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電視臺、奧地利駐滬總領事、敘利亞小說家……他們都在為浙江人點贊!

CNN土耳其電視臺相關報道


公羊救援隊全隊在回國前接受了CNN土耳其電視臺記者的採訪。採訪中領隊表示:“地震發生在夜間,而且在大城市。人們還沒有準備好。我們一到災區就和土耳其救援組織AFAD一起快速進入搜尋工作。我們使用了雷達和特殊的呼吸測量設備,還有我們救援犬Lucky的幫助。


CNN新聞中強調:“地震後許多國家幫助了土耳其,中國就是其中之一。中國救援隊在哈塔伊停留了5天,向受害者伸出了援助之手。”



中國駐伊斯坦布爾總領館代總領事吳健在採訪中表示,將繼續向土耳其提供支持。他說:“大約有400人從中國來到土耳其參與救援。一知道有地震,中國就開始積極提供幫助。我們的救援隊一直與土耳其並肩作戰。”

自地震發生以來,都市快報運營的杭州市官方海外社交賬號Hangzhoufeel一直都密切關注浙江力量援助土耳其的消息,相關推送閱讀量超36162次,互動量超2211次。


救援行動引發廣泛關注,奧地利駐上海總領事Helmut Rakowitsch、敘利亞短篇小說作家Hala Hmerie點讚了Hangzhoufeel關於浙江公羊救援隊的Lucky救援犬出國前往土耳其進行搜救的推文。

廣大海外網友的心也被這次地震事件和國際救援行動所牽動。來自伊斯坦布爾的網友Murat Cetin Bayram用兩國國旗與愛心發表評論:“謝謝中國!”

從一個人到一群人

地震發生後,生活在杭州的土耳其人心急如焚。就職于吉利集團的Levent Aktay第一時間聯繫在伊茲密爾的家人。“家人很安全,伊茲利爾沒有受到地震影響。我的表弟住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位於震區。目前他很安全,但他的很多朋友自從地震後就再也沒有了音訊。”Levent的心情沉重,把微信頭像換成了黑色的土耳其國旗。


送往土耳其的捐贈物資

這幾天,他開始向周圍朋友打聽物資捐贈渠道,想要為家鄉救援貢獻力量。2月8日,土耳其駐上海總領事館公眾號上的“抗震救災公告”引起了他的注意。公告列出了優先需要的物資清單如冬季服裝、防雨衣、帳篷、睡袋、手電筒等,並附上了接收救援物資的地址與聯繫人信息。Levent立刻聯繫了在義烏做生意的朋友,購買了許多衣服,準備寄往土耳其駐上海總領事館指定的貨倉。


Levent在裝箱打包捐贈物資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為了發動更多人參與物資、現金捐贈,Levent聯繫了兒子就讀的學校——位於濱江區的杭州國際學校,希望學校能夠動員師生一起加入捐贈隊伍。隨即,在杭州國際學校校長助理Mrs Stubbs的號召下,師生送來了滿滿幾大袋的物品。這批載滿愛心的物資從上海出發,搭乘土耳其航空貨機,將師生們的愛心送達。


Levent前往杭州國際學校領取師生們準備的物資


Levent的好朋友和土耳其同胞Nejip也一直在為援助祖國拼盡全力。Nejip畢業於浙江大學,在杭州生活了十幾年,能說一口流利中文,認識的朋友也多。他沒有想到,這次自己能夠幫助藍天救援隊解決落地翻譯的問題。


Nejip與藍天救援隊隊員合影

地震發生後,藍天救援應急協調中心在第一時間啟動了緊急人道主義援助機制,並於2月8日派遣第一梯隊60人的救援隊伍前往土耳其災區開展地震救援工作。出征前,救援隊碰到一個難題:隊裡沒人會講土耳其語,語言不通將對救援造成巨大影響,正缺一個會講中文的土耳其人。於是Nejip將居住在災區的浙大校友介紹給了救援隊,讓校友擔任救援隊裡的翻譯。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為了匯聚各方捐贈力量,Levent加入了“土耳其物資救援”微信群。截至2月16日,群裡已近400位中外成員,捐助金額超過50萬元,他們中有經營紡織業的企業家,有想略盡薄力的企業員工,也有在華生活的土耳其人,捐款金額從幾十到萬元不等,大家用一點一滴的愛心,儘自己的最大努力。


據瞭解,群中的捐款既用於賑災救援物資採買,也與土耳其當地的公益組織AHBAP合作,幫助此次地震受害者渡過難關。美國著名歌手麥當娜也在自己社交賬號推薦了這個公益組織的捐助網站,號召粉絲為土耳其和敘利亞的人們送去治癒的力量。


愛心沒有國界,不分語言。微信群裡,無論是中文還是土耳其語,都洋溢著一股滿滿的正能量。


“天佑土耳其,中國朋友和你們在一起”。


“祝願土耳其的兄弟姐妹都能平安渡過這次災難,願我們的家人都能平安健康,我們一起祈禱”。

“我們不會忘記你們的幫忙”。


“在災難面前,中國朋友並沒有退縮,而是第一時間,為土耳其捐款捐物。我們第一次感受到了6820公里的距離其實並不遙遠,中國朋友以實質行動,再一次詮釋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真正意義。感謝中國,感謝你們。”


感謝中外朋友捐助的漫畫海報

祈禱、鼓勵、感激……這些充滿力量與溫情的聲音,把相隔萬里的人們凝聚在一起。


這場跨越6820多公里的遠程救援,展現了中土兩國深厚的情誼。

救援需要接力,也需要耐力。災後重建工作任重道遠,未來相信會有更多人加入救援,延續這場雙向奔赴。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記者 祝景寧 

通訊員 吳慧中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