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喝茶的人,最後都怎樣了?研究發現:每天2-3杯茶或可……

最近

全省各地的茶農都在忙著“掐尖”

讓喜歡品茶的人們激動了一把

茶與咖啡、可可並稱為

世界三大無酒精飲料

那麼長期喝茶的人

身體會有什麼變化?

01

長期喝茶的人

身體會有什麼變化

2022年,《內科學年鑑》一項涉及50萬人的研究表明:與不喝茶的人相比,每天喝2-3杯與全因死亡風險降低13%有關

而茶之所有這麼大的健康魔力,很大程度歸功於茶多酚這種成分,它是茶葉中多酚類物質的集合體,茶的澀味也來源於此。

1
有助於抗氧化

茶葉含有較多的茶多酚,它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以清除人體多餘的自由基。研究發現,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比維生素E更強。

2
幫助降低三高風險

“三高”指的是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茶葉中含有茶多酚、兒茶素和茶氨酸等成分,這些成分可以幫助降低血壓、調節血脂和降低血糖。一些研究還表明,長期喝茶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發病率。

3
促進腸道健康

腸道菌群一直被認為是人體的“第二大腦”,與新陳代謝、內分泌循環息息相關。

茶對於腸道的作用,其實跟益生元類似。茶葉中的茶多酚、茶氨酸、咖啡鹼都是維持腸道微生物平衡的好幫手,共同促進有益菌的生長,抑制有害菌的繁衍。其中,喝茶對於預防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積極意義也已經被證實。

02

2類綠茶的禁忌人群

不過,茶葉雖好,卻不是什麼人都適合,尤其是新茶。嚐鮮歸嚐鮮,喝新茶要注意點什麼,先來聽聽浙江醫院中醫內科主任楊敏春主任中醫師怎麼講。

1
胃寒者要忌口

一般來說,春茶,特別是早春茶,往往被認為是一年中品質最佳的。在早春相對較低的氣溫下,茶葉中含氮化合物的合成與積累也較多,所以遊離氨基酸、蛋白質等營養成分含量較高。 

新茶剛採摘回來,存放時間短,含有較多未經氧化的多酚類、醛類及醇類物質,這些物質對健康人群並沒有多少影響,但胃腸功能較差的人,尤其是慢性胃腸道炎症患者就不適合多喝

這些物質對胃腸私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因此原本胃腸功能較差的人喝了新茶就容易胃腸不適,嚴重的還可能誘發胃病。 

每年春季,楊敏春都會遇到幾位喝新茶誘發胃病的人。她說,中醫的角度來說,有的人的胃偏寒,平日裡對於一些寒涼的東西多不耐受,而我們平時強調的新茶多是綠茶,綠茶的新茶一般多是偏寒的,所以才說它有清心去火的功效,所以對於本身胃偏寒的人來說飲新茶並不合適。

2

貧血者不宜喝濃茶

茶多酚又稱茶鞣茶單寧,是茶葉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微有特殊氣味,具澀味,對胃粘膜有刺激性,可能會引起噁心、嘔吐,還會影響人體對鐵的吸收。

所以,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以及存在缺鐵性貧血的人群不能喝濃茶。孕婦需要孕育胎兒,產婦以及其他哺乳婦女需要哺乳嬰兒,兒童也需要大量的鐵來適應成長,以上人群本身就易患有缺鐵性貧血,一般需要進行補鐵,而茶中的鞣酸會和鐵結合,妨礙鐵的吸收,使貧血加重。

同時,由於新茶中的咖啡因、活性生物鹼以及多種芳香物質的含量較高,易使人的神經系統興奮。大量飲用新茶後,有些人會有頭暈、心慌、四肢無力等“醉茶”現象,特別是對神經衰弱、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來說,影響更大。

因此,對於患有以上疾病的人群,建議將新茶購買後進行適當的存放,讓茶葉得以自然氧化,可以減少對胃腸道、心血管等系統的刺激。

需要注意的是,最好不要用保溫杯泡茶。因為高溫、恆溫的浸泡環境,會大量破壞茶葉中的維生素,同時由於芳香油大量揮發,茶鹼和鞣質等大量溶出,不僅降低了茶葉的營養價值,還容易使茶水變得苦澀乏味。據現代醫學研究,喝淡茶更有利於人的健康,即使想喝茶,也應注意“淡茶溫飲”。

03

新茶保管要避光

有經驗的茶農一般都會在新茶製作好後,將它們存放半個月左右,讓茶內的酚類、醇類物質進一步氧化,再拿出來喝。這樣一來,不但不會強烈刺激腸胃,茶葉的香氣、滋味也更為醇厚。 

另外,選購春茶時也需要注意。挑選春茶時不要買水分含量高的,那種摸上去潮潮的茶葉非但不容易保存,還會發黴,滋生細菌。 

既然如此,要怎麼貯藏春茶呢?

木炭貯存法

取1公斤木炭裝入小布袋內,放入瓦壇或小口鐵箱的底部,然後將包裝好的茶葉分層排列其上,直至裝滿,再密封壇口。裝木炭的布袋一般每月換裝一次。 

冷藏貯存法

將含水量較低的新茶裝進鐵製或木製茶罐,罐口用膠布密封好,把它放在電冰箱內,長期冷藏,溫度應保持在5℃。另外,茶葉要放在較高的通風處,不要讓陽光直射茶罐。每次買茶量以一個月能喝完為佳,貯藏太久的茶葉風味也會受損。

來源:浙江醫院

點擊下方預約 直播開始前將提醒你↓↓↓


分享

點收藏

點點贊

點在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