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後失眠患者增多了,如若採用針藥結合的方式進行治療應該能收到更加滿意的效果。文中楊甲三老中醫提出了三種證型失眠的治療方法,您是否還有更多的經驗?歡迎一起交流、分享!下面小編為大傢俱體介紹。
失眠又稱“不寐”,是指以經常不易入寐為主要特徵的一種證候。其臨床表現不盡一致,有初睡即難以入寐;有寐而易醒,醒後不能再寐;亦有時寐時醒, 寐而不實,甚則徹夜不得入寐者。本病常兼見頭暈、頭痛、心悸、乏力、神疲、健忘等症。
根據其病因病機及證候特點,一般可分為心脾不足、陰虛火旺及痰溼積滯三型論治,茲分述如下。
一、心脾不足
主證:寐淺易醒,面黃神倦,舌淡,脈細弱。
病因病機:思慮勞倦損傷心脾,脾傷則生化乏源,氣血衰少,加之心傷陰血暗耗,血不養心,致心神不安,寐淺易醒。面黃神倦,舌淡,脈細弱,均為心脾不足、氣血衰少之故。心氣失交於腎,證屬陽不交陰之失眠。
立法:健脾助運,養血益氣安神。
處方:脾、腎、肝、膽俞,三陰交、承山、神庭,或灸氣海。
方義:脾俞配脾經之三陰交穴以健脾助運,加肝、膽俞調肝扶脾,培土抑木。火能生土,故再輔之腎俞,配足太陽膀胱經穴承山,用補法助腎陽以生脾土。“腦為元神之府”,故配神庭、本神,以寧神定志。或配灸氣海穴,亦取其補氣健脾之意。此均為緩則治其本之法。
二、陰虛火旺
主證:寐難多夢,掌熱唇紅,舌赤,脈細數。
病因病機:稟賦不足或勞捲過甚,致腎陰耗傷,真陰不升,心火獨亢,水虧不能吸火下行致寐難多夢。掌熱唇紅,舌赤脈細數均為陰虛火旺之象,證屬陰不納陽之失眠。
立法:壯水制火,滋陰清熱。
處方:太溪、列缺、通裡(均用補法),曲池、足三里(用瀉法),解溪(瀉法),神庭、本神。
方義:太溪為足少陰經之原穴,配手太陰經列缺穴(此穴交會於任脈),肺屬金,金生水,本源同治,以壯水滋腎為虛則補其母之法。通裡是手少陰心經之絡穴,解溪是足陽明胃經之經火,心胃同治,奉養心陰。
足陽明胃經合穴足三里配手陽明大腸經合穴曲池,意在通降胃腑,清熱降火。神庭、本神是主神志病的專穴,一併用之。諸穴相合,使陰水上奉,陽火下降,庶以陰陽互戀,神志安定。此屬標本兼治之法。
三、痰溼積滯
主證:心煩不寐,胸脘痞滿,苔膩,脈滑。
病因病機:飲食不節,腸胃受傷,宿食積滯,化為痰溼,壅遏中宮,則水火上下交通道路受阻;或七情傷及肝脾,生溼成痰貯胃,水火難以交媾。症見心煩不寐,胸脘痞滿,苔膩脈滑,均屬宿滯痰溼致胃氣不和而神不安舍。
立法:通腑和胃,祛溼化痰。
處方:四門、足三里、曲池、內關、四關、神庭、本神(均用瀉法,強刺激)。
方義:四門穴(中脘、天樞、氣海)為主腸胃病之要穴,足三里為足陽明經合穴,與中脘相配為募合配穴法,以和胃化痰;和胃需通腸,故配大腸經募穴天樞;化痰必理氣,故配氣海穴。
四關穴(合谷、太沖),為主神志病要穴,配手厥陰心包經內關穴、手陽明大腸經曲池穴以理氣寬胸,疏肝清熱。此為治標之法。神庭、本神二穴為神志病專穴,故無論何型均可用之。
四、總結
總之,不寐有虛實兩端。虛證多責在心、脾、肝、腎,宜調補氣血或壯水降火;實證責在胃腑,當通腑和胃,化痰祛溼。臨證分型是相對而言,只言其常而未言其變,故不可拘泥。
注意:
1.施灸時宜多灸少腹或下肢,勿灸頭部有助於引火歸元。
2.加強精神與生活的調攝,保持情志舒暢。睡前勿劇烈活動,少思考,使思想平靜,避免菸酒濃茶等。每日可有適當的體育鍛煉或體力勞動。
3.較頑固之失眠者尚要做思想工作,使之消除顧慮及緊張情緒。長期服用安眠藥者,在針刺同時可逐步減少其用量乃至停服。亦可配合適當的中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