重要。氣血不足,外在做得再好看也沒用。所以,我們要由內而外地保養身體,使其自然而然地容光煥發。
  我曾經在北京治療過一些演藝圈的人士,這些人都非常喜歡用高檔化妝品、保養品,在上戲之前用,用完了之後皮膚就顯得特別有光彩,又嫩又白。但是他們來找我的時候,臉色比一般人要蒼老很多。
  因為這些化妝品就是把你的氣血調出來,到皮膚表面。過了兩個小時後,氣血褪掉了,皮膚就要鬆弛、焦黃,這其實就是消耗了氣血,而不是根本的氣血充足。所以說如何充實氣血變得很重要。
  愛美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女人的天性。(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所以關注自己的皮膚病、痤瘡、色斑的多是一些女子。我在臨床上發現,很多皮膚不好的女孩子,睡眠通常不好,要麼晚睡覺、熬夜,要麼失眠、多夢,通過調理睡眠,皮膚就得到了改善。
  最近有一個找我看皮膚病的患者,說很多美容院的技師,看到顧客臉上長了痘痘就想幫她擠掉,這個業務幹得非常勤奮。這不由得使我聯想到一首唐詩:“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因為皮膚的問題往往是內臟問題的外在體現,僅僅把野草剪除,根還留著,甚至還經常施肥澆水,那野草肯定還會茁壯成長起來的。思路的差異,導致有的人忙於除草,而有的人則著眼於改造土壤。
  改造土壤也就是改變身體的內在,使其健康。而身體內在的調理養護也是要靠睡眠來改善的。堅持早睡,使身體得到真正的休息,皮膚自然而然可以得到改善。
  “美容覺”的睡眠時間非常有講究,最佳的睡眠時間是在晚上十點到次日凌晨六點,人體的內分泌和皮膚修復都在這個時候完成。(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用中醫的話講就是人體的氣血在進行重新整合,把身體進行修復。修復裡面有一條和皮膚關係很密切,就是修復皮膚細胞。
  只有在晚上進入深度睡眠的時候,皮膚細胞才能夠充分地修復。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前一天晚上如果睡眠不好的話,第二天臉色非常難看的原因,這就是皮膚細胞沒有得到修復,打破了人體的自然規律。

  我們養生也好,修復生命也好,一定要順應人體的自然規律,把人體修復到自然的狀態,這就是最佳的狀態。
未完待續,明天內容更精彩……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知識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藥物、藥方、針灸以及其他各種治療和養生方法,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切勿自行應用。如因不當使用所產生的問題,概不負責。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彭鑫,文章摘選自《彭鑫談內壯健康法》,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引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並保留相關法律權利)
推薦閱讀

關注「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公眾微信號,回覆數字 2023,查看熱門閱讀集結 .

[附語音]中醫彭鑫博士講解《艾灸養生》系列課程

[附語音]彭博士講《二十四節氣養生》

[附語音]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精華篇

[國新辦]中醫學博士彭鑫:中西醫終極的結合點就在臨床一線

[清華大學]彭鑫博士公益講座——彭祖養生思想的現代啟示

[視頻]八段錦全集養生功法—彭博士送您一份大禮

[視頻]漩渦匯聚能量:升清降濁走圈法

[視頻]彭鑫博士座客央視——如何給寶寶捏脊

[精品文章]“冬至”一陽生,正確的養生方法是這樣的

[精品文章]偏方到底能不能吃?

[精品文章]大德必得其壽:心胸豁達是養生第一理念

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

微信公眾平臺:pengxinboshi

官網:www.pengxinboshi.com

新浪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騰訊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彭鑫博士門診預約及講座邀請方式

↓ ↓ ↓

預約方式:點此處詳細瞭解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