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線互聯互通、增設納涼點……重慶軌道交通將迎這些變化

重慶軌道交通將迎新變化
五線互聯互通運營、推進60個軌道站點步行便捷性工程……重慶交通開投軌道集團於近日發佈《重慶軌道集團綠色城軌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為重慶軌道交通綠色發展指明方向與路徑,涉及綠色出行、綠色運營等多個方面。一起來看看,未來乘坐重慶軌道交通出行將有哪些變化?
01
推進4、5、9、10、環線
互聯互通運營

未來,重慶人出行時,能更多感受軌道交通“一車直達”的便捷體驗。


在綠色運營方面,《方案》提到,將進行全線網行車組織效率提升:推進5號線與江跳線貫通運營,建成實現不同運營主體、市郊鐵路和城軌交通聯通運行的示範工程;在4、5、環互聯互通運營基礎上,推動4、5、9、10、環線互聯互通運營;深入研究線網客流特徵,推廣2號線4/6/8編列車混跑擴能改造的成功經驗,根據各運營線路客流動態變化,靈活設置列車編組等。


02
推進60個軌道站點
步行便捷性工程

在綠色出行方面,《方案》提出優化全網換乘接駁。

具體來看,今年新增開通已運營車站9個出入口,推進彈子石、冉家壩等60個軌道站點步行便捷性工程。配合推進彈子石、冉家壩等60個軌道車站周邊慢行步道可達性、便捷性提升工作。

03
通過推廣山地A型車推行公軌集約

2017年首次亮相的山地A型車,正在4號線、5號線、10號線、環線運營,它具有爬坡能力強、轉彎半徑小、載客量大等特點,適應山地城市的地形地貌。

《方案》提到,要突出綠色建造,通過推廣山地A型車,推行公軌集約,重點推動新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具體來看,鼓勵採用不同的車輛制式,結合山地城市獨特的地理特點,根據不同客流情況、不同功能需求,因地制宜地選擇車輛制式。

04
更多軌道站出入口通道
夜間可過街

《方案》也提到,要突出綠色運營,通過編制《重慶軌道交通運營線路節能和綠色改造技術導則》,推廣應用多維度綠色改造措施,建立城軌綠色改造體系。

其中,要開展便民設施改造、噪聲擾民問題整治、車站環境改善提升、客服智能化四大惠民改造行動,持續推進車站出入口通道夜間過街功能改造,利用具備條件的車站增設更多夏季納涼點,以便民改造增加市民對軌道交通發展的獲得感。

05
打造全市首條全自動
無人駕駛軌道線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還提到,突出綠智融合,通過智慧乘客服務、智能運維服務、智慧網絡管理等手段構建智能應用新場景,以先進智慧技術支撐節能降耗目標的達成,推動綠色城軌創新發展。

據瞭解,目前正在建設的24號線,便是重慶城軌綠智融合關鍵技術示範項目,也是重慶首條全自動駕駛、首條採用雲化物聯網融合平臺的軌道交通線路。該線路融生態、綠色、智慧於一體,將搭建重慶軌道交通工程建設安全管理綜合平臺、地鐵全生命週期數字建管平臺,建立生態智慧運維服務核心系統。

重慶晚報-廂遇記者 張春蓮

責   編:張   亞
主   編:羅再芳
總值班:嚴一格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