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開刀、不復發、即做即走?揭開痔瘡廣告4大套路,你的痔瘡手術白做了

得了痔瘡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勇士:本人男,上廁所的時候,褲子上帶血的護墊被同事發現了……
@風之子:大便時,感覺自己是在拉玻璃渣。
@菊花殘:相當於“菊花”上多了一層鎧甲,也多了一處軟肋。
於是,越來越多的有“痔”之士望著手術廣告躍躍欲試,“微創無痛”“不住院”“永不復發”等誘人的體驗感讓期待值直線上升,彷彿已經親身感受到了“斬草除根”的暢快!
現實到底如何?
事實是:痔瘡手術的各類信息在複雜的互聯網中更顯良莠不齊,可謂一步一個陷阱。

受訪專家

任東林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胃腸肛門外科主任醫師、教授)

陷阱一:
網絡自行診斷
有症狀就要切

“醫生,我看網上說痔瘡做個手術就好了,我也直接切了吧!”

痔瘡在生活中很常見,主要表現為便血、痔核脫出,以及肛門不適、瘙癢等。


但有的人不明就裡,或一知半解,一旦出現症狀,譬如便血了,便以為是痔瘡。

殊不知,直腸癌、肛裂等疾病亦會有便血的症狀,只是痔瘡更容易成為“背鍋俠”罷了。


也有的人確診痔瘡後,想當然地認為做個痔瘡手術就好,於是迫不及待地想要“一切了之”,卻不知痔瘡也應區別而治。


一般來說,沒有症狀的痔無須理會;出現症狀時,也主要以減輕或消除症狀的保守治療為主。


只有出現反覆便血,鮮血點滴或噴射而出;上廁所時腫物反覆脫垂,且不能自行回納;疼痛劇烈;痔體急性嵌頓等時,方才考慮手術治療。



過早治療、過度治療以及拖拉著不進行合適的治療,都是不可取的。

陷阱二:
自選無痛微創
“金標準”都適用

“都說無痛微創最好,我也做這個!”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同理,每個患者的病情也不完全相同,手術方案自然亦要順應而變,並沒有適用於所有患者的“金標準”。


更何況,手術方式也會“挑人”。


無論是傳統的外剝內扎術,還是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PPH)、選擇性痔上黏膜切除訂合術(TST)等新興的術式,都自有其適應證與禁忌證。


例如,吻合器痔切除術對於嚴重的垂脫性痔瘡患者而言,更為安全有效,且痛感輕、併發症少。


PPH微創技術步驟示意圖

患有嚴重直腸炎、重度直腸脫垂及肛門狹窄的患者卻並不適用。


另外須知,並沒真正意義上的“無痛手術”。


其實,肛門部位神經感覺相當敏感,很小的刺激都會引起明顯的痛覺。所以,痔瘡術後疼痛是不可避免的。


通常,麻藥失效後疼痛依然會如約來襲,區別只是術式的不同以及個人的耐受性。


因此,術前不妨先與醫生充分溝通,選擇最適合自己,又影響最小,痛苦最低,費用最合理的術式為上。

陷阱三:
手術不住院
永無後“股”之憂

“××醫院的宣傳廣告上寫著‘永不復發’,怎麼這兒不一樣?”

在此特別提醒,對於較複雜的病例,術後住院必不可少。

再小的痔瘡創口,要癒合都需一週左右。

尤其術後頭幾天,傷口出血、感染等併發症隨時可能發生,更是需要專業醫生的觀察和處理。

而期望術後永不復發,更是不切實際,特別是那些病情重的痔瘡。

所有正規的醫院,痔瘡治療的目的始終都是消除或緩解症狀,而非靠手術一勞永逸。

就像修車,誰也不能保證只修理一次,車便永遠都不再出現問題一樣。

不妨把肛門比作一個錶盤,每個部位的痔瘡與錶盤上的數字位置相對應。

倘若5點鐘位置的痔瘡最嚴重,那麼醫生便會在此進行手術處理。處理過的地方,一般很少復發。


當人行走、站立或蹲坐的時候,肛門部位的靜脈迴流受到影響,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痔瘡。

飲食辛辣、久蹲久坐、長時間保持直立體位進行體力勞動等,都是痔瘡的誘發因素。

所以,就算痔瘡完全切除了,只要有這些誘發因素存在,就有復發的可能。

△圖源:壹圖網
我們能做的就是預防。

在術後,建議進食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避免燥熱油煎刺激食物,多進食蔬菜水果類,尤其要注意保持排便通暢,保持肛門局部清潔,鍛鍊“收肛”。

陷阱四:
不手術、不開刀

“能不做手術就不做,聽說痔瘡也可以不開刀?”

一些小診所利用人們崇尚高科技及懼怕手術的心理,以“不手術”的幌子吸引病人,如很多廣告吹噓的激光治療。

這其實並不神秘,它只是利用了激光高強度的熱量來代替手術刀切除痔瘡,在切除的同時,使組織凝固,無須縫合,比較適用於較小的痔瘡。

它跟手術治療一樣,都是有創傷的。既然有創傷,你還能理直氣壯地說出“不手術”的鬼話嗎?  

再說,用激光治療痔瘡,術後傷口容易形成潰瘍,癒合時間較長,所以並不適合較大的痔瘡。目前,正規大醫院都已經很少使用這種方法了。

小手術,大技巧

不是“割掉”那麼簡單


在人們的眼裡,痔瘡手術是個小手術,只要“割掉就好”。

但痔瘡的手術最重要的是要保護肛門的功能,而不是簡單地“大刀闊斧”將痔切除了事。

我們都知道,人體的排便有賴於肛門肛管壓力調控肛門的開合,如果手術不注意保護好這個自動門的控制器,就容易出現問題。

例如單純外痔或者環狀外痔,手術時不要過多損傷肛管皮膚,以免造成術後肛門狹窄。
在痔瘡和皮膚不可兼顧的情況下,要照顧肛管皮膚。
這些手術技巧都有賴於手術醫生的醫療水平,因此建議廣大的有“痔”之士一定要選擇專業的醫院和科室就診。

專業的肛腸科醫生,無論他用什麼方法治療痔瘡,不管是手術、藥物還是應用儀器,都不會給病人帶來不必要的痛苦;非專業的醫生,即使讓他用最先進的儀器,也會給病人造成傷害。

市面上,以各種英文字頭標榜的所謂“先進技術儀器”,或者冠以“彝醫”、“苗藥”、“祖傳秘方”等頭銜的痔瘡藥物多如牛毛,就連有十幾年治療經驗的肛腸專科醫生有時都一頭霧水,更何況專業知識空白的普通老百姓呢?

所以,對於吹噓得神乎其神的東西,大家一定要多個心眼兒,不要輕易相信鋪天蓋地的廣告。

得了痔瘡不可怕

被騙後二次傷害更可怕


封面來源:廣西新聞網

參考資料:
1.健康全說,十人九痔!痔瘡的最佳治療法是…遠離3誤區,痔瘡和你說再見
2.《家庭醫生》雜誌,有“痔”之士問手術
3.《家庭醫生》雜誌,痔瘡廣告,披著羊皮的狼

健康資訊

點擊關注中國家庭醫生視頻號

👇

記者| 陳晨  編輯 | 柯綿麗
-《中國家庭醫生》新媒體中心原創出品-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推薦閱讀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