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健識】世界腎臟日|關愛腎臟健康,你做對了嗎?

做健康的傳播者,路同行,一起成長

您知道嗎?全世界平均每十個人中,就有一名慢性腎臟病患者。在過去的30年間,其他疾病的死亡率呈現了明顯下降趨勢,如心血管疾病下降了30.4%,癌症下降了14.9%,慢阻肺下降了41.3%,而慢性腎臟病(CKD)的死亡率卻上升了2.8%,截止到2019年,慢性腎臟病的死亡率已從30年前的第18位上升至第11位,超越了肝癌(第12位)!致死率增幅居所有慢性病之首。預計到2040年,慢性腎臟病將成為致死原因第五位的疾病。

在我國,成人慢性腎臟病患病率已經高達10.8%,約1.3億人。全國尿毒症患者達300萬人,給患者個人、家庭以及整個社會都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然而,在醫療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為什麼這麼多的腎臟病患者會錯失治療良機,最終發展成尿毒症呢?

首先,許多腎臟病患者在早期一般不會有特別的臨床症狀,當感到不舒服去就醫時發現很多已經進入到腎病的中期甚至晚期了。據統計,慢性腎臟病的知曉率卻僅為12.5%,因此慢性腎臟病又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其次,伴隨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糖尿病患者正在逐年增加,據統計,平均每3個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個糖尿病腎病患者,在美國糖尿病腎病已成為導致終末期腎病的第一大原因,在我國也已成為僅次於各種腎小球腎炎的第二大原因,尿毒症患者中有1/3左右是由糖腎引起的。由於糖尿病腎病存在複雜的代謝紊亂機制,即使控制住了血糖,仍然會攻擊腎臟,一旦發展到終末期腎臟病,治療起來相較其他腎病更加棘手。況且慢性腎臟病往往病情遷延難愈,一人得病,患者家庭往往揹負沉重負擔。

如何早期發現腎臟病,做到早防早治尤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當身體出現以下幾種情況需提高警惕:

水腫,早上起來眼瞼或下肢出現水腫,休息後不易消退;
泡沫尿,小便出現細密且不易消散的泡沫,這說明尿液中蛋白質含量較多;

尿液顏色變化,正常人的小便顏色一般呈現淡黃色透明狀。小便顏色發紅甚至色同濃茶、醬油可能提示腎臟病變;
尿量突然增多或者減少,正常人一天的尿量在1500毫升左右,每天的小便次數在4~8次,如果沒有因為發熱、大量出汗、大量飲水等情況,出現尿量突然增多或減少,須及時就診;

血壓升高,有些人長期血壓高,已經不會感覺到頭暈、頭痛等不適,一定要通過測量才能明確血壓情況。
就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基礎疾病的患者,需要定期檢測腎功能情況,以早起發現腎損害情況,及時干預減少相關併發症風險。

同時需要避免容易導致腎臟損傷的相關因素:

1一,感染

感染

感染是導致腎臟疾病最常見的因素,包括一些細菌、病毒導致的全身感染或腎臟感染,我們常見的咽炎、扁桃體炎都可能是誘發因素。

2

藥物因素

很多人稍有不舒服,就要吃藥,尤其像感冒藥、消炎、止痛類的藥物更是如同家常便飯般隨意服用。還有一些人為了控制體重,吃減肥藥,殊不知很多藥物都有腎毒性,服用不當很可能會導致腎臟損傷;

3

不健康的生活習慣

例如熬夜、憋尿、飲水少,飲食口味較重,時間長了都容易損傷腎臟。

許多病人會把腎病和尿毒症畫上等號,得了腎病十分恐懼。其實,腎病並不可怕,多數腎病都是慢性的。早發現早治療,許多病人是可以避免發展成尿毒症的。首先要消除對疾病的恐懼心理,到正規醫院進行疾病診斷、判斷腎功能情況、積極接受治療。慢性腎病的治療週期一般比較長,藥物見效比較慢,要有耐心不要頻繁更換治療方案,一些腎病患者往往只注意尿常規的結果,其實,腎病的治療並不僅僅是為了改善症狀和尿常規的變化,更重要的是如何保護腎功能。因此治療需要個體化。其次,原發病的治療對腎病患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慢性腎小球腎炎的患者,積極控制血壓、減少蛋白尿、做好個人防護及衛生,儘量避免出現感冒和一些感染的情況。糖尿病腎病的患者,要控制好血糖、血脂;如果蛋白尿比較多或者腎功能異常,飲食上要限制高蛋白食物的攝入,高血壓患者要低鹽飲食,最好控制血壓達標。治療期間應嚴格遵循醫囑,配合治療,同時應定期複查,避免疾病變化。

新冠三年,疫情對人們的生活特別是身體健康造成了很大影響,腎臟是新冠病毒攻擊靶器官之一,慢性腎臟病患者普遍免疫力低下,更是新冠感染的高危人群,許多慢性腎臟病早期患者因此加劇了腎功能進展,面對洶洶的病毒,腎友們該如何化險為夷、更好的保護腎功能呢?

“陽康”後也不可掉以輕心,需關注以下幾點:

1
關注體重和水腫情況

在新冠感染期間發熱、口乾時難免會多飲水,但腎功能減退患者可能會出現水液瀦留引發心衰,因此要特別注意體重增加和肢體水腫的症狀,如果水腫加重應限制水份。

2
關注血壓情況

慢性腎病患者許多合併高血壓,在“陽康”以後有可能仍有焦慮和睡眠障礙會導致血壓波動,此時應注意監測血壓情況,並及時調整降壓藥物。

3
關注嗅覺味覺

大多數嗅覺味覺下降,會在新冠病毒感染後一個月內恢復。慢性腎病患者要控制鹽份攝入,不宜過量食用鹹味食物。如果出現嗅覺或味覺下降,可以進行以下嘗試:

每天刷牙兩次,確保口腔衛生。

進行嗅覺訓練,包括每天聞檸檬、玫瑰、丁香等,一天兩次,每次20秒。如持續3-4周仍無恢復,建議口腔科、耳鼻喉科門診就診評估。

4
關注身體疼痛情況

新冠感染及恢復的過程中,多會出現關節疼痛、肌肉痠痛、咽痛等疼痛表現。慢性腎病患者本身腎臟損傷不宜隨意和長期服用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鎮痛藥;

5
關注飲食營養調配

慢性腎病患者,特別是腎功能減退的病人飲食上需遵循低鹽優質低蛋白的原則。在恢復期食慾不振時可以少食多餐,以清淡易消化食物為主;而對於進食量本身極少、營養不良的老年患者可以適當放寬限制,增加優質蛋白的攝入(如蛋、魚、肉、奶等);對於腎功能減退的患者要特別注意限制含鉀量高的食物(如茶葉、堅果、水果等)並及時檢查血電解質。

6
特殊人群

65歲以上的老人,患有心腦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慢性腎病、腫瘤、肥胖症等基礎疾病的人群,新冠感染“陽康”後還咳嗽、活動後氣促或胸悶、精神食慾差、應該去醫院做全面體檢。

那麼對於普通人群來說,怎樣保護腎功能呢?

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戒菸、肥胖減重、低鹽飲食、適度恢復鍛鍊、避免過度勞累;
正確用藥,避免藥物所致的腎損傷;

定期體檢,早期發現危險因素,預防糖尿病、高血壓、高尿酸、肥胖等;

2023年3月9日是第18個世界腎臟日,今年的主題是“人人享有腎臟健康——未雨綢繆,支持弱勢群體”。在腎臟日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呼籲人們及早重視腎臟健康,同時關愛慢性腎臟病患者群體,為健康中國助力添彩!

(圖片源於網絡)


供稿:上海市醫學會腎臟病專科分會

作者:陳 瀟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浦南分院腎內科

審核:蔣更如 汪年松 上海市醫學會腎臟病專科分會

上海市醫學會積極發揮自身優勢,開拓醫學科普新局面。持續開展“健康方向盤”、“架起彩虹橋”和“青年醫學科普能力大賽”三大系列品牌活動。青年醫學科普能力大賽已經成為滬上乃至全國最具影響力的醫學科普比賽之一,培養了大批醫學青年科普人才,為青年醫學工作者打造了新時代“有情懷、有溫度、有傳承、有創新”的四有科普舞臺,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添磚加瓦。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