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胃痛
幾乎每個人都經歷過胃痛,說來也不奇怪,胃每天都要接受我們吃進肚子裡的各種食物,雖說酸甜苦辣都是營養,但是有冰的、有燙的、有酸的、有辣的,處理這些食物要承受不小的壓力。引起胃痛的原因很多,有的是胃本身的問題,有的是其他部位的疾病但是以胃痛的形式表現出來,下面我們就來詳細說說。
/
胃本身問題導致的胃痛
痙攣:吃了冰涼的、刺激性食物,引發胃腸痙攣,有可能導致胃痛。
炎症:不正確的服用阿司匹林或者急性胃炎發作,有可能導致胃痛。
糜爛:大量白酒直接損傷胃黏膜,引起胃黏膜糜爛,有可能導致胃痛。
萎縮:胃黏膜萎縮,消化能力減弱,吃飯後容易出現胃痛。
潰瘍:感染幽門螺桿菌,有可能引起胃黏膜損傷,消化能力減弱,吃飯後容易出現胃痛。
癌變:胃部腫瘤如果侵犯了神經,有可能導致胃痛。
其他內臟問題導致的“胃痛”
上述問題有可能引發胃痛,但胃痛不一定就是上述原因導致的。
首先,我們只是感覺到胃區疼痛,但對於疼痛部位在哪裡是個人主觀判斷,不能準確定位病變的部位。和皮膚哪裡受傷哪裡痛不同,內臟的疼痛很難準確定位,比如闌尾炎、肝硬化、胰腺癌等本身不是胃的問題,也會產生胃痛的症狀。
闌尾炎:一半以上的闌尾炎患者發病早期都表現為“胃痛”、肚子痛,待發病幾小時後疼痛才慢慢集中在右下腹,醫學上稱為轉移性右下腹痛。
肝硬化:以門脈高壓性胃病為代表,肝硬化後,食管、胃底及整個消化系統的靜脈迴流入肝受阻變緩,表現為胃腸道淤血,繼而出現胃痛、食慾差等胃腸道不適的症狀。
胰腺癌:胰腺位於胃後方,深在腹部,周圍佈滿神經叢、淋巴結,胰腺癌又特別容易侵犯神經,引起疼痛。胰腺癌之所以難以早期診斷,是因為它的早期表現和胃病很相似,臨床上胰腺癌在確診之前很多人自我感覺是胃痛。
膽囊結石、膽囊炎:膽囊位於右上腹,與胃竇部相鄰,膽囊結石、膽囊炎發作常表現為上腹疼痛,患者診斷明確前常常以“胃痛”描述。
腸痙攣:內臟疼痛定位不準確,腸子佔據整個腹腔,痙攣起來常常痛得讓人分不清究竟是胃痛還是腸絞痛。
心臟病:冠心病導致的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會產生劇烈疼痛,典型的疼痛位置在胸口,但疼痛範圍可從口腔到腹部,因此上至口腔、下至腹腔的疼痛都要警惕冠心病的可能。
動脈疾病:主動脈從心臟發出,經胸腔至盆腔,如果發生撕裂或動脈瘤會引發劇烈疼痛。疼痛部位與病變部位往往一致,上腹部劇烈疼痛不能排除動脈撕裂、動脈瘤、動脈栓塞的可能。
情緒問題導致的胃痛
很多人在情緒焦慮或者精神壓力大時常伴有胃痛發作。人長時間處於工作壓力、心理負擔過大的狀態,對胃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精神壓力過大導致自主神經紊亂,進而導致胃液分泌失調、胃黏膜血供減少等,輕者表現為胃痛、胃口差,嚴重者可導致胃潰瘍。
✓
健康知識“劃重點”
胃痛常見,卻沒那麼簡單,醫生從來不建議“胃痛了先去藥店買點胃藥來吃”這種做法,萬一疼痛是由心肌梗死、動脈撕裂這種隨時可能致人死亡的疾病所致,或者是由胃癌、胰腺癌等惡性腫瘤引發,上述草率的做法都會讓人追悔莫及。看似簡單一個胃痛都這麼複雜,同樣道理,如果遇上原因不明的腹痛也不要擅自做主,明智的選擇是及時就醫。
內容來源: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胃腸健康那些事》
主編:馬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