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春光明媚,你卻昏昏欲睡。來杯“充電”茶,補足能量,春困自消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萬物勃發的季節,也是我們努力耕耘、拼搏進取的季節。

然而很多人卻不在狀態,時常感到睏倦、疲乏、昏昏欲睡,無精打采的臉上滿是睏倦,這種現象就是春困。

一、春困是什麼造成的?

春困其實與脾、肝、腎都相關,而這三個臟腑是最容易被暗暗消耗的。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很多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經常久坐、熬夜、焦慮多思、用腦過度、用眼過多、飲食不規律不健康等,都會在不知不覺中暗暗消耗我們的身體。

春困主要分兩種

一是脾虛導致的人體倦乏力、食慾不振以及脈象虛軟;

二是肝腎虧虛、精血不足時,人也會出現頭暈目澀、反應遲鈍、腰膝痠軟、無精打采的現象。

1、脾胃虛弱導致體倦乏力

脾主運化,人體氣血津液的生化,皆有賴於脾所消化吸收的食物營養精微物質,故而被稱為“倉廩之官”。


人體生存所需營養成分的生產和分配,都歸脾臟統攝。

脾旺則氣血充足濡養全身;脾虛則五臟之精氣皆失所司

久而久之,人也會變得食慾不佳、有氣無力、面色蒼白、四肢不溫、身材走形。即便春色如許,又哪來精力去遊玩呢?

2、肝腎虧虛導致的身心俱疲

中醫講究時令,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春天是生髮的季節,也是腎水虧耗最厲害的季節。

春屬木,宜疏肝養肝。腎水生肝木,升發肝氣需要充足的腎水做支撐

如果你冬季有好好“收藏”精氣,腎精充足,會明顯感覺到沒有了冬季昏昏欲睡的感覺,整個人精力充沛、活力滿滿,食慾良好,雙目有神,就很少會春困。

這就是肝氣生髮正常的表現。

反之,如果冬季沒做好封藏,腎水虧虛,肝木便不得滋養,肝氣升發無力,人就會感覺睏乏、頭昏、精力不濟、思維遲鈍。

肝腎越虧虛,春困來得越早。


如果脾、肝、腎都比較虛弱,那春困的程度自然更重

加上去年冬天很多人感染了新冠,人生病時氣血耗散得飛快。短短几天,全身的精氣像被“抽空”了。

能量的嚴重缺失,也會讓人感覺格外疲憊、乏力、睏倦,困上加困。

二、如何擺脫春困纏擾?

想擺脫春困,補回耗損的虧虛,最好能及時“充電”,給身體全面地補益。

注意滋補不能滋膩,以免影響陽氣升發。

太陽仙草—黃精

填精補虛、延年益壽

黃精,又名長壽百歲草,多長於陰溼肥沃、深厚疏鬆的土壤。其地下肉質根從第三年才開始長,一年才長一節,盡得土地之精華靈氣

黃精是道家很推崇的延年益壽之藥食,為製作辟穀丹的主要食材。

《神仙傳》中言道∶“尹軌學道,常服黃精,年數百歲……王烈常服黃精,年三百三十八歲,猶有少容。”雖是神話,卻反映了黃精突出的養生效用。

黃精味甘而性平,味濃而氣薄。入脾、肺、腎三髒,具有養陰潤肺、滋腎益精、補脾益氣之功效,屬於氣陰雙補。

  • 黃精+枸杞,可以養肝明目
  • 黃精+茯苓,可以補脾益氣
  • 黃精+昆布,能夠化痰降糖

紅枸杞和黑枸杞都有滋補肝腎、明目潤肺、補血安神之效。黑枸杞更是富含花青素,能抵抗皮膚氧化,延緩衰老和皺紋的產生。

把黃精跟枸杞合用,能滋肝血、養腎精、補脾氣,補精氣的功效會大增,簡直是天仙配。

想要三髒同補,還需搭配一些養護脾胃的藥材

現代人普遍飲食偏油膩,飲食不規律,多有脾胃虛弱的問題。

脾喜燥惡溼,茯苓為長壽松樹之寄生真菌,是利水滲溼之要藥。藥性平和,去溼又不傷正氣,從而強健脾氣。

沙棘生於西北荒漠,生命力強悍,果實有健脾、化痰、消食、解膩之效,經常食困、積食的人,可以多吃點沙棘果,養護脾胃。

最後加上“和事佬”甘草補脾益氣的同時還調和諸藥,讓藥力變得更平和,幫助脾胃虛弱者更好地吸收。

黃精雙杞茶,全方共奏益氣養血、滋補肝腎、養元益精、健脾安之效,且清和而不滋膩、不礙胃,大部分人每天都能喝。

剛入口是淡淡的草木香氣,醇厚裡有絲微微的酸——這酸是源自沙棘的味道,能幫助收斂體內的虛

隨著茶緩緩流進身體,感覺渾身上下都被緩和地滋養著~

黃精雙杞茶,脾、肝、腎同補,點擊瞭解👆

長期飲用,可以從根本上改善因脾胃虛弱、肝腎虧虛、精血不足導致的體倦乏力、食慾不振、頭暈目澀、腰膝痠軟、鬚髮早白等症狀。

能夠幫你逐漸擺脫春困,調理好情緒。


隨著身體缺失的能量和營養得到源源不斷的補給,人也會重新煥發神采和活力,尤其是眼睛、皮膚和頭髮,會慢慢變得有光澤。

白天飲用,可以給身體補充所需精力,讓你精氣神兒滿滿。

晚飯後或睡前1小時左右飲用,有助於消食、助眠,晚上休息好,白天才能不困。

當然,也可以按照脾經(9~11點)、腎經(17~19點)當令的時間,讓茶飲的滋補之力,在體內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希望這款小茶飲,能在這個春天陪伴你,補回身體缺損的能量,順利升發,身心俱清明。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