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熱、下有寒,怎樣一起解決?

小編導讀

在中醫學中,病因病機多樣,很多情況下,人們患病並不是單一病因病機,而是較為複雜的情況,如寒熱錯雜、虛實錯雜等。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個醫案就是這種情況,患者上熱下寒,如何調治呢?治熱、治寒?還是想辦法一起治呢?張懷亮教授是這樣做的——

患者:李某,女,22歲。2015年12月11日初診。

主訴:畏寒4年。

現病史:患者4年前無明顯原因出現畏寒,冬季手足冰冷,夏季惡開空調,自覺腰部畏寒明顯,平素喜熱飲,口中和,身有力,時心煩急躁,面額部丘疹,色紅,或有膿頭、疼痛,易脫髮,平素易上火,食紅棗即上火見口腔潰瘍,小腹怕涼,飲涼小腹疼痛伴痛經,納眠可,二便調,舌尖紅,苔薄白,脈滑數。

西醫診斷:亞健康狀態。

中醫診斷:畏寒(證屬脾腎陽虛,心胃火旺)。

治法:溫補脾腎,清熱瀉火。

方藥:潛陽丹加味。藥用生地黃9g,當歸10g,炒白芍15g,乾薑12g,制附子9g,砂仁21g,龜甲15g,炙甘草15g,黃連9g。7劑,水煎服。

二診:2015年12月21日。服上方,心煩減輕,面額部丘疹減少,仍見畏寒明顯,小腹發涼,手足冰涼,食涼小腹痛,身有力,心不煩,口中和,易上火,納眠可,喜熱飲,大便黏滯,小便可,舌淡紅,邊齒痕,苔中部黃膩,根部無苔,脈滑。中藥守前方加炒白朮15g,萊菔子30g,7劑,水煎服。

三診:2015年12月30日。服藥症狀繼減,口腔潰瘍未再發,額部丘疹減少,大便已無黏滯。現症見:畏寒,手足冰涼,飲涼及受涼後小腹痛,無心煩,口中和,額部紅色丘疹,身有力,納眠可,喜熱飲,二便調,舌紅苔黃膩,根部無苔,脈滑。中藥守上方附子加至12g。

按語:患者為上熱下寒之證,其上熱症狀:面額部紅色丘疹,疼痛,平素易上火,食紅棗即上火,性急躁,舌尖紅等;心主血脈,其華在面,額部又為心之所主,心火偏盛,於氣分見心煩急躁、舌尖紅,延及血分,血分鬱熱,則見額部丘疹、色紅而痛,即“諸痛癢瘡、皆屬於心”之謂;發為血之餘,血熱發枯,故易脫落;胃為陽明,多氣多血,脾胃素弱或內熱素盛者,飲食稍滯或偏溫熱即易壅滯化熱,棗雖補中但性溫且偏壅滯,患者內熱素蘊,故食棗即易上火。

下寒症狀:畏寒,腰部尤著,飲涼痛經,小腹怕涼,喜熱飲;“陽虛則外寒”,腎陽為一身陽氣之根,腎陽虛衰,機體失於溫煦,則見畏寒肢冷,腰為腎府,故而腰部畏寒尤甚;喜熱飲,為脾陽虛;脾腎陽虛,陰寒內盛,下焦失於溫煦,則見小腹怕涼,飲涼則陰寒更盛,寒凝氣滯,血行不暢,故而見涼飲痛經。

患者證為脾腎陽虛,心胃火旺,其治當溫補中下,兼清心胃之火,方以潛陽丹加味。附子溫補腎陽,龜甲潛鎮浮陽且喻陰中求陽之意,砂仁、甘草重用,一則補益中土,宣暢中焦,另來“腎之蟄藏,必藉土封”,土厚則水安火藏,以復少火生氣、助生生之機;增乾薑溫補脾陽;患者兼心胃火旺之證,且病兼血分,以四物湯減味去川芎,涼血養血,增黃連,入心胃兩經及氣血分,清熱涼血,瀉有餘之火。組方寒熱補瀉同用,剛柔相濟。

二診患者面部丘疹減,血分熱漸減,而大便黏滯、苔黃膩之中焦溼熱證漸露,為氣分病,脾虛溼蘊,溼漸化熱,於前方加炒白朮健脾化溼,萊菔子重用降氣通腑,行氣化痰。

三診患者服藥症繼減,大便黏滯消失,腸腑溼阻之症減,仍見畏寒、手足冰涼、小腹惡涼之症,陽虛未復,故增附子量,加強溫陽補火之力。

名醫經驗集

張懷亮教授自幼跟從祖父侍醫,熟讀中醫經典,臨證多年,經驗頗豐,本書將其總結,以饗讀者。

  

《張懷亮臨證經驗選粹》

點進封面進入悅醫家·中醫書院購書

掃碼免費試讀

本書分為四個部分,“醫家小傳”篇敘述了張懷亮醫學成才之路;“學術精華”篇詳細論述了張懷亮關於新型三焦理論體系及君相火理論的應用;“臨證精粹”篇翔實客觀地記載了張懷亮臨床診治失眠、抑鬱症、中風、眩暈、頭痛五種臨床常見病及三焦辨治的醫案,並附以按語,努力將張懷亮的辨證思路和用藥規律展現在讀者面前;“弟子心悟”篇是張懷亮弟子在長期伺診期間總結老師診治內科雜病的學術經驗。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