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小探員】國家博物館單飛營—觀故宮國博文物聯展、探索華夏文化、解讀千年寶藏、見證歷史變遷!劇情解密式研學,探尋國寶背後的故事

篇章壹天地同和.

快看!巨大的絹帛彩繪上畫的是誰?為什麼造型如此奇特?
彩繪人首蛇身的伏羲與女媧二人,蛇尾相交。上方中間繪太陽,下方繪月亮,四周的小圓圈象徵星辰,表現了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人類的始祖神。此類題材的繪畫在吐魯番古墓葬中已發現有數十幅。畫面大致遵循統一的規制,即在圖像中央繪製左右相對,手持規、矩,尾部相交的人首蛇身的伏羲和女媧神像。質地有絹、麻兩種。學界一般認為其與漢代流行的伏羲、女媧“引魂昇天”觀念有關,《伏羲女媧圖》亦是這一觀念的傳播和延續。

杯子?這些是用來做什麼的呢?為什麼有十二隻呢?它們又分別又有什麼講究呢?
五彩十二月花卉圖題詩句杯由12件組成。此種成套瓷杯屬於御用酒杯,在清宮存世瓷器中數量較大,品質高度一致,修坯規整,胎薄體輕,紋飾規範,款識工整,字體標準,代表了康熙朝景德鎮御窯廠製作青花五彩薄胎瓷的最高水平。杯的造型、畫面佈局、詩句內容、款識字體等,均與康熙青花十二月花卉圖題詩句杯一致,兩者應出自同一畫樣,燒造於同一時期。

哇!快看!好一個大塊頭,它是誰?做什麼用的?做成這麼大又是要做什麼呢?
青銅鼎,是由紅銅和錫等金屬鑄造而成的一種炊器,是古代一些地方用以烹煮肉和盛貯肉類的器具。青銅器則是以青銅為材料,採用一種非常特殊的工藝(今人稱之為青銅鑄造工藝)製作出來的器物,它是古代燦爛文明的載體之一。“鼎”(炊器)被後世認為是所有青銅器中最能代表至高無上權力的器物。

快看!蟲子!為什麼古人要供奉蟲子呢?為啥說是它們把黃道婆推向了神壇?
古人以養蠶制絲為基本農業,玉蠶為農業興盛與祭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玉蠶又是家財國盛、生命繁衍、生生不息的象徵。每件刀工和技法嫻熟的玉蠶,無疑是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的體現。

篇章貳天人相與.

在道法自然的思想基礎上,中華民族建立起涵育萬民、統籌萬物的社會秩序,創造、發展出與之相應的典章制度和禮樂文化,以冀邁向天人和諧的至高境界。從戰國時期孟子提出“上下與天地同流”,到西漢董仲舒主張“天人之際,合而為一”,再到宋明理學家倡導“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等,大至國家施政綱要、社會秩序共識,小至家庭倫理標杆、個人立身準則,這些跨越千年不斷豐富的儒家思想,體現了中華民族對天人和諧的崇尚和追求。

中國,被稱為禮儀之邦,源自周代。周代有《周禮》,周代的禮樂制度以敬天崇祖為核心,周朝貴族的權力被認為是天命和祖先所賦予。《周禮》中有這樣一句話“鼎成序,簋成套,鬲成組,豆成對,盤、匜匹配”,從此,鼎、簋、鬲、豆、盤、匜,這些青銅容器成為了禮器,它們和禮樂一同成為了等級制度的表現形式。簡單來說,就是你是什麼樣的地位,你就只能享用什麼樣的禮器和生活用品,你就只能聽什麼樣的曲子,周天子都給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天子配享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
眼前的這個規模又是什麼級別的呢?

清代龍袍以明黃色為主,也可用金黃、杏黃等色。清朝皇帝的龍袍,據文獻記載,繡有九條龍。龍袍的下襬,斜向排列著許多彎曲的線條,名謂水腳。水腳之上,還有許多波浪翻滾的水浪,水浪之上,又立有山石寶物,俗稱“海水江涯”,它除了表示綿延不斷的吉祥含意之外,還有“一統山河”和“萬世昇平”的寓意。
     清代皇帝的服飾基本上分為三大類,即禮服、吉服和便服。禮服包括朝服、朝冠、端罩、袞服、補服;吉服包括吉服冠、龍袍、龍褂;便服即常服,是在典制規定以外的平常之服。龍袍,是上下連屬的通身袍,比禮服略低一等,是皇帝在一般性的吉慶宴會、朝見臣屬的時候穿用的常見禮服,也是我們常常見到的帝王服飾。帝王們穿著的龍袍,在現代人的心中很容易產生敬畏與神秘的感覺。尤其對龍袍上製作精良、細膩、造型獨特的紋飾圖案充滿疑惑,本文將對此做簡單的介紹。帝王的服飾上繡有各種寓意吉祥、色彩豔麗的紋飾圖案。如:龍紋、鳳紋、蝙蝠紋、富貴牡丹紋、十二章紋、吉祥八寶紋、五彩雲紋等等。這些圖案只為封建社會里的帝王和少數高官所服用,並不普及。如:龍、鳳紋向來是帝、後的象徵,除了帝、後之外任何人不得使用。十二章圖案,自它在中國圖紋中出現就是最高統治者的專有紋飾,一直到封建帝制的滅亡,只應用在帝、後的服飾和少數親王、將相的服飾上,從未在民間出現過。

快來找找龍袍上的十二章文都在哪吧!

禮樂文化,是指禮樂教化通行天下,使人修身養性,體悟天道,謙和有禮,威儀有序,這是中國古典“禮樂文化”的內涵和意義所在,也是聖人制禮作樂的本意。《禮記·樂記》中說:“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禮是天之經,地之義,是天地間最重要的秩序和儀則;樂是天地間的美妙聲音,是道德的彰顯。禮序乾坤,樂和天地,氣魄何等宏大!所以,“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

這些樂器又是怎麼操作的呢?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