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天學習夾陰傷寒證的11個診斷辨證法。
古話謂先識病而後知治。欲識體質之虛實,寒熱之真假,陰陽之孰盛孰衰,病所之在表在裡,則辨證足矣。以下內容介紹夾陰傷寒的診斷與辨證法。
夾陰傷寒證的舌苔,至寒從熱化時期,類似溼溫證伏邪證夾積化燥之苔。因其同屬蘊熱內蒸,氣不化達。
彼證是屬於積滯內阻,表裡氣窒者,則可一下而氣通表達;此證則由於寒凝氣弱,氣化失司,濁邪凝泣,津不上承,胃氣無蒸變之能,舌苔自少變化,而有乾燥或濁膩之假苔,切不可為此種舌苔所蒙,而誤下誤清,以傷陽氣。
在診斷時參合各症,確定無差,則苔雖厚而龍牡不嫌其澀,苔雖幹而桂附不嫌其溫。下元固而氣化津回,陳苔自去,新苔自布。
蓋閱苔時當審慎周詳,見厚苔,則須想到可能是前一時期之宿苔也。又有一種舌紅無苔而幹者,在此證亦屬氣弱不能化津,津不生則無露以溉於上而承於舌。
筆者曾用鹹寒育陰救下之品,加於辛溫扶陽劑中,而收到津回舌潤之效(若屬上熱過重之證,桂附可不入煎劑,另研細末為丸吞服,飛渡上焦)。
此證在熱度高時,脈搏亦見弦滑而數,有如實證之脈;但重按總是軟弱,尺部總是浮露而搏指,或者小弱而無力。
在病初起時,雖有熱而其脈都細弱,或軟大。所以能診到初期脈象,就易於辨識後期之假脈,否則每為所惑。
此證初起,面色都灰滯慘淡,如未盥洗之狀;後期則油垢浮亮,精微色現,如演戲員扮臉上油者然;以後面額泛紅,鼻翼生垢,髮際溼漬,則陰盛格陽之局,星星之火,有燎原竄發之勢矣。
情態方面,初起都懶於言動,沉悶失望,蜷臥音低,一派陰靜之狀。以後則隨發熱程度,而變為躁擾不安,見人則怕煩,無人則自煩,詢之則苦難名言,不屑與語。
若至氣短聲促,反覆難安,掀被坦胸,聞聲即現暈脫,合目如凌空中,則元海無根,精氣神三者,傷殘渙散極矣。
此證初期得汗,總以溫汗透及足底為最佳。汗後脈靜身涼,神定志得,即為愈期。在病人得汗後,詢其汗出得舒適與否,可為此證已愈未愈,及體質是實是虛之辨。
病人汗後自言體適神歡,一無所累者,則此汗確是好汗。若尚有餘熱,不妨再可微汗。
若汗後自覺周身不舒快,並自言不欲出汗,或汗後毛悚冷感,或汗後轉側不安,則此汗即非好汗,非惟不可再汗,更須斂其汗也。
此證小便,毎多不爽,而小腹部自覺有急滯欲溺之意,有難以把小便送出之苦。
初起熱不重時,用五苓散以宣膀胱氣化。倘以後熱蓄下焦,尿黃難出,則須用東垣滋腎丸,滋陰導火,以推動腎經氣化作用。或用琥珀、肉桂、川黃柏,加麝香少許,研末糊丸吞服,以利竅行瘀,宣氣通尿。
總之此證之小便不利,當思陽虛氣不宣化是一層,陰虛津液內竭亦是一層,切不可徒事滲利,傷氣傷津。若小便窒而陰莖縮,腎氣腎陰皆竭,苟非津氣來複,則小便始終難通也。
此證最怕便溏洩瀉,中土失運,難以載行藥力。
經曰: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精氣之來複,藥物之補充,全賴脾胃健運為主。故此證當以保護中氣為第一,而尤須病者腸胃無積滯阻夾為順。
但病至後期,由於溼熱鬱蒸,腸胃每多垢滯,變生旁流及洩利;或因脾胃氣弱,不能推動而熱結,或不能固攝而下漏,當辨其虛實而施治。即使確有積垢,亦當慎下。在萬不得已之時,唯附子瀉心湯法,庶不失溫下之旨。
方中大黃宜再三考慮,切勿亂投,以免陽氣隨傷。筆者曾遇一例,前醫用大柴胡湯而致大便洩利,餘用桂、附、龍、牡、知、柏、夏、陳等而宿垢竟下,足見藥證相投,方能奏效。
此證初起,並不口渴,或雖渴而漱水不欲咽,迨熱勢漸重,則渴而喜熱飲,且飲下胸痞作飽、噯噫。
水飲不易下趨,小便之量總少,此乃由於氣弱不司輸化,通調之職不靈。治之之法,張聿青流氣化水之法,可以參用。切須記住此渴乃是假渴,而注意化氣承津之治,若恣用甘寒,則鮮有不僨事者。
筆者曾見一例,因多服甘寒藥致小便全無,腹隆起如爛西瓜,按之聲咚咚然,而口渴始終索飲不已。
又筆者十餘年前,自患下寒腹痛,起於午夜,口渴恣飲,飲不解渴。自覺所飲只堆積中脘而不下行,飲多胸脘撐滿,則傾吐而出。無奈則以水漱之,後服大劑溫陽化氣之藥,外以蔥麩熱熨腹部,俟腹中聚痛既散,小便暢行,其渴始解。可見此證口渴,確非裡燥真渴,實由氣不化津也。
至若末期,則邪火焚如,煎熬就涸,又當別論。但以大隊鹹寒育陰之品救之,亦間有可生者。
此證因其中下氣虛,攝納無權,衝逆之氣不平,故多噯噫不舒,甚或易見呃忒。
筆者曾遇一例呃忒不止證,在無意之間,按住病人當臍跳動之動脈,呃忒竟停。因反覆數次,以做試驗,竟能隨按隨停,不按即呃,其效如響斯應。
足見此證之呃忒,非尋常寒呃可比,而是由於衝氣逆上,戕賊中氣所致,治法惟平衝鎮逆、柔肝安中為最合。其一般苦洩辛開,辛香耗氣之法,當慎用之,恐耗散其氣也。
腹診是此證最緊要之診察。蓋此病之特徵,在腰腹部表現最著。
病人腰部必酸重痛楚,身重艱於轉側,如腎著證之腹重如帶五千錢。其腹部都板窒不舒,小腹部感覺弦急,病人喜側臥蜷臥,以鬆緩腹部板急之苦。
再有腹痛一層,尤須詳辨。初起腹痛,團結當臍,若有聚結,若有冷痛。此時熱尚不甚,寒凝於下,氣窒不化,細辛、附子、桂枝加桂,治之甚效(當參合苔脈症狀)。
若至痛延滿腹,板窒而拒按,臍上跳動(此時最易誤下),則已呈痛甚傷氣,氣傷將散之勢。即當加用龍牡,以防氣散。
若至腹部板硬而痛,臍跳甚急,直至於脘,則精血漸虧,衝脈受傷,諸氣逆上,陰火上幹。此時急宜堅陰滋腎,潛陽平衝,救逆導火。醫者如臨大敵,全賴運籌得當,最為吃緊關頭。若至臍腹板硬而覺膨,痛不可按,則失之晚矣。
筆者曾見一病人,在垂絕時神識清朗,而餘手剛著其腰,尚未用按,即呼痛不已。餘當時不解何故,後與吾師討論,雲此乃氣散之絕候。
臍診亦此證緊要之診斷,於腹診中已附帶論及。用再提出專論者,因此事不為吾道注意,且有不贊成此種診法,認為當臍本有動脈,不足為診斷之助。
殊不知《內經》明言:“衝脈起於氣街,挾臍而行。至胸中而散”。又云“衝脈為病,逆氣裡急……衝脈起於關元,隨腹直上。寒氣客則脈不通,脈不通則氣因之,故喘動應手矣。”
仲景特傳臍築症,謂臍築湫痛,命將難痊。王海藏曰:臍下築者,腎氣動也。沈金鰲曰:腎間動氣,下出丹田,為人身之根本。敝族穎甫先伯釋此證日:陽氣浮於上則自煩發熱,浮陽吸腎邪上僭則當臍跳動。此陰寒上逆,衝氣上冒之證。可稱寫實之作。
統觀昔賢發明,可知當臍之觸診法,確有獨到之處,而於此證尤不可忽。茲就鄙見所及,再備論之。
當臍方寸之地,診法必須細緻。凡臍上臍下,臍表臍裡(即浮部深部),跳動之粗細緩急,部位之深藏浮露,皆當注意。凡跳在臍下,其勢緩,其動細,其位深者病輕。跳及臍上,其勢急,其動粗,其位浮者病較重。跳及臍上,勢衝至,皖,如新張之弓弦者,病益甚。苟於臨證時驗之,誠有不少幫助也。
此證多下肢不溫。
以其下元虛而衛氣不及肢末,故在初起時,即為病人自覺症狀。足冷之程度,亦可診斷病情之輕重。
有病人自覺清冷者;有冷僅及小腿者;有冷過膝蓋者;有雖冷而久按覺熱者;有冰冷徹骨者。大凡上熱愈熾,則下冷愈甚,此所謂格陽於上也。若作熱深厥深論治,則適成虛實之反。
緊要時可用姜、蔥、艾、附、桂、椒等搗爛,塗湧泉穴及足根,以幫助回陽,可補內服藥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