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方子,疏通堵在心,腦,血管,甚至全身的淤血

生活中,經常會有人出現頭身疼痛,胸悶刺痛,脖子疼,腰疼,總之好像哪裡都疼的情況。


並且年紀越大,這些症狀越明顯,中醫講“不通則痛”, 意思就是體內有淤血,淤血堵在哪裡,哪裡就會痛。


感覺頭重重的,脖子也不舒服,肩膀痠痛,腰疼腿疼等,平時還沒有精神,比較懶散,舌頭髮紫,有瘀斑。


出現這些情況,這多是我們的氣血不通,身上有淤血了。


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通血管,化淤血了。


今天給大家分享三通湯,它可以益氣養血,活血化瘀,疏通堵在心,腦,血管,甚至全身的淤血。


三通湯其實是由歷代名醫經過臨床診斷積累,將《四君子湯,》《桂枝甘草湯》,《生脈飲》以及《通脈飲》這四大經典名方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因此主要有丹參、川芎、葛根、桂枝、甘草、人參、麥冬、五味子、白朮、茯苓等幾味藥材。


丹參12克,川芎10克,葛根20克,桂枝9克,甘草6克,人參6克,麥冬6克,五味子6克,白朮12克,茯苓12克(加減)


氣虛很厲害,就加黃芪50克,血虛可加當歸12克。


陰虛內熱的加知母、黃柏各6克,也可以同時服用知柏地黃丸。


痰溼體質的人可以在裡面加入半夏6克,陳皮9克。


陽虛體質加上散寒的乾薑6克,強壯一身陽氣的炮附子6克。


中醫講究辨證論治,一人一方,三通湯的劑量以及藥物比例也是需要根據自身情況來調整的。


我們來看看方子中的這些藥材。人參可以大補元氣,相當於給我們的機體增添了一臺發動機。


氣能夠推動血的運行,氣足了血液就會暢行,這個時候人參這個發動機就可以發揮它的作用了。


丹參能夠活血止痛,川芎活血行氣,這兩味藥都是活血、行氣、止痛的藥。


擅長走竄,能夠把我們經絡裡瘀滯的血液都疏散開來,讓其得以暢運自如。


葛根桂枝,能夠通經活絡,幫助氣血的運行掃清“道路障礙”。


麥冬五味子這兩味藥具有補益的效果,三通湯裡不僅僅是通,更需要補,麥冬和五味子就能夠滋陰補血。


接著就是白朮茯苓,白朮健脾,茯苓祛溼,一補一瀉,來強健我們的脾胃。


“脾統血”,脾胃好了就能夠更好地統攝血液的流動,同時脾氣推動血液輸送到全身各處來滋養我們的機體。


最後就是甘草了,我們知道甘草是和事佬,能夠調和諸藥,還能夠補脾益氣。


諸藥合用,就能夠益氣活血,通絡止痛。


最後,請在醫生辯證指導下使用,不建議盲目服用,以免加重病情。

Scroll to Top