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麻木,一個方子拔掉病根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文/溫暖中醫

人生有大願力,而後有大建樹。

黃芪桂枝五物湯是治療麻木極具代表性的方子。

此方誕生於遙遠的漢代,收錄於張仲景之《金匱要略》。

本質上是一張補氣養血的方子,氣血是身體的營養液,氣血充足,身體吸收到足夠的營養,就能杜絕麻木的現象,所以道理其實很簡單。

黃芪桂枝五物湯針對的是虛證,不過,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因虛致瘀的情況,會進一步影響到氣血循環。這時候的狀態就變成了虛實結合,我們在應對的時候,在補氣養血的同時,還要把瘀堵的地方打通。

這就是血痺湯的意義。

此方由楊承岐先生所創,可以看作是黃芪桂枝五物湯的強化版。

血痺湯:黃芪30克、白芍10克、桂枝10克、黨參15克、白朮10克、當歸10克、川芎10克、雞血藤15克、烏梢蛇10克、甘草6克。

黃芪補氣,白芍養血,桂枝鼓舞氣血運行。

對黃芪桂枝五物湯做了刪減,以上三味藥是保留下來的,在這個基礎上:

加黨參、白朮,增強補氣的功效。加當歸、雞血藤,增強養血的功效。加川芎,行氣活血。

再用雞血藤和烏梢蛇把瘀堵的經絡打通,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最好是用一些善於通行的藥材。怎麼判斷是否具備這樣的功能?可以觀察一棵植物的生長特點。

看那雞血藤在山野間蜿蜒曲折,還能向上竄到很高的地方,就知道它不是一味固守的中藥。再仔細一想,這蜿蜒曲折的樣子是不是跟蛇還有點像。不過和烏梢蛇比起來,蛇的動作顯然更敏捷,更靈活,能探索的地方也更多。所以烏梢蛇通行的力量更強大。

有了疏通經絡的環節,氣血循環的狀態會更好。當然也多虧仲景先生構思出黃芪桂枝五物湯這樣精妙的配伍,讓後來的我們走得每一步都無比踏實且有理有據。

1998年,楊老曾用此方治好了一位姓宇的女士。

這位宇女士當時五十歲出頭,麻木的部位在右臂偏上一點的位置,白天感覺好一些,用她自己的話來講,可能是因為白天要忙著幹農活,無暇顧及身體的感受,不過,有時候農活幹多了也會有一點疼,相對來講麻木的感覺更強烈些。到了晚上,也會因為麻木而睡不好,常常在半夜醒過來。

楊老見她氣色不太好,臉色發黃,人又很瘦,一番交流下來,楊老又發現一個問題,原來這位宇女士講話聲音特別小,如喃喃自語般。

知她存在氣血不足的情況,決定用血痺湯調理。一共喝了十天,右臂恢復如常,氣色有了好轉,講話也有力量了。這樣的轉變讓楊老既驚訝又欣喜。

有朋友說,方子是好的,但不想用動物類中藥,可以用威靈仙代替烏梢蛇。

版|權|聲|明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溫暖中醫,原創文章,版權歸溫暖中醫所有,侵權必究!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